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党史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2018-08-10 10:22: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姚利梅

  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

  一切历史事物和现象,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党史研究过程中,只有坚持唯物史观,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得出符合唯物史观的结论。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中共党史研究的根本遵循。2010年,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

  实事求是最早来源于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西汉初年,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战争,典籍散佚,河间王刘德“于灰尽之余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刘德寻访典籍,足迹遍布各地,他亲自参与古籍整理,态度极为严谨,勘误订正,精心校理。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评价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把实事求是从治学态度“改造”成为认识世界的方法论。随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展,实事求是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精髓,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迸发出的灿烂思想火花。具体到党史研究,实事求是是要遵循的首要原则。

  党史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科学的唯物史观。1942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主义,应该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路径,社会历史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历史事物和现象,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党史研究过程中,只有坚持唯物史观,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得出符合唯物史观的结论。党史研究要实事求是地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的形成,到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坚持以实事求是标准对党史进行概括和评述。在党史研究过程中对人对事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脱离历史条件,反对简单化和绝对化。坚持实事求是地认识历史,做到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作具体深入的分析,进而揭示历史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比如有关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即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坚持用实事求是标准对党史进行概括和评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的作用。

  党史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就要高度重视史料的作用。史料是从事党史研究的基本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充分地占有史料,才能开展好党史研究。在苏联剧变之后,随着苏联档案的大量解密,对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中苏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涉及中共党史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视点,从而使这方面的研究有不少的突破。但在史料的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史料使用不规范,不能根据史料得出真正客观的历史结论。要真正发挥好史料的作用,一是要充分占有史料,二是要科学地使用史料,三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史料,进而得出公正客观、恰如其分的结论。

  党史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以偏概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时,社会上还存在将党史演义化的倾向,个别作者主观臆断,虚构出许多细节,捏造事实、扭曲真相。此外,某些研究者因先入为主的观点需要和个人需要而不顾史实,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党史研究有责任对这类现象进行批评和校正,坚持实事求是,还党史以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党史研究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发挥好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