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江苏探索区域现代化之路的战略思考
2018-02-01 16:13:00  来源:智库专报  作者:夏锦文

  摘要: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省重点高端智库、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夏锦文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省重点高端智库、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夏锦文指出,当前,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深入推进, “强富美高”新江苏不断展现新面貌、新气象,如何按照省委的要求,探索区域现代化之路,做好前瞻性研究,有五个战略性问题需要系统化思考。一是把握江苏区域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格局中的方位;二是彰显江苏区域现代化在全国现代化中的比较优势;三是拓展江苏区域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四是涵养江苏区域现代化的社会文明基础;五是采取前瞻性措施规避现代化陷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10月30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就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出明确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作出前瞻性的研究部署,努力探索符合客观规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江苏特点的区域现代化之路”。当前,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深入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不断展现新面貌、新气象,如何按照省委的要求,探索区域现代化之路,做好前瞻性研究,有五个战略性问题需要系统化思考。

  一、把握江苏区域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格局中的方位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梦想。现代化具有其内在规律性。一是现代化的区域率先规律。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告诉我们:区域率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现代化总是首先在一定的区域取得进展和突破, 继而影响或带动周边地区的现代化。二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创新。现代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塑造增长主引擎,世界上先发内生的现代化国家如英国、美国等,都是工业技术创新带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创新驱动在江苏最早确立为发展战略,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是现代化内容的系统性与统一性。现代化不仅要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追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现代化 “两个十五年” 做出战略部署,特别强调了到2050年我国的五大文明将全面提升。江苏探索区域现代化之路,既要尊重现代化发展客观规律,更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江苏为全国改革发展探路”的嘱咐,牢记“四个自信”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给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展示智慧、提供方案。

  二、彰显江苏区域现代化在全国现代化中的比较优势

  区域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现象。全国现代化决定和指导区域现代化的方向和进程; 区域现代化反过来又促进全国的现代化进程。 江苏的区域现代化同样离不开国家与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持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江苏探索区域现代化之路,有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要在全国现代化大局中把握江苏区域现代化的比较优势,探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区域现代化之路。一是强化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在国家平台上集聚国家资源,不断增强江苏发展的高度、厚度与韧性,为区域现代化争取更多国家力量支撑。 二是强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先优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显著提升全面小康的质量水平,夯实区域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三是强化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实体经济发达、现代产业体系健全、工匠精神深厚等综合优势,培育一批世界级、现代化的创新集群、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厚植区域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四是强化敢为人先、抢抓机遇、自加压力的创业精神。江苏的创业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持续推进五大文明建设。五是发挥吴韵汉风、崇文重教的深厚文化底蕴,继续在改革开放上领时代风气之先,不断增强江苏在文化气质、精神素养等方面的“软实力”,形成区域现代化的人文支撑。

  三、拓展江苏区域现代化的发展内涵

  通常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促使江苏与全国一样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后来居上,但知识大爆炸时代却又使江苏要迎接更多新的挑战。江苏作为现代化的先行探路者,必然要在应对严峻挑战、化解重大风险中拓展现代化的内涵,全方位增强现代化动力。一是积极应对新型工业化新挑战,深刻分析江苏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内在原因,正视江苏在信息化浪潮中的相对劣势,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以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增强区域现代化的产业动力。二是积极应对市场化新挑战,准确把握由消费迭代升级催生的市场新特征、新趋势,深化“放管服”等关键领域改革,理顺政府、市场、社会关系,重构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区域现代化的市场动力。三是积极应对城市化新挑战,顺应城市化转向建设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生态城市以及空间向城市群集聚等新趋势,依托城镇体系完整、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等优势,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为主抓手重构全省生产力布局,增强区域现代化的空间动力。四是积极应对国际化新挑战,辩证把握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深度博弈等复杂态势,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在新高度、新格局中重塑江苏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增强区域现代化的国际化动力。五是积极应对信息化新挑战,认清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全面颠覆既有产业并决定未来产业的大趋势,进一步做好信息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加快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健全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产业的推进机制,塑造区域现代化的信息化动力。

  四、涵养江苏区域现代化的社会文明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是社会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可持续的现代化。江苏探索区域现代化之路,尤其要突出“强富美高”新江苏中的“社会文明程度高”要求,着重推进人的现代化,谋划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提升人民素养、建设现代文明。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当中“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广泛宣传新江苏精神的典型示范, 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生力军和接班人。二是加强道德高地建设。实施社会诚信建设行动,深化诚信主题教育实践,健全激励诚信、 惩戒失信的合作机制。 突出抓好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放大“好人效应”,强化道德养成的社会引导。以“爱、敬、诚、善”为主题,着力塑造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文化精神。三是实施人民素养提升工程。全面系统地提升人民的道德素养、科学素养、法治素养、文明素养,使助人为乐、诚信友善、遵纪守法、自律有为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让现代化见著于人民群众的一言一行,拥有最为深厚、最可依靠的社会基础。

  五、采取前瞻性措施规避现代化陷阱

  区域现代化具有极强的高壁垒性。 后发经济体实现现代化要跨越“低水平均衡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之墙”等重重阻碍,实现难度很大,即使跨入现代化门槛,也会遭遇新的陷阱。从国际经验看,典型的现代化陷阱包括:因缺乏持续创新力而使经济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因两极分化严重使社会高度紧张乃至出现“撕裂”;因腐朽文化泛滥导致文明衰落、社会退化;因腐败横行使得社会出现“逆淘汰”,丧失前进动力,等等。江苏为全国现代化先行探路,其价值主要不在时间、数量意义上的领先,而在突破重大障碍、化解重大挑战、锻造核心引擎等现代化关键领域的率先突破。江苏要针对现代化陷阱的重点领域,采取前瞻性举措,着力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着力在培育创新生态、锻造创新引擎上取得突破,规避因创新动力不足引发的现代化动力陷阱。二是着力在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上取得突破,规避因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而引发的现代化结构陷阱。三是着力在发展社会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上取得突破,规避因精神颓废、信仰缺失引发的文明退化风险。四是着力在构建先进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社会环境上取得突破,规避因腐败现象而引发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当前来说,规避现代化陷阱最为根本的是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十九大“两个十五年”现代化部署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不断取得 “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新成就,从而使江苏区域现代化之路不畏风险,行稳致远。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 夏锦文)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