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
2017-11-08 09:36: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作者:黄端

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 推进共同富裕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论段非常精准、深刻,标志着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标志着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01

  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的内涵发生重大改变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之后,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的内涵也发生重大改变,呈现以下特征:

  1、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上,不仅从数量上有了满足的条件,而且在质量上有了满足的基础;不仅从物质上有了满足的条件,而且在精神、环境乃至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上有了满足的基础。实际上,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上,我国先后经历了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物质文化环境需要、再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转变。从需求端上看,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上,我国已经开始具备提供满足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需要的基础和条件。

  2、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综观整个国际共运史,社会主义革命往往不在社会生产力发达地区取得成功;因此,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都面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我国也不例外。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从供给端上看,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上,我国已经从过去的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3、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少与社会阶层的定位的相关性正在日益脱离。在社会生产力落后或低下的情况下,社会物质财富比较短缺,谁取得或占有的物质财富越多,谁的支配权和发言权就越大,谁的社会地位就越高,在私有制下,这一不平衡成为天然的权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相对的丰富没有改变这一不平衡,使得物质财富占有的游戏愈演愈烈;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尝试引进了许多公有制下的元素,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个人消费而言,物质财富中个人自身的消费总是有限的,在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多占只是一种浪费,因此,将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少与社会阶层的定位挂钩是荒谬的。未来社会,在合适的社会制度保障下,随着共同富裕的实现,物质财富占有的均等化水平将不断提升,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与社会阶层的地位高低定位将日益脱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道路。

  4、个人收入构成将发生多元化、均等化重大变化。在传统社会,个人收入构成比较简单,大多由个人的物质和货币收入组成。在现代社会,个人收入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项目增多,而且数量增加。个人收入衍变为由个人的物质和货币收入+基本公共服务+文化和环境(精神财富和生态产品)等组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文化和环境这两大部分的份量将会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个人的物质和货币收入虽然也会增加,但与前两者相比,作为一种趋势,物质和货币收入在个人收入中的比重将逐渐减少。这表明,新时代下我国的个人收入构成在多元化的增长下将向均等化迈进,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共同富裕。

  5、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数量和质量将得到持续提升。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从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实现。

  综上所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的内涵变化,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开启了新时代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这个条件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的生产力和深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

  02

  建立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推进共同富裕的对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之相适应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相关的运行、调节机制下,建立和完善分配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政策等等。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推进共同富裕上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建立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结构和分配体系,不断缩小阶层和收入差距,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从社会结构上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特征将更加凸显,即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将进一步缩小,社会结构将趋向扁长方形结构。从分配体系上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体系的特征将更加凸显,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要素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内容的包括文化和环境等体验式享受在内的共享收入部分将日益增加。由此形成的收入分配新格局将使不同个人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收入格局将趋向均等化,共同富裕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供给侧看主要体现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两个方面:不平衡发展主要指供给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建设还存在着不平衡发展问题,表现在产品、产业、区域、城乡、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不平衡发展上,还包括供给与需求、先富与脱贫、公平与效率等失衡上;不充分发展主要指供给的水平不够高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建设还存在着不充分发展问题,表现在产品、产业、产能、资源、技术、市场、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不充分发展上,还包括供给的不足与过剩、中低端与高端、短缺与错配、资源与市场、体制与机制等失衡上。解决办法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最大限度化解不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扩大发展成果的共享面,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十九大报告,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共享收入更多更公平成为全体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朝着实现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条件。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公共服务点多面广,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为此,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4、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不断提升中低收入水平,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托底基础。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多管齐下,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不让一个人落下。在此基础上,要切实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增长长效机制,使之与共同富裕同步提升,最大限度减低贫困的代际传递。

  5、进一步推进文化和环境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物质财富之外的精神财富和生态产品的需要,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不竭源泉。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达到文化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为此,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弘扬科学精神,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节约型办公、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开展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等。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