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增进南京民生福祉”主题论坛发言专家观点集萃
2018-07-25 15:38:00  来源:创新型城市研究院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近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社科联(院)和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增进南京民生福祉”主题论坛在宁举行。

  本次论坛是我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系列主题论坛之一。论坛上,来自全国及我省的专家学者,和我市相关部门代表一起找差距、议思路、提对策,梳理出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推动我市民生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并为我市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提供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持。

  ——《南京日报》编者按

  社会建设也要高质量发展

  ■王爱丽(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以2035年为节点。从宏观经济学研究角度来说,2035年我国有可能进入到富裕国家行列,达到先进国家人均GDP水平。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关键看我国是否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回顾一下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可以看,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中国用20年时间,平均GDP从300多美元增加到800多美元。转折点出现在2003年。2003年到2008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加速增长,到2006年突破2000美元,2008年达到3300多美元,意味着提前12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到2017年,人均GDP8836美元。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大约到2022年,中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可以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也进入新常态。第一,居民消费呈现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的重点从“温饱”转变为“生活质量”的追求;第二,收入差距呈现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重点从 “收入持续增长”转变为“收入分配公平”的追求;第三,城镇化发展呈现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的重点从农民 “非农化”转化为“市民化”的追求;第四,人口结构呈现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的重点从 “人口数量红利”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的追求;第五,职业结构呈现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重点从“优化就业结构”转变为“培育中产阶层”的追求。

  进入新常态后,新时代社会建设有四大战略任务:第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第二,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让更多改革成果更多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三,着力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第四,建机制提质量强动力,深化社会质量改革,促进社会质量的全面提升。

  未来中国的社会建设,将走出一条生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社会结构优和社会动力活力充分释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聚焦富民 改善民生

  ■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

  增进民生福祉,首要的是聚焦富民、改善民生。

  为此,要想方设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聚焦富民分为增长收入和减轻负担。老百姓有钱了,才可以谈改善民生的问题,所以有钱,老百姓不一定生活的好,没有钱,一定生活的很糟糕。改善民生,除了有钱,还要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社会自由。谈到社会保障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人天生具有追求公平的冲动,我们要建立幸福的社会,按照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的观点,幸福主要取决两个方面,一个是民生,第二个是社会公平和正义,在中国尤其如此。所以加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聚焦富民、改善民生都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只有经济增长,我们财富和蛋糕不断做大,才有可能改善民生,聚焦富民有物质基础。

  提高南京城乡居民收入,我有这样一些建议。第一,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创新和创业显得异常重要。第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三,创新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做大人口,吸引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年轻人来南京安家落户。一座城市要繁荣发展,必须有足够的年轻人,有足够的外地人,南京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不仅成就他人,更造福自己。南京应该成为一座更包容的城市,配得上“博爱之都”的美名。第五,增收减负,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努力将南京打造成税赋洼地与投资乐土。第六,坚持走大城市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资源的聚焦效益与规模效益。第七,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第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第九,着力构建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就业和就业转化换能力。最后,着力构建完善收入监测评估体系,确保增收政策有效执行。

  构建现代形态基层社会治理结构

  ■邹农俭(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增进民生福祉,要构建一个现代形态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构建这个结构时,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分工在基层的实践。利用好现代社会“三驾马车”——政府、市场、社会。在基层主要是政府与社会,两者如何合作?政府的责任有哪些?社会的领域是什么?

