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南湖菜场
2017-09-22 09:3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马 曳

  现在的迎宾菜场,从前叫作南湖菜场,并不很大,但也算什么都买得着。我幼年时常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对南湖的一切都谙熟于心。这里虽然实在算不上南京的高尚区域,但好在方便,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个建邺区的拆迁户差不多都住到了南湖的各个“村”里,这里面有“育英村”“文体村”“车站村”等等。除了偶然的一两栋“典式”住宅(也就是塔楼),其余都是五六层小板楼,40-70平米的两三室是主流户型。

  那时候的南湖集中了从前水西门一带的拆迁居民,当然也包括从前散布在水西门各地的饮食店主。所以,南湖地区有南京最好吃的家常食物,并不是偶然的。南湖地区最有名的两家鸭子店是陆家和严家,陆家鸭子在长虹路上,以烤鸭出名,严家鸭子在七号路上,以盐水鸭出名。陆家鸭子现在出了大名,不过口味还是和原来一样。对于一个对鸭子态度严肃的南京人来说,这烤鸭是甜一点好,还是咸一点好,盐水鸭的“鸭子味”要留多少,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个人风格问题。我从上小学起就吃这两家的鸭子,也奠定了我个人鸭子口味的基准。我先生就觉得,最好的盐水鸭还是金陵饭店梅苑十年老卤泡出来的。这相当符合他一以贯之的“东西只要贵一定好”的理念,我是不屑一顾的。

  八十年代搬入南湖的那一批人,很多老一辈的已经不在了。从前我最喜欢的馄饨铺,早就因为老两口退休而关门休业,再也无处可寻。饮食店这种早起贪黑又赚不到什么钱的生意,要一代代坚持下去确实很难。过去的人走了,填补进来的是外地来做生活的人。最先由外地人接过去的是烧饼油条铺和鸭血粉丝汤店,大约是因为门槛低,学起来容易。

  南湖老居民多,老房子房租又便宜,所以这些街头巷尾的小店有不少。我离开南京快20年,回来发现本地流行的口味已经变化。以烧饼为例,从前我们最爱的是在黑色转炉里一张张贴出来的烧饼,充满烤过的面和芝麻的香味。现在流行的烧饼,大多是用电炉烘的,因为放了许多油,所以几乎咬一口就要全盘散架。以前,这种烧饼的代表是韩复兴的鸭油烧饼,偶尔吃吃是很好的,但是吃多了就觉得腻。现在一提到烧饼,基本满大街都是这种,要寻找从前那样一张张贴出来的烧饼,还是得深入南湖的深处。那里的时间过得比别处慢点,还有一点从前的样子。

  南湖菜场变成迎宾菜场也至少有十年了。据说南湖菜场从前就是厂房改建的,变成了迎宾菜场后租价还是便宜,比周边新建的菜场低上一截,所以菜价自然也低上一截。我一个久住香港的人来到这里,只觉得物质极大丰富,自己日常心心念念而难得一见的食物,在这里都唾手可得。

  于是我花了能在香港超市买半盒枇杷,或是一块三文鱼的钱,在这里买了:三斤半龙虾,四枚河蚌,菜秧一斤,野生芦蒿一斤,蒲菜一斤,豆腐一块,臭干三块,凉粉半斤,枇杷若干只,小红樱桃三两。

  在这里,可以跟一群老阿姨一起站在豆腐摊边,你一言我一语的买各种豆制品,看老板娘施展三头六臂同时应付好几位客人。这些体验,在那些高大上的“菜场”是没有的。有一位老阿姨好心地说,你这么忙,找个人帮帮你啊。老板娘一边给我刷凉粉一边大声回答,哪里有人帮忙啊,这十几年都是我一个人。老阿姨们一边叹息,一边赞叹 “她做事就是刷刮”,一边又七嘴八舌地买了好几样。

  出来时我两手不堪重负,只余最后一点力气,去严家鸭店斩了半只麻鸭,半只烤鸭。老板娘问我要搭颈子还是头,我说麻鸭只要颈子,烤鸭颈子和头都要。她愣了一下,扔下已经抓在手里的一截鸭脖,从另外一只整鸭上把头和脖子砍给了我。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