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1938.4.29,武汉上空,他驾机向敌机冲去……
2017-09-22 09:1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董 晨

  陈德手中所拿的,就是1938年4月30日报道了四二九空战的《新华日报》。

  陈怀民用过的箱子。

  1938年4月30日的《新华日报》。

  空战英雄陈怀民

  “我失去胞兄的心境,使我设身处地想到你失去高桥先生的心境,想到中日人民竟如此凄惨地牺牲于贵国军阀的错误政策之下,因此我不能不告诉你这个真实!你也许能够从悲痛的遭遇中,想到人类的命运吧……”

  1938年4月29日,日军轰炸武汉,镇江籍飞行员陈怀民驾机以身作弹撞毁敌机,与敌同归于尽。之后在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的衣服里,人们发现了他的妻子美惠子情真意切盼夫归的家书。见信后,陈怀民妹妹陈难深感战争给两国百姓带来的苦痛,动笔给美惠子写下了开头这封长信。

  战斗中同归于尽的拼死厮杀,演化成两个活着女人之间的对话。信中,陈难写出了她对“同痛相怜”敌军妻子的理解和安慰,道明了战争给两个家庭所带来苦难的悲悯,更彰显出一个中国女性时刻准备为国牺牲的巾帼抱负。

  近日在腾讯视频开播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主题的第一期,就选中了这封信。周迅的朗读,不仅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抗战的烽火岁月,更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大爱的思考。

  昨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身在武汉的陈怀民的侄子陈德,他至今仍珍藏着1938年4月30日报道武汉那场空战的《新华日报》,当日的2版头条,题为《武汉昨日壮烈空战,我击落敌机廿一架》一文中,就记录了“飞将军”舍身撞敌的英勇事迹。

  在今人的回忆中,在文字的勾连中,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段真实而惨烈的记忆再度重现……

  武汉空战,22岁陈怀民苍天一撞与敌同归于尽

  前两天正是 “九一八事变”爆发86周年,陈德和往年一样,抱着一束花前往武汉东郊的九峰山烈士陵园,凭吊叔叔陈怀民。

  虽已是古稀之年,但回忆起往事,电话里陈老不但声音铿锵,思维更是异常清晰——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1938年2月,日军就开始调集大批空军对武汉进行空袭,企图摧毁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

  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为向天皇祝寿,日军出动数十架战斗机、轰炸机向武汉猛扑而来。中国空军健儿舍生忘死、奋勇向前。当时22岁的陈怀民击落1架敌机后,顿时成了众矢之的,5架敌机将其团团围住。陈怀民驾机左突右闪,但寡不敌众,不幸机身中弹。此时,陈怀民放弃跳伞生还的希望,紧握操纵杆,冒着青烟的飞机呼啸着直扑敌机,与敌同归于尽。

  一声巨响,随即,两团烈火向着长江飘落。青山脚下的江水,永远记住了英雄陈怀民的名字。武汉三镇的人民共同见证了这一悲壮时刻。陈怀民的英雄壮举,使地面上观战的中国军民为之动容,更激励了仍在空中奋战的战友!此役,中国空军损失战机12架,伤亡5人,但击落日机21架,取得抗战以来最辉煌的空战胜利,粉碎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陈德告诉记者,陈怀民撞毁的敌机,是日军引以为豪的红武士——高桥宪一的战机。在日本,只有作战中特别彪悍的士兵才会被称为“红武士”。陈怀民曾经说过的话,让陈德铭记至今,“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空战结束后,人们纷纷涌向王家墩机场,热情慰问凯旋的“飞将军”们,陈怀民的事迹,更是在大街小巷被传颂。陈怀民的遗体直到6月初才被打捞上来,追悼会于6月5日举行,武汉民众集体公祭烈士。为纪念英雄,武汉将汉口的一条街命名为陈怀民路。陈怀民的家乡镇江市也将其出生的地方命名为“怀民村”。

