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经济增度换挡不焦虑、优势企业应该更兴奋
2017-03-24 08:55: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作者:刘志彪

  中国经济增速高位下行,是跟自己比,但是与世界比,独一无二,所以我们根本不必焦虑。现在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占世界的比重,无一例外的都在下降。2006年-2015年,中国这个比重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率加速上升,分别为5.4%、6.1%、7.2%、8.5%、9.2%、10.3%、11.4%、12.5%、13.3%、14.8%。

  在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下,中国经济刚好可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结构调整的阵痛,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过去增速较快的年代,进行结构调整不容易,只有“洪水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结构问题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了。如果我们可以顺势用精准的产业政策引导其调整,就会消除长期累积的投资偏差,未来发展就会有更好的后劲。

  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阵痛,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虽然在长期中,调结构与稳增长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短期内,去产能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企业过紧日子,并使其风险显性化。但应该看到,结构调整可以释放出闲置的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产业和行业,从而为后续增长提供内生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在低谷进行,此时对有准备的企业特别是优势企业来说,其实也充满了商业机会。比如,在经济运行的低谷时期,是进行大规模固定资本技术更新的最佳时期,如果此时企业利用国家支持技术改造的机遇,就可以用更低的代价买到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武装企业,从而为新一轮竞争做好准备;再如,在经济的低谷时期,是行业内优势企业兼并收购劣势企业的最佳机遇,这种收购兼并行为,不仅会挽救竞争失利企业,减轻社会震荡,而且会产生巨大的、低社会成本的结构调整效应。

  作者简介

  刘志彪,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徐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