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出发点
2017-11-09 08:58: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作者:张明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进而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也不能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新的论断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出发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01

  新时代下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标志着在党领导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回望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工程,用重大突破、重大进展、成效卓著等词汇都不足以完全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伟大工程催生伟大斗争,伟大斗争铸就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所做出的科学判断,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1.基本国情没有变,但现代化建设阶段转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

  报告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等十个方面回顾了五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但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等现实问题,从而决定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基本国情没有变,并不能否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大踏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着历史性变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得以充分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社会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历史性变革,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形式和特征发生了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立足于更高的社会发展起点和社会阶段之上。

  2.发展中国家身份没有变,但国家意识转变为“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GDP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科技不断进步,装备生产日益完善,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服务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尽管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但根据联合国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标准,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进程、地区发展差异等角度来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身份和国际地位没有改变。

  从鸦片战争屈辱地打开国门,到改革开放主动迎接全球化,再到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对自身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中的方位更加清晰。中国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不仅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而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始终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3.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没有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提法较之以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更加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

  一方面,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可以说,生产力水平实现了较大幅度的跃升,“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由以往的全面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社会生产早已彻底摆脱落后的面貌。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实践者,理应分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不仅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社会治理、民主政治、生态环境、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追求表现为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等特点,然而城乡、地区的收入分配差异导致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此可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可以从社会主要矛盾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形式与内容等层面来分析与思考。我们正面临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理性认识与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而也没有改变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02

  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引世人瞩目。这一历史性成就,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既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果,在华夏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又表现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世界文明史上前所未有;更表现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之上,其叠加的复杂性、多变性、系统性、紧迫性、挑战性,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征程中亦属罕见。因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现实出发点,亦是历史长河中新的起点;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及其形成的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正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逻辑起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创设新格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条件、平台、内涵和方式均出现了重大变化,赋予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特色。

  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条件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力获得充分发展,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丰富多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导向;并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格局。

  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平台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当前建设现代化强国是在人均GD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平台上推进的,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由总量问题转变为结构问题,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在这一新的建设平台上,既要避免传统的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也要避免超越发展阶段的盲目发展模式,以发展方式的转变、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优化来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内涵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代化强国的内涵由注重经济总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拓展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味着建设现代化强国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方式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报告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分为两个时期和三个阶段,是充分考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高质量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现实路径。

  2.社会主要矛盾出现历史性变化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注入新动能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表述是十九大报告中令人振奋的新论断。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历来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建设与治理、社会发展与进步、党的领导与建设等各项事业面临诸多挑战。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集中力量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才能目标清晰、方略得当,以重难点问题的攻坚带动全面工作的展开。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指向。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奋斗,中国人民在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之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的重要目标,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获得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直接动力。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遵循平衡、充分、共享、普惠的发展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增进民生福祉”,“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源泉。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人民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主体和主要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和各项社会事业,迸发创造活力,贡献智慧力量,赢得社会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3.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新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百年的梦想和宏伟目标。当前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但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做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需要有勇立潮头的气魄和高瞻远瞩的眼界。

  国际局势更为复杂敏感,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报告提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具体表现:世界经济尚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长期盘整期,全球投资贸易增长乏力,经济总体复苏缓慢;大国利益博弈更加激烈,地缘政治热点频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初心不改。报告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但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03

  以创新发展的思维看待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出发点

  现代化强国意味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帮助人民实现自我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的机会。

  1.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坚持“新发展理念”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用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方式来解决。可以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既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出发点,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从如下若干方面着力。

  (1)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强国。新的发展理念克服了单一的GDP标尺,有助于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和科技体制;注重产业结构、供求结构的协调可持续;注重低能耗经济运行和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新的历史方位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在不同发展阶段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紧密结合起来,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认识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过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然而,在全球经济政治秩序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仍然主导着话语权和控制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议定与制定的空间还不足,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地位,西方社会要求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1)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化建设,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2)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牵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并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世界各国提供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

  (3)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框架中去考虑,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谋求发展开放创新、包容互惠、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4)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公共产品。例如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中国在节能和减缓CO2排放方面已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