  三封“和平”信,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寻找

  抗战史研究学者郭迅告诉记者,四二九空战后打扫战场时,人们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的衣袋中发现了一封信和一张照片,这是他妻子美惠子写给他的家书。“做了飞行士的妻子,总是守着孤凄的日子。所以我时而快乐,时而悲痛,内心深处尽是在哀泣着……”信中还提到了两个孩子, 字里行间流露出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对丈夫安危的担忧之心。对普通人民来说,战争带来的伤痛,不分彼此。

  陈怀民的惊天一撞,让亲人垂泪。本名陈天乐的妹妹,也因此改名为陈难。看到这封来自东洋岛国的家书,陈难的心情难以名状。她痛恨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罪行,但照片上美惠子双眼露出的哀怨、担忧和思念,也让她陷入沉思: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样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中日两国人民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制止这场罪恶的侵略战争。

  念及此,陈难提笔给美惠子写下了第一封信,“我告诉你,我家里的父母都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她的女儿一般不带半点怨恨。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手互相友爱地握着,心和心相印着,沉浸在新鲜的年轻人的热情里。我们有理由为这个信念而努力。祝你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奋斗!”

  郭迅通过查阅史料告诉记者,陈难的信公开发表后,媒体用多国语言向世界广播,掀起了全世界反法西斯的舆论热潮。陈难继承哥哥的遗志,从军抗日。1939年在重庆,周恩来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接见了陈难,并对她说:“你哥哥陈怀民为国捐躯,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你给美惠子的信,我看了,写得好,不只是写给美惠子的,也是写给日本人民的。”

  不过,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信息的封锁,美惠子当时并没看到这封来自异国的信。 1988年4月29日,正是陈怀民烈士牺牲50周年纪念日,年逾七旬的陈难千里迢迢从长沙赶到南京,在航空烈士墓前为哥哥献上花圈。这天,陈难又一次挥笔,为美惠子写了第二封信。但由于年代久远,又没有美惠子的确切地址,这封信一直无法投递。

  1990年,经多方协助,美惠子终于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知晓了这一切。原来,美惠子和高桥新婚后不久,高桥就随军出战。此后,美惠子改嫁、搬家,对异国他乡的寻找一无所知。当读到陈难跨越50年写下的两封信,71岁的美惠子泣不成声,请人转达她对陈难的感激之情。

  陈难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给美惠子写下了第三封信,“美惠子女士,尽管我们俩的国籍不同,远隔海洋,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让我们像亲姐妹一样,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作出贡献!”

  不幸的战争,让陈难与美惠子都失去了亲人。陈难以中华儿女特有的宽阔胸怀,抚慰一位异国妇女心灵的创伤,表达了世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和祈愿和平的心声。

  不惜笔墨,《新华日报》鼓舞全民抗战信念

  武汉空战期间,正值《新华日报》创刊之际。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的严浩是一位抗战史专家。他告诉记者,当年《新华日报》不惜笔墨报道武汉空战,鼓舞了全国民众抗日的信念。

  严浩介绍说,武汉空战主要有三次大捷,其详细情况在当时《新华日报》报道中均有具体的呈现。“第一次大捷发生在1938年2月18日,随后的相关报道持续了好几天,很是鼓舞人心。”严浩说,当时正值南京失守,国破家亡的危机笼罩着神州大地,到处人心惶惶。“二一八”武汉空战的胜利,无疑是为当时惴惴不安的百姓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新华日报》20日发表的短评《庆祝空军胜利》更是将这一消息传向各地:“前日敌机侵袭武汉,我空军健儿奋勇杀敌,击落敌机 11 架,为我空军在汉第一次空前大捷,此种壮烈战绩实为我空军无上光荣。”

  相对于首胜的全然喜悦,武汉空战第二次的大捷即四二九空战,则极为惨烈。严浩回忆起自己所看过的资料,不禁唏嘘:“那一次我军损失了12架战斗机,伤亡5人,换来了击毙日寇飞行员50余人、生俘2人的重大胜利。怀民烈士便是在这场战役中英勇牺牲的。”