  其次,多元合作共治。多元是哪几个“元”?哪个元是主要的?越到基层,政府之外的其他“元”作用更加突出。目前,社会各方面的能动性远未发挥出来。要考虑到个人自律、社会自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

  再次,挖掘基层资源,利用社会能动性的基层经验。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基层有很多资源可供利用。并且,重视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在规范、法治的框架下培育社会组织,宜早不宜迟,大量社会组织的活跃本身就是现代社会的标志。

  最后,注意事权与财权的对等。权随事走,费随事转。政府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转变,分别是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身份的转变,职能的转变。

  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民生福祉大提升

  ■史锦平(中共南京市委研究室副巡视员)

  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基本思路,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建设,广大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满意度不断提升,南京连续九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增进民生福祉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从民生幸福指数出发,我们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民生福祉大提升。

  一是着力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近年来民生幸福满意度测评情况,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增进民生福祉,既要研判民意动向,围绕薄弱环节,进行靶向治疗,补齐民生短板,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也要精准施策,落实《南京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有效性,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让群众在参与共建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完善民生制度安排。对接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政策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基础性、系统性的社会政策体系,着力点进一步向城市新建片区、局部热点片区、农村偏远地区和特定困难人群倾斜。强化系统化思维,更加注重不同方面、不同层级民生政策的统筹衔接,重点改革完善财政、金融等政策,发挥政策对民生建设的引导扶持作用。

  三是加强民生宣传引导。整合各类资源,将民生幸福建设情况充分反映到各类媒体的日常报道之中。增强民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对于涉及群众利益调整的相关政策,加强解读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切实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大力倡导群众互助,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深圳社区治理的创新实验

  ■周林刚(中国生活方式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深圳大量社区由原来的农村转变而来,社区治理上有很多创新性实验。

  第一项社区治理改革举措是居站分设。2005年初,深圳颁布《深圳市社区建设工作试行办法》和《深圳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正式拉开“居站分设”的序幕。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工作站是平行、合作的工作关系,一个是群众自治组织,其成员由社区居民直接选举;一个是街道办事处派出的工作机构,承担政府在社区范围内的行政职能,其工作人员属于政府雇员。2007年2月,深圳市民政局颁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意见》,社区工作站原则上不随居民委员会的分设而分设,形成“一站多居”体制。

  第二项改革是“一核多元”社区治理体制。深圳建立了“1+3+N”城市社区治理架构,将专业力量进入到社区为居民做服务。有的居委会是行政性组织,有的是为民服务的专业化组织。N包括社区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农城化股份公司、驻社区单位等。

  第三项改革是党群服务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管一切,深圳改革创新走在前面,将社区服务中心转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有的社区都统一标识。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2016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广东省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大抓基层党建,出台《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党建标准化建设在全市642个社区正式全面推行,通过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工作职责“五个标准化”建设,用2年时间建成社区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

  从深圳经验出发,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增进人民福祉,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第一,如何应对城市人口异质化、高流动对基层治理的挑战?尤其特大城市流动非常快,外卖人口对社区的认知是非常有限,没有归属感。第二,如何处理好社区活力与社区秩序的关系?第三,如何撬动党委、政府、社会、市场、公民等多元参与?第四,社会组织何去何从?

  让更多人才在南京安居乐业

  ■马书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人才中心主任)

  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政策的出台,源自对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和较高生活成本这对现实矛盾的客观把握。南京拥有53所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在校大学生85万,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20万。政策实施前,每年有7万多名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宁发展,但与南京大学生规模总数相比,留宁比例不高,外流现象突出,本地人才优势未得以充分发挥。细究其中原因,租房、购房等生活成本高是影响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宁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

  宜居宜业“居”在前,安居才能乐业,不能让房价赶走人才。我们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调查分析大学生租房市场平均成本,于2016年7月1日起出台实施《市政府关于对高校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的实施办法》,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公租房货币化保障范围,按照博士、硕士、本科(技师)分别给予每月1000元、800元、600元补贴,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发放对象不仅包括普通高校毕业生,还包括技工院校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用人单位。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评估政策实效,今年初,作为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政策再经完善,进一步扩大政策范围,降低申报门槛:补贴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由技师放宽到高级工及以上,将与父母共有家庭唯一住房、在宁部省属单位就业或提供住房租赁备案材料的本市和外地户籍大学生,均纳入补贴范围,使这项补贴政策惠及到更多在宁和来宁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基本实现来宁在宁高校毕业生应报尽享。通过该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刚毕业大学生在宁生活成本,使其在宁就业创业无后顾之忧,受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普遍欢迎。在去年我们开展的第三方评估中,“支持该政策长期实施”的比率近乎100%,政策平均满意度超过80%。

