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遇到过许多擅长记忆的朋友,但我总是会跟他们说起遗忘。
可能是从小麻醉医疗过度的缘故,我很早就发现自己比周围的同学更“擅长”忘却。我曾为此懊恼过,也曾为此遗憾过,但年深日久,我也发现了遗忘的价值。
例如,我很容易因为记住新知识时忘记旧知识,仿佛在大脑的硬盘里擦除和写入一样。这使得我长于刷新式的学习,也长于改掉旧习惯。
我也很容易忘记那些没什么知识含量的信息,自然,对于刻板的应试考察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事实上,我的青少年时期,几乎没有哪一次考试考好过,当然,除了高考那一次。
但是我很快发现,忘记那些琐屑凡庸的知识点,其实也有益处:毕竟,大脑不需要巨细无遗地处理世上那些纷纷扰扰了,神志容易保持清明。
小时候读过一则爱因斯坦的小故事。有一天下班后,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秘书不耐烦地拿起了听筒,来电问:“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的新家在哪儿?”
秘书表示不能奉告后,来电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记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请你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爱因斯坦记不得新家在哪儿,同学们总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但我,则一直觉得很正常,因为我本人的记忆体验始终与此近似:我在南京读书四年后,依然会在鼓楼的五岔路口迷路。你看,真的很抱歉,我没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才能,却拥有和他一样的缺陷。
然而我也真的赞同他的说法:“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即使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大脑,依然本能地拒绝接受无意义的记忆任务,积攒每一分“内存”,用来承担重要的思考工作。
何况我们?
遗忘一些细枝末节,自然也要付出代价,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学校每次给我发评审费之类报酬,要我提供工资号时,我都要谦卑地请他们谅解,因为直到现在,我还是记不住我的工资号。
然而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看完一本厚厚的书,我能随心所欲把它的观点简化成摘要,轻松自在地画出关于它的极简风格的思想导图。
未懂遗忘,焉懂记忆?在希腊语中,“真理”一词是由遗忘女神Lethe的名字加上否定前缀构成的。可见在古希腊人看来,真理与不忘有关。但是,真理真的是什么都不忘记吗?显然不是,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现象之矿里的钻石,忘记该忘记的,然后才能记住该记住的。犹如在河中撒网捕鱼,起网时,漏掉的是水,留在网中的,才是鱼。
2.我意识到:遗忘使我记住;同时,我还意识到:遗忘之力,使我在面对情绪的困扰时,能应对裕如,免除抑郁。
我有一个习惯,对于不愉快的事情,很容易忘怀。不管这不愉快是来自他人,还是来自自己,都会被尽快忘记。要么是,前一天还和人争论得面红耳赤,第二天却忘得干干净净,和对方开起玩笑时,对方反而会尴尬不已。又或者是,前一天还深受打击,感到悲观失望,甚至万念俱灰,第二天却又精神抖擞,满血复活了。
后来我读到一份医学报告,说到作为病理现象的“选择性失忆”:患者对极伤心的事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问他,他会极力否认曾有过这件伤心事。通过催眠暗示等心理治疗之后,此种遗忘症状可以完全消失。
我也疑心自己这种“遗忘天分”,是不是一种器质性损害的病症。后来,再三观察,我还是觉得应该积极评价它为:心理上的健康保护机制。
一个人对消极情绪要有擦除能力,这样积极因素才能重新占据上风。犹如,电脑重启时,总要清除那些不必要的缓存、修复一些程序上的障碍,如此才能继续健康运行。
我所说的消极情绪,有时不完全是痛苦和打击,也有可能是不必要的高兴。
我自己的体会是,某些荣誉,有时如果被不恰当地忘记,会起到了恰如其分的正面作用。典型的表征是,年终总结时,我总是不记得自己有何成绩需要总结,直到其他人来详加指点,方才恍然大悟。这时候,别人会认为:你真谦虚。
其实,我们仔细看,那些所谓荣誉和成绩,在人的发展中,原本也有消极的困扰之力:你总是呆在那些危险的满足里,会不会丧失必要的进取心呢?
想想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像他那样的才俊,还有什么饥饿?还会怎样愚蠢?无非是,他想忘记自己的一切满足和荣耀,以便走得更远罢了。
一个记得过去所有失败和荣誉的人,很难坚定果决地积极向前。如果说,失败回忆带来的惨痛教训,会让人踟蹰不前,那么,成功光环的心理负累,也会让人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泞。
3.根据大脑神经系统专家研究,人类通常来讲不会拥有两岁以前的记忆。原因是:这一区域新生神经元不断累加造成了原有信息被清除,使得记忆被“抹去”了。新生神经元使人丧失早期记忆,却有助于获取新知识,让人的大脑更加“聪明”。
也许,我们适当地健忘,会比较容易天真地学习吧!
《列子·周穆王》记载:宋国有个叫华子的人患了遗忘症,“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经一高明医生治好了病,使其把平生数十年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都记忆起来,回到了现实的人生。但他又记得太牢,“忧忧万绪,须臾不忘”,以致怒而黜妻罚子,操戈逐人,弄得鸡犬不宁。
也许,我们适当地健忘,会比较容易轻快地幸福吧!
阿拉伯流传一则故事: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途中为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觉得深受屈辱,俯身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两人继续前行,走到一片绿洲,便停下来饮水和洗澡。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之后,他在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他的解释是:当我们被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抹去它;相反,当被人帮助时,我们要把记忆刻在心底。
4.庄子说:“言者所以忘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我怎么能寻找到忘掉言语的人而跟他谈一谈呢?
其实,在这个盛夏的夜晚,我也在期待,这篇关于忘记的文字,能被那得意而忘言的你看见。
你知道吗?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遗忘的,虽然每一段人生都值得回忆。
愿你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