扫一扫  加微信
生存论哲学研究应关注现实生存问题
2017-12-18 09:41: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守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既表现为新的研究领域不断被开拓,也表现为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不断被挖掘。在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中,以生存论探讨的形式深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其中重要代表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方面确实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近几年,其研究有趋于“沉寂”之势。生存论研究者可能自我辩解说,这种“沉寂”并不意味着“此路不通”和对生存论哲学研究的自动放弃,而是其内部的一种自觉反思和自我调整。但不管怎么说,生存论研究目前遇到了某种亟待突破的困难和瓶颈,只要此种困难和瓶颈不破,它将会长期处于这种“沉寂”状态。笔者认为,突破的关键在于研究视角和范式的转换与更新。

  生存论哲学研究取得的成果

  时至今日,当代中国的生存论哲学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厘清了生存论研究的主要概念范畴,初步建立起生存论哲学的体系架构。具体来说,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开辟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传统思想以重视日常生活中人的心性修养和生命体验著称,因此,生存的视角和生命的维度对国人而言向来就不陌生,但国人的这种素朴的生命体验和生存感悟没有被抽象概括到体系化哲学的高度。生存论哲学研究一定意义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使得学人开始自觉地立足哲学的高度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挖掘生存论的思想资源。更为重要的是,生存论哲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输入了新的血液,进一步使得人文和生活的向度内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深化和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带动和推进了不同学科的交叉及领域的融合互补。生存论研究成果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这些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在吸收和整合相关思想资源的基础上,自觉地把生存论作为方法和视角,用来分析和考察诸如教育的个人本位取向、价值哲学、实践哲学、社会结构转型、文明形态演变,以及当代世界人类所面临的物化的和虚无主义的精神处境等相关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最后,对生存论哲学的主要概念和思想史渊源进行了基本的辨析和梳理,初步形成了生存论哲学的架构体系。当代的生存论哲学研究,实际上是对西方哲学中一直以来被忽视的生成论传统的挖掘和提升。先前人们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主要关注实体论,从一定意义上弱化乃至遮蔽了生成论传统。生存论哲学研究,在思想史语境中,通过剥离实体性思维对生成性思维的压制和遮蔽,初步建构起了生存论哲学的整体框架。

  但是,生存论哲学研究对学术性和理论性的强调,一定意义上弱化乃至忽视了对当代人现实生活的介入。加之,生存论哲学自身也存在研究和阐释上的一些困难。因此,与成就相伴,其研究也面临着诸多的质疑和挑战。

  生存论哲学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总体上看,生存论哲学研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的”主要指来自生存论哲学研究之外的领域的批评和质疑,“内部的”则主要指来自生存论哲学研究自身存在的困难。就外部而言,批评的声音最多的当属“海德格尔幽灵”说。此种批评认为生存论哲学最终结果不过是把海德格尔思想简单地挪移和嫁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由此,其研究成果给人的印象是,它始终无法摆脱“海德格尔幽灵”的笼罩,尽管生存论哲学的研究者对此可能并不认同。生存论哲学研究面临的另一个外部批评是,认为目前国内学界的生存论研究仍然只是停留在抽象的词源考辨和文本梳理层面,书写的只是“震撼人心的词句”,取得的成果对当代人现实生活状况和具体生存处境的改变无太大作用。总之,生存论研究没有真正介入当代人现实的具体生存问题,只是沉溺于形而上的抽象思辨。

  就内部来说,生存论哲学研究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在于,如何实现生存论自身的“内向性”到“外向性”、“个体化”向“普遍性”的翻转和过渡。包括生存论哲学在内的全部生命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倾向于分析和研究人的内在生命体验和心性修养感悟。这决定了生存论哲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既带有很强的“内向性”特点,又带有典型的个性化特征。因为,尽管不同的个体可能生存于同一时空和历史情境中,但其生命体验和心性感悟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如何把这种内向性的个体化体验传达给外在性的他者,并引起共鸣,是一个关键性的难题。否则,生存论研究必然只是作为个体研究者的自说自话。一定意义上,生存论的内向性和个性化特征实际上根源于个体化生存论哲学的如下特点,即它从本质上就拒斥语言分析和普遍传达。生存论哲学研究未来要想有所拓展和深化,就必须直面和破解由“内向性”到“外向性”、“个体化”向“普遍性”的翻转和过渡的问题。

  生存论哲学应实现研究视角和范式转换

  生存论哲学要想“立”得住,就必须在回应上述责难中推进研究。事实上,生存论哲学研究所面临的“外部的”和“内部的”批评和指责并非无解,前提是,必须实现对其研究视角和范式上的转换与更新。主要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从注重思想史和义理考辨到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对生存论哲学而言,思想史和义理考辨是必要的,它是研究的基础工作。但不能仅限于此,生存论哲学要想立得住并有拓展和突破,肯定不能只是纠缠于思想史,沉湎于抽象思辨,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首先,生存论哲学的本质决定我们应当把研究的重点转换到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从一开始,生存论哲学就是在反思和回应当代人生存困境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本质规定和价值诉求就是以哲学批判的形式介入生活,唤醒人们对自身当下生存状况的自觉。其次,当代人类的生存处境,以及对此处境的非反思状况,也需要生存论哲学研究转向关注现实生活和坚持问题导向。从而,以生存论哲学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增进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自觉理解。概言之,从形而上的抽象思辨领域到感性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变,既是向生存论哲学本质的回归,也是生存论哲学研究对当代人具体生存状况回应的直接体现。

  其二,从重视和聚焦西方到重点关注新时代的中国。当前的生存论哲学研究,主要借助于西方生存主义的思想资源展开,而生存主义是对当代西方现代性分裂性批判性反思的产物。因此,一定意义上,国人的生存论研究之语境实际上主要是西方的。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以及新时代中国国情的实际状况,决定了我们的生存论哲学研究不能跟着西方亦步亦趋,而应该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话语言说方式,且要形成一批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从而在国际学术史上方能占有一席之地。对新时代的生存论哲学研究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其三,从分享内在体验到考察具体生存问题。生存论哲学是生存论研究者个人或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其对自我或周遭世界之生存体验的思辨结果,肯定会带有个人化和个性化特征。就此而言,它是“为己之学”。但生存论哲学研究不能只是学者个人的“密语”。因为,一方面,学术立得住的首要条件就是它的可公共传达性,另一方面,学者个人的生存论研究,只有当引起众人的共感和共鸣时,才会真正被接受并经得住检验。因此,如何实现个人化到公共化、内在性到外在性的翻转,直接关涉生存论哲学的存在根据。怎么才能实现翻转?以当代人所面临的重大现实生存问题为切入点和研究点,或许能够有所突破。首先,以当代人直接面临的精神处境,以及一系列事关其生存状况的重大政策及其实施后果等现实生存问题为中心,将能赋予生存论哲学研究现实感,避免单一的抽象和思辨;其次,问题是公开和公共的,“是时代的声音”,对当代人的现实生存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并由此提升到生存论哲学研究高度,能够引起众人的共同在场感。由此,可以实现生存论研究由内在性到外在性、由个人化到公共化的翻转。

  总之,生存论哲学仍然只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新的分支领域之一。其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都是新兴事物必然会经历的环节和阶段。生存论研究者应通过不断自我反省的形式守护好这个领域,并经由研究范式的更新和转换,以及介入对当代人的现实生存问题关注的方式,把研究向纵深处推进。

  (作者:张守奎,系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田启波,系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