  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服务举措,我市已为5.63万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2.94亿元,政策对集聚更多高校毕业生来宁留宁就业创业的磁吸效应更加凸显,而我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不见面”审批模式,也被国家发改委作为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着力破解群众办事堵点问题的典型模式经验在全国推广。

  把幸福基因植入千企万户

  ■郭建军(玄武区锁金村街道党工委书记)

  锁金村街道成立于1984年,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7万,下设7个社区,有南京林业大学、南师大紫金校区、南邮锁金校区、江苏科技情报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等70多家驻地大单位。30多年来,街道以和谐幸福作为目标,勇于创新实践,注重规范化和标准化,久久为功、传承接力。1992年创出了全国最早的社区服务品牌之一“万家帮”,制定了全国首个社区服务标准——《社区服务通用标准》《家政中介服务规范》《养老服务规范》,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和谐社区千分评价准则》《和谐社区幸福指数评价标准》《锁金社区居民人文素质工作规范》等,着眼提升居民安宁幸福感、民主幸福感等“十大幸福感”,将幸福由一种理念量化为可操作的指标。“锁金样本”已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社会建设品牌,每年接待全国各地考察指导上百批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省级以上荣誉200多项。

  2011年,街道主动顺应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新形势,在我市率先实施街道中心化、社区去行政化改革。通过归并整合科室及非机构编制资源,建立起民生服务、城市管理、政法综治、经济发展和区域党建“五个中心”,重点突出大服务、大格局和大统筹,将街道干部服务关口整体前移到各中心柜台和平台,全面打造“模块化”的工作格局和“扁平化”的服务机制。

  2013年初,中心化模式在全区各街道施行,并在全市进行推广。中心化改革全面激发了街道社区发展民生事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升城区社会建设水平、增强基层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和社区群众的认可。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迈入新的阶段,人民群众的期盼已经由个人困难的解决转变为对生活环境和服务的高要求。面对幸福新的内涵、新的标准,街道以系统化思维启动“幸福小村”建设,发挥党建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创新社会治理,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利用大数据增进民生福祉

  ■张新生(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博士)

  大数据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核心问题在于,我们怎样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怎样挖掘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人民的需求、人们的痛点,如何倾听人民的心声。这就需要利用大数据来促进和保障改善民生。

  以南京为例。近期,我们围绕地铁站的交通出行做了一个市民诉求梳理,发现交通大容量集中的地区,像大行宫、新街口等,市民的诉求量并不大;诉求量大的地方是一些远郊区站点,还有其他交通方式换乘地铁的站点。教育培训也是典型的民生问题。我们对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市民诉求最集中的培训机构都是集中在新街口、湖南路、江东中路等大的商圈,秦淮、鼓楼相对诉求比较大。有了这些大数据,就可以探索民生舆情的即时性推送和预警,探索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协同治理,探索民生问题的科学分类和解决。

  利用大数据增进民生福祉,第一,对民生数据价值需要做进一步认识。城市治理方式,其实跟我们人体运行模式非常像,人体是通过神经结构来感知世界,城市其实也是通过数据来感知城市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数据价值在某种程度上相对于人体的感受,所以人如果对于我们的感知能力相对差一些,就会盲目,如果政府对民生问题对数据感知能力比较差,对社会服务的供给包括环节的价值和效率不会那么高。

  第二,希望公共服务基于民生数据,通过公共数据的产生包括公共追求的表达到公共数据的挖掘和决策,到数据的共享和输出,最后到数据的监管和信息反馈,围绕数据要形成一个相对的闭环模式。

  再有,就是要打通部门数据共享渠道,最大限度获取市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探索政府数据开放应用,促进多元供给主体协同共建;建立公共服务评价体系,促进服务主体供给的绩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