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供给侧收缩的影响:像雨像雾又像风?
2017-08-17 09:13: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经济增长新动能逐渐形成、宏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进一步夯实了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同样需要引起各界的关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与之而来的产量收缩及价格飞涨也逐渐浮现,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需要深入探究。本周,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组织群内专家、学者们,针对“目前供给侧产量收缩,导致了所有涉及的部门价格飞涨,这种趋势对下半年或明年的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我们精选了大家发言中的主要观点发布于这一期推文中,如果你有什么有趣的观点或是希望对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补充、评价,都可以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龙小宁(厦门大学):

  目前供给侧改革中多使用行政干预手段,用一刀切的方式降低产能,结果虽然在总量上降低了产能,但也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效应。首先,优劣产能不分,去产能反而加剧了市场中供需的不均衡,一方面优质产品供给更加不足,而劣质产品的供给没有得到应有的削减。此外,因为优质产品供给更加不足、价格高企,相应地,劣质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这样又一轮的价格猛涨,进一步扰乱了价格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机制,给未来的投资环境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更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总结起来,凡事欲速则不达,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经济亦如此。

  何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目前看,涨价的直接动因来自于去产能导致的供求失衡。从深层动因看,主要是资源价值、人权成本、生态环境成本提高的结果。涨价,就其直接效果而言,就是相关企业的盈利状况大幅改善,而这或许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一个机会。涨价,会是经济良性循环的一个起点。毕竟,在通缩中无人受益。现在的关键是,能否利用好新一轮商品价格上涨周期的宝贵的时间窗口,推动盈利与升级的良性互动。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当然,涨价的幅度与速度,非常重要。最好是温和上涨,而不是价格暴涨,让经济大幅波动。

  唐德淼(无锡环研中心):

  供给侧的“三去一降一补”等方案的实施,尤其是“去产能”的推进,打破了既定供需平衡,再加上产能过剩界定精准性的缺陷、地方政府或产业条线釆用强干预的行政手段“关停并转”政府认为应该“下马”的产能、以及新的符合市场新需求的产能没有生成,也不能对由于“去库存”留下的供应缺位有效补位。

  这一经济现象,将对今后经济发展产生影响:(1)关键生产要素将不同程度涨价,导致投资和产能的扩大再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要素价格易进入“价格不断攀升”的恶性循环;(2)消费性产品将出现“短期性平稳(价格)-维持性微涨-基于成本上升普涨”的价格上升现象,导致消费受到抑制,尤其中低收入人群的受抑程度更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削弱;(3)竞争性领域的生产企业,受要素涨价的影响,在产品销价上涨“话语权”小的情况下,供和销挤压下可能会选择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市场“不道德”行为,导致企业专注质量、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供引领消费的新供给难上加难。

  楼稼平(宁波布衣):

  (1)这种价格上涨,不会再刺激供给侧的投资增加,却伴随着供给侧提供就业机会与岗位的减少。(2)这种价格上涨,非需求拉动,毋宁说是(社会的与自然的)资源价格的重估过程,因此,涨价的受益者是社会(制度)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供应者(政府),而不是就业者的收入,也因此,这种价格上涨属PPI范畴,不直接导致消费市场需求侧势力的增加,故对CPI没有直接影响。(3)这种价格上涨,短期内是对下游产业利润的强制瓜分,中期则一方面压缩终端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将诱致下游企业的资本-劳动结构的调整,即以技术、组织变革方式,减少产品的人工成本含量以腾出消化资源成本上涨的空间,未必会将这种价格上涨完全地传导到消费市场。

  总之,这种价格上涨所引起的上下游市场规模变动是都收缩型的,在产业结构僵化之前、尤其是就业规模未压至极限前,不会引起CPI的全面上涨。

  宋文阁(江苏省国资委):

  不可否认,去产能、去库存成效明显,但行政化的“硬去”带来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下游企业降成本带来了沉重负担,或许传导到CPI,造成通胀。

  当下的经济去杠杆,重点在国企,重点在金融,尤其是所谓的互联网金融;而不应放在民企。我倒觉得,降成本,尤其是通过科技技术降低成本,通过创新降低成本,通过降低税负率降低成本,意义更加巨大。

  邵军(长江产经智库特约研究员):

  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去产能取得成效,国有企业获益巨大,已成事实。现在需要关注的是,本轮原材料价格暴涨,其中供求关系变化、预期行为、投资需求拉动、消费需求拉动诸因素各占多大比例,需要逐项分析。

  在此基础上,需要回答:(1)如果供求关系变化,或需求增加,增加或恢复部分产能,是否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否继续对民企准入?(2)是否传导到最终消费品?在控制物价和维持下游企业盈利两者间如何平衡?

  刘志彪(长江产经智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上游价格飞涨,这是有利于倒逼中国经济转型的一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可能要掌控度,否则好事变坏事。长期的上游低价,里面并没有包含环保成本和劳动力正常补偿费用,而是通过下游的低价竞争,补贴了外国人。现在是一定程度上的纠偏。但是这种纠偏,会使下游产业非常痛苦,如果不能把涨价的成本消化掉,下游相关产业就要衰退。

  上游长期低价,为什么会产能过剩?(1)加入WTO后,遇到世界市场黄金期,我们产能扩张速度快,现在人家进入结构调整期,我们自己国内消化不了;(2)2008年四万亿量化宽松,产能又有所增加;(3)住宅、家电、汽车三大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在熄火,新的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与此相关的产业必然发生产能过剩。

  宋凌炎(江苏精诚&精缦毛毯):

