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促进江苏服务业新业态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8-02-02 16:32:00  来源:智库专报

  摘要:我省重点高端智库、长江产经研究院谭洪波指出,近年来,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推动下,服务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但我省还存在具有品牌效应和广泛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巨头相对缺乏;对大数据的应用和深度挖掘不足,服务业新业态创新不足;服务业新业态及其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地区差距较大;服务业新业态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对此,建议瞄准全国和世界著名品牌,培育一批在全国和国际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巨头;深化大数据挖掘,引进和培育复合型人才;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质量提升;避免地区间新业态雷同和同质化竞争,实现江苏服务业新业态的快速创新和发展。

  近年来,在大数据、 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的推动下,服务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在此形势下如何加快我省服务业新业态发展已成为我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江苏服务业新业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 互联网企业特别是具有品牌效应和广泛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巨头相对缺乏。 由于目前服务业新业态基本上都是借助于互联网而产生的,因此互联网企业特别是具有品牌效应和广泛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在服务业新业态的催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江苏互联网企业与我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比明显不匹配。2017 年中国互联网企业 100 强榜单中,江苏企业仅占 6 家,数量排在江苏前面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福建分别有31家、20家、9家、8家、8家进入100强。另外,前十位互联网企业中没有江苏企业,江苏排名最靠前的苏宁控股集团仅排在第12位,而互联网企业的一大特点是市场集中度高,市场占有率主要集中在本行业排名前几位的企业中,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 100 强中,前五名企业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占百强互联网业务总收入的50%以上,前五十名占到95%,可见互联网行业市场集中度之高。因此与江苏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比,江苏互联网企业数量明显偏少,特别是缺乏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巨头,如广东的腾讯、浙江的阿里巴巴、北京的百度和京东等,这严重制约了江苏服务业新业态的创新和发展。

  2. 对大数据的应用和深度挖掘不足,服务业新业态创新不足。我省经济体量巨大,因此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但目前绝大多数是对数据资源的浅层使用, 对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跨行业的信息资源整合、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和协同决策更为缺乏,因此大数据分析对上下游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业态发展不足。如“我的南京”手机应用中,主要提供了对南京主干道的视频监控, 公积金及社保等数据的获取也停留在直接查询,未能针对这些大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整合与分析,也未能为商圈或是园区、社区里的住户、商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另外,虽然我省的服务业新业态较为全面,但这些新业态很多来自于其他地区的推广,业态初创主要来自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 广州等地区的大型互联网企业, 如互联网金融、 共享单车、互联网医疗等。

  3. 服务业新业态及其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地区差距较大。一是新业态服务企业地区分布差距大。 目前江苏互联网企业和新业态服务业主要来自于南京和苏州, 而其他地区相对于这两个地区差距较大。例如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江苏入选的6家企业全部来自于南京和苏州,而其他十一个地市没有一家企业上榜。二是支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质量和覆盖面地区差距大,主要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较大,城乡间互联网覆盖面和质量差距较大,广大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Wifi的覆盖更是严重落后。

  4. 服务业新业态重复建设严重。新兴业态的服务业大部分属于规模报酬递增行业, 因此新兴业态服务业适合少数大企业占领广大市场,否则企业就会难以盈利。而我省不同地区间服务业新业态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十二五”期间,全省十三个地区重点发展的服务业排在前五位的基本均为商贸服务、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电子商务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选择上呈现出行业同构、层次雷同的现象。在这其中,各地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软件信息服务基地、研发创新平台等重复建设现象尤为突出,区域间缺乏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城市能级等层面选择行业来推进服务业新业态创新发展的意识和协调机制,从而难以使服务业新业态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加快江苏服务业新业态发展的对策建议

  1. 瞄准全国和世界著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巨头。由信息技术创造和改造的新兴业态服务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性,因此某一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细分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只有将自己打造成行业第一,才能生存下去, 而知名度和品牌建设对于互联网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在对策建议上,一是通过财政支持、政府采购、广告投放、 帮助树立公众信任等措施促进我省相关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以此占领国内市场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并进一步通过兼并重组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二是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制定并发布一批由江苏服务业新业态主导的业态标准,以标准建设促进江苏服务业新业态的品牌建设和影响力的提升。 三是政府和相关部门鼓励和引导传统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深度合作并分享市场。比如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合作,2017 年第二季度以来四大商业银行分别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和京东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就是典型案例。

  2. 深化大数据挖掘,引进和培育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多深度服务和创新服务业态。一是可以由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共同设立与“大物移云”相关的研究机构,充分挖掘和利用相关行业所产生的大数据资源,将深度挖掘后的行业海量数据转化为政府部门、消费者和企业的重要决策依据。二是加强产业间、部门间大数据的综合应用,建议构建包含医疗、健康、饮食、农业、教育、运动、休闲、设计、营销、法律、金融、咨询、制造等行业的综合大数据库,为企业、消费者和政府提供完整的相互联系的动态综合服务。三是引进和培育既熟悉本行业务又熟悉互联网业务、既精通生产技术又精通商务知识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建议在目前我省各类人才工程的基础上,鼓励不同行业人才到互联网企业、其上下游企业或相关部门、特别是与之相关的互联网企业工作访问,从而发现和创新本行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可嫁接机会,形成和拓展新的服务业态。

  3. 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质量提升。一是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免费Wifi的覆盖面和信号质量,进一步提高网络平台的搭建和潜在参与者的互联互通,提高消费者、生产者、中间者等所有环节的互联互通。二是建立标准化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由于服务业新业态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数据,因此及早建立标准化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升服务业效率,并将此标准推广至全国和国际,是江苏服务业新业态跨越发展和领先发展的关键。三是加大对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的投资,为进一步引导产业间、行业间的跨界融合,引导互联网企业与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全面深度合作提供基础。

  4. 避免不同地区新业态雷同和同质化竞争。一是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产业和资源禀赋优势创新服务业新业态。 比如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和企业可以发展与纺织业相关的新兴服务业态, 旅游业基础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可以优先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发展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服务业新兴业态等,在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迅速做大做强由本地优势产业演变带动起来的服务业新业态,并迅速推广至全国各地。二是加大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邀请相关部门和地区参与,建立服务业新业态投资和发展的协调机制,完善重大利益分享机制,增强省内地区与城市间合作成果的可预期性,提升各方合作积极性。

  (省重点高端智库、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扬州大学教师谭洪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