  五卅一空战,是武汉大空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斗。1938年6月12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社论《保卫大武汉》,冷静分析了三次战役后的局势,积极动员全民保卫武汉:经过战士们的英勇奋战,“敌军已被阻击于我们所选择的有利地区”,“使我军能够得到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的密切配合”,使敌军在两条战线夹击下,“受到大量的消耗和过分的疲劳,以造成我军在战略上反攻的有利条件”。严浩认为,现在看来,《新华日报》对当时情势的分析“相当精准”。

  6月5日,在湖北举行了纪念中国空军烈士的追悼会,各界知名人士和武汉市民总共两万多人致祭。“当时的中共代表周恩来、陈绍禹、秦邦宪也参加了追悼会,向烈士家属致以诚挚的慰问,慨叹各位志士‘义薄云天,捐躯报国’。” 严浩认为,正是由于当年《新华日报》对那三场战役的真实报道,多年后成为那段历史沉默的见证者。

  烈士陈怀民,从镇江走出的空战英雄

  “很遗憾,我从来没能见上叔叔一面,”陈德回忆道,“但是叔叔的英雄事迹伴随着我长大。我的父亲、姑妈和爷爷奶奶都以他为傲。”

  陈德的父亲陈天和,是陈怀民的兄长,兄弟之间的情谊非常深厚:“爷爷陈子祥是镇江人,我父亲和叔叔都生在镇江,长在镇江。”白莲巷29号是陈氏家族的故居,直至1937年12月镇江沦陷后,一家人才被迫背井离乡,来到武汉避难。

  在陈德童年的记忆里,自己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叔叔并不陌生:“小时候的家里,有两只樟木箱子,外面用一幅画裹着,箱子里面藏着叔叔的勋章和佩剑。爷爷奶奶经常望着箱子出神。”

  天气晴朗的时候,奶奶会把那幅画拿出屋外晾晒,她告诉陈德,这幅画上画的是四二九空战的场面,而“画布”本身,是当年陈怀民撞机牺牲时身上所披裹的降落伞。“降落伞是黄色的底面,材质像缎面一样,在阳光下泛着光。”

  可惜,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遗物都散失了。陈德通过QQ视频,指着摄像头里的箱子说,“大的物品就只有那两个箱子还在,其他还留存了一些当年的历史照片和资料。”

  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1号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条珍贵的手链和一副手套,这两件文物是陈怀民送给妹妹的礼物。手链是陈怀民在中央航校毕业时专门为妹妹打造的,正面中央印着中央航校校徽,背面刻着“毕业纪念,1936年5月天民赠”字样。陈德告诉记者,陈怀民原名陈天民,参军后改名怀民,意思是将来要有所作为,爱国怀民。四二九决战前夜,陈怀民将自己的一副航空手套留给了妹妹。不想,第二天就阴阳相隔。

  多年来,陈德一直致力于追溯和还原陈怀民的生平事迹,以此向世人展现一段完整的历史史实。“其实四二九空战并不是陈怀民第一次撞毁敌机。早在台儿庄战役中,叔叔就击落两架战机,并撞毁了一架敌机。”

  陈德曾联系上陈怀民的战友张光明,台儿庄战役中,张光明曾与陈怀民并肩作战,两人先后因飞机中弹只能跳伞。“张光明当时先一步跳伞成功,落入了一个村庄,但不见陈怀民的踪影。张光明便和村民们顺着叔叔跳伞时的大致方向进行搜救。”最后在水塘里找到了昏迷的陈怀民。

  1937年9月,日军出动百余架飞机大举轰炸南京,陈怀民奉命警戒浦口上空,正遇日军驱逐机4架。他以一敌四,数分钟即击落敌机一架。陈德回忆说,当时,我叔叔紧追不放,不料陷入另外一个敌机群的火力网。叔叔的飞机油箱不幸中弹,他通过迫降的方式甩开了敌人,但由于身体被弹出座舱,受伤严重,后经江浦县高望镇农民救护,把他送往南京中央医院治疗,他才脱离危险。后来我爸爸去看望他,他说:“打仗就不能怕死,我上了天就没有准备活着回来,否则,作战中就会挫伤自己的意志。”