  中国制造业经过了供给侧改革,价格上涨对于未来经济的影响:(1)供给侧改革对于去库存与产能过剩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会导致某些方面去产能过头,造成产品短缺现象,加上一些龙头企业看准缺货垄断操作,导致行业价格波动很大;中小企业在这过程很难存活。(2)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由于成本的不可控因素,外贸销售企业心中没底,外贸订单接单受影响,外汇也随之受影响。(3)目前去产能基本还都是去民企的产能,这种不平衡状态会进一步推动民企倒闭潮。其实民企有一定的灵活性,经营者时刻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否过剩进行评估,同时民企的资金压力也不容许民企大量产能过剩;真正的产能过剩应该在国企业和大企业当中,僵尸企业很多也在国企。

  去产能力度过于强大,短期价格上涨,导致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由此将导致大批中小民企倒闭,对于税收与社会就业也会造成一定冲击。

  林学军(暨南大学):

  供给侧改革涵义:(1)减少过剩产品的供给,减少资源浪费;(2)减少非市场需求、劣质的产品的供给,同时增加适销对路产品、优质产品的供给;(3)去产能应当遵循市场规律,行政命令固然可以快速达到目标,但可能伤及市场需求产品,使市场供给从过剩变为短缺。

  政府可以以行业发展规划进行引导,还可以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抑制过剩产品的生产,还可对过剩行业提高产品标准,严格生产条件等,尽量以市场经济的手段,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减少产品过剩,达到市场相对均衡。

  陈东(南京大学博士后):

  (1)去产能后,上游价格暴涨但下游市场并未好转,对下游部分民营企业影响较大。(2)去产能后的补产能,在准入门槛上民间资本难进入;在进入能力上民间资本整体受打击较大,有心无力;在准入决心上民间资本将信将疑,怕再次被“去产能”。(3)去产能应该和增新动能同步。如果失衡,笼子腾了,鸟没有换来,这种笼子价格和鸟食物价格的同步提升,将会严重打击国内制造业的整体未来。

  毛丰付(浙江工商大学):

  (1)本次调整可能加剧了结构失衡和调整难度。(2)失衡加剧会使冷热不均现象更明显。(3)计划手段和行政控制的应用范围和程度进一步加深。

  郭育嵩(新世纪物流):

  (1)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15%,进口增长25%,说明中国所需大宗商品比较集中,量大价高,国内供应去产能所致。(2)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也可反映出对下半年出口压力大。(3)19大召开在即,“去产能”也是稳中求进的表现,明年中国经济应是稳中向好。

  陈  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商品涨价是基建为代表的投资超预期、出口超预期、市场对供给侧改革减产预期、环保管制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各个行业有所不同。因为钢、煤、有色的上半年产量都是显著增长的,所以,去产能的政策对这类商品价格影响主要是预期和炒作(影响大),政府投资带动需求扩张对价格影响是真实的,这点从不是供给侧去产能的工程机械高增长能佐证,有数据表明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9%,而2016年是7.1%,2015年是2.3%。

  我觉得目前去产能仍然是较温和的,去产能并没有去产量,主要商品产量仍是显著增长。按照经济新常态的判断,需求端增速不太可能高速增长,除非继续放任地方政府无节制举债投资或全球经济意外繁荣。按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导向,上游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不存在,向下游传导的逻辑不存在。但其中关键是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市场以合理预期,在部分商品今年需求出现结构性增长的情况下,仍以行政命令去这些行业的产能,市场价格怎么能不涨?

  产业组织结构将真正成为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产业在进入新常态之后才成为成熟产业。2011年到2014年的萧条,使得众多企业资产负债表无法修复,加之这几年的技术进步,原有企业无法重返市场,大大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不少传统行业生存下来的大企业具有了定价能力,即使是家电行业、乃至算是新兴的智能手机行业,都很难有新的进入者。

  伏玉林(华东理工大学):

  价格上涨是供求、制度和预期调整的结果。产生的影响:(1)价格上涨如果来自于资源环境治理因素,这将有利于经济转型;(2)价格上涨如果来自于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所引起的成本上升,这将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3)价格上涨如果来自于低效率企业的“去产量”和高效率企业的“去产能”,这将不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4)过多的行政干预将引发价格信号的混乱(如交运和批零的高增长与PPI密切相关),加剧了市场预期性调整行为。

  张小兰(西南民族大学):

  供给侧的目标是产能收缩还是产能升级?产能收缩可以预期的是库存降价格升,接续的措施应该是抬门槛升级产能,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应该主动升级,抓住时间窗口,提高升级后的产能产量,填补原有产能缩减后留下的空白。

  王修志(广西师范大学):

  短期内,涨价所致的原材料成本甚至可能取代融资成本,成为下游企业最紧迫的成本压力,这种情况在纺织行业较为明显。当然,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以及消费终端的影响,应该会呈现出产业差异。

  从中长期警示意义看,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思考。(1)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决策逻辑:重实体经济、优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转型创造条件。这个逻辑要求既要关注短期数据,但又不能为短期数据而改弦易辙。原材料价格以及下游产品价格即属于此类。(2)驱动实体经济转型的两力:内力(企业利润)+外力(政府政策)。企业利润是转型的内驱动力,既源于价格销量决定的收入增加,也源于各类成本费用的下降;政府政策重心在于为企业转型提供外驱动力。内力是根本,外力是辅助。(3)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与动力,即实体企业生存压力+实体企业升级动力。上游原材料领域的行政垄断亟待打破,不能让行政垄断所致的成本压力成为新大山。(4)“三去一降一补”方案在执行层面要“不忘初心”,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目标,市场化法治化是操作原则,政府之手主要集中于降行政成本,以及强化标准、品质、环保等方面的市场准入规则。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