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构建网络综合治理新格局
2018-08-08 10:02: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陆峰

  4月20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明确了我国网络综合治理的模式,对网络综合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为网络综合治理指明了发展道路。

  强化政府管理,提高网络空间政府治理能力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实社会的运行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社会正在发展形成中,运行机制、规章制度、执法手段等治理机制尚未完善,构建网络社会政府管理机制已经刻不容缓。一是加快完善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面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重点夯实网络安全、关键基础设施、电子证照、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流通等基础性法律法规,加快完善社交网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新闻、网约车、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等融合创新领域的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网络空间运行有章可循。二是开展网络空间运行监测治理。变革传统监管治理模式,推进监管治理手段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构建现代化监管治理大平台,打通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监管数据流通渠道,促进监管数据无缝实时流动,完善业务协同联动机制,提高运行监测、态势感知、应急响应、在线处置等能力。

  压实企业履责,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关口前移

  业务平台治理机制是网络时代社会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处在网络社会治理最前端,只有强化业务平台治理机制,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促进平台自律和自治,才能构建起高效的网络社会治理机制。一是完善平台治理规章制度。完善的治理规章制度是平台能够合规、安全、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是衡量网络平台治理能力的首要指标。要建立健全身份认证、信用分级、信息审核、公共信息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业务流程等业务管理制度,确保平台具备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二是强化平台业务实时治理。网络平台具有全天候运行、动态变化、影响迅速等特点,不同用户规模的网络平台,只有配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资源,才能提高实时治理能力。要建立健全平台自我管理功能,构建用户动态管理机制,加强业务实时监督,完善用户日志管理,提高业务事中阻断和事后溯源能力。三是加强平台安全保障。网络安全保障关系到平台的持续运行,只有加强制度、技术、人员等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才能提高平台在复杂网络访问情况下的安全保障能力。要建立健全入侵监测、电子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安全防护措施,完善网络、主机、系统、平台等各个对象安全保障措施,构建数据采集、存储、传输、流通、开放、共享、开发、利用全链条信息安全防护机制。

  完善社会监督,发挥社会化协同治理效应

  社会监督是综合治理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络综合治理也要发挥人民大众社会监督作用,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打人民群众战,实现网络综合治理党、政、军、民、产、学、研的大协同。一是畅通网络监督渠道。网络综合治理需要构建适应网络行为特征的网络监督渠道。各类网络平台要及时补充和完善群众举报等社会监督平台功能,推进平台监督功能和网监部门互联互通,完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执法机制,提高对网络造谣、网络售假、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恐怖主义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在线监督、举报和查处能力,弥补网络平台治理过程中技术、人员等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二是强化媒体监督作用。媒体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扩大事件影响、深挖事件幕后本质、倒逼事件问题加速解决。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媒体敢于对网络平台造谣生事、传播违法信息、虚假宣传、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违规利用、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行揭露报道,倒逼企业诚信经营。

  提高网民自律,做好网络空间秩序的维护者

  网民自律是网络社会平稳运行的最有效保障,要强化网民主体自律作用,引导网民慎识、慎思、慎言、慎独。一是提倡做网络空间遵纪守法公民。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活动也要遵纪守法。要消除网络空间“法外之地”的错误认识,加强对网络空间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自觉抵制网络空间谣言、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赌博、窃密、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做网络空间中的遵纪守法公民。二是提高公民对网络行为鉴别和判断能力。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网络现象破朔迷离,公民对网络行为的鉴别和判断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空间的秩序。要加快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多措并举推进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弘扬不跟风、不盲从的网络精神,支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自觉做好网络空间秩序的维护者。三是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正能量是网络的立身之本,更是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强大动力。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彰显正能量、点赞正能量,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充满网络空间。

  综合手段施策,确保网络综合治理成效

  要综合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多措并举,强化网络综合治理。一是提高经济制裁能力。适应网信企业规模特点,加强对违法行为企业的惩治力度,将处罚力度与企业经营收入规模、银行信贷、企业信用等要素挂钩,提高违法成本。二是提高法律保障能力。要加快网络空间运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对网络空间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三是提高技术支撑能力。适应时空观变化、网络化运行、社会化协同对执法带来的新挑战,加快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综合治理监管大平台建设,强化与社会网络大平台的互联,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技术保障能力。

  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社会的日益深度融合,网络空间快速膨胀,网络社会快速崛起,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活动空间和活动社会,网络空间安全和网络社会稳定影响重大,网络综合治理已经时不我待。加快构建多管齐下、共同推进的网络综合治理新格局,有利于让网络更加安全平稳运行,实现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百姓、造福社会。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