  “叔叔的英年早逝让我们很痛心,但全家从不后悔支持他的行动。”在陈德看来,陈怀民是一个敢想敢做、极具行动力的男子汉,多次的死里逃生并没有让他在敌人面前退缩。在决战前的一晚,陈怀民回家看望亲人。面对母亲的担忧和挽留,流下了泪水的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打仗必然有牺牲……我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

  战争让两个国家的人民都遭遇到了巨大的磨难。陈难作为烈士妹妹,对于战争的情感十分复杂,她同情着被军阀拖入战争深渊的无辜的日本百姓,也痛恨着造成了中华民族巨大伤痛的日军侵略者。2007年,这位传奇的女士安然离世,为后人留下了宽容坚韧的精神遗产:“珍惜和平,不忘历史。我们能够原谅错误,但绝不忘记它们所带来的伤痛。”

  实习生 王镥佳 王建娟

  本报记者 董 晨

  链 接>>>

  两封信

  宪一君:

  不知怎的总放心不下,想接到你的来信……我甚至有时想到不做飞行士的妻子才好,做了飞行士的妻子,总是守着孤凄的日子。所以我时而快乐,时而悲痛,内心深处尽是在哀泣着!有时想到已经有许多无辜的人牺牲,不再回到这个世界上来,而你还健在的事,故能自己安慰自己,不过过了三四天,依然心灰意冷了!……家里人无限挂念着你,希望你好好保重身体。光是死拼不是荣誉的事。我是祈求着你十分小心去履行你的职责!

  看护孩子的保姆,她每每替孩子(编者注:信中提到的“孩子”是高桥宪一的两个弟弟)洗过澡以后,就很关心地把他们放进温暖的被窝里去。孩子总是睡得烂熟的。这两个孩子,每天是在大笑中过日子……

  美惠子

  四月十九日

  高桥宪一美惠子女士:

  ……(编者注:此处介绍空战情况,略)

  我失去胞兄的心境,使我设身处地想到你失去高桥先生的心境,想到中日人民竟如此凄惨地牺牲于贵国军阀的错误政策之下,因此我不能不告诉你这个真实!我的母亲,她只有伤感地凝望着漫不经心的江水和惨淡的月色,让惨痛的回忆敲打着她年老将断的心弦。然而青春多情的你,片片樱花也会引动相思。你也许能够从悲痛的遭遇中,想到人类的命运吧?!

  怀民哥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君同归于尽,这不是发泄他对高桥君的私仇。他和高桥君没有私人仇恨,他们只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他虽久已抱了为国牺牲、为正义奋斗的决心,而这事变的迅速到来,却给予我的刺激太大了。

  由于我强烈的哀伤,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的整天在笑中生活着的两个孩子和你此后残缺凄凉的生涯,我恨不能立刻到贵国去亲自见到你,和你共度友爱的生活。我决不会因为你们国家的军阀对我们侵略而仇恨你,我深深了解你们那被疯狂的军阀压迫的痛苦。

  既然这样,你应该以爱护全人类,救自己救人类的热忱,来防止自己国内军阀的跋扈。我们要使两个国家以及全世界所有国家,从侵略战争的悲惨命运里解放出来。

  我还得告诉你,我是厌恶战争的。但我们中国是为了抵抗暴力而战,这种战争是维护正义和人道的。贵国军阀对中国人民的残暴行为和强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将参加到更猛烈、更强化的斗争里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绝没有一个人会屈服!

  末了,我告诉你,我家里的父母都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她的女儿一般不带半点怨恨。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手互相友爱地握着,心和心相印着,沉浸在新鲜的年轻人的热情里。我们有理由为这个信念而努力。

  祝你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奋斗!

  陈 难

  书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三十一日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