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构建江苏特色的融资体系全力服务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
2018-01-29 17:08:00  来源:智库专报

  摘要:我省重点高端智库、区域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陈柳、王树华指出,江苏要在借鉴浙江等地区融资体系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江苏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特性,构建江苏特色融资体系。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建议:集中力量在江苏形成若干针对制造业的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区; 与阿里巴巴等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合作构建中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 致力于弱化信贷对实体经济的顺周期效应;将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投向更加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民营制造业企业; 将融资风险补偿的范围由银行贷款拓展到风险投资;整合互联网金融资源投向政府规范的实体经济资产端。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江苏全省金融工作会议要求, 要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金融工作的首要位置。 江苏要在借鉴浙江等地区融资体系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江苏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特性, 构建全力服务于江苏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江苏特色融资体系。

  一、浙江融资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与经验借鉴

  浙江是东部沿海地区实体经济发达地区, 也是金融制度改革和融资体系创新领先地区。近年来,这些地区的特色做法和经验值得江苏参考借鉴。

  1.温州金改。温州融资体系的特色主要是破解民间融资难题。 “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是温州投融资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2012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先后推出《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 ,努力形成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尤其是支持小微企业的“温州样本” 。代表性的举措主要包括:首创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提升民间融资“契约”撮合比重;首创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温州指数) ,引导民间融资利率市场化;首批设立民营银行试点(温州民商银行) ,成为民资进入银行业和民资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标杆; 首创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突出 “民资管家”服务特色;首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以农户资产授托承诺代替抵押和担保。 从实际效果看, 通过改革试点,温州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明显提升。截至 2017 年 6 月 23 日,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为 15.36%,比 2013 年下降了 3.8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温州银行贷款平均利率 5 年来首次降至 6%内,2016 年 12 月全市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73%,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台州小微金改。台州小微金改的特色主要是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为了破解小微金融服务信用担保等难题,根据台州小微金改总体方案要求,制定《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 《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 ,通过搭建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搭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等措施,支持小微企业提质升级。代表性的举措主要包括:首创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和企业融资成本; 以 34 万家小微企业为有效样本,每季度向社会发布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揭示小微企业发展运行趋势;支持台州三家商业银行探索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从实际效果看,截至 2016 年 10 月末,台州小微贷款占当地全部贷款的近 42.82%,比浙江全省高出 10.4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质量处于浙江乃至全国前列。

  3.丽水农村金改。丽水金改的特色主要是普惠金融。丽水市农村人口占城市总人口 8 成以上,是浙江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尤为重要。 2006 年丽水开始探索林权抵押贷款, 并于 2012年借助成为全国首个经央行批准“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的契机,制定《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在普及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建立完善了以林权、土地流转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为主体的“三权”抵押贷款框架,全面加速金融普惠。代表性的举措主要包括:建立完善以林权、土地流转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为主体的“三权”抵押贷款框架;把发展三权抵押贷款的经验拓展到茶园抵押贷款、石雕抵押贷款、香菇仓单质押贷款等其他涉农产品;借助互联网,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实际效果看,截至 2016 年 10 月末,丽水市“林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 169.7 亿元,余额 52.9 亿元,接近全国的十分之一,平均单笔贷款金额 10 万元,不良率仅为 0.13%。经过近 10 年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丽水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6 年丽水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6459 元,同比增长 9.7%,增幅连续 8 年居浙江全省各市首位。

  4.义乌国际贸易金改。义乌依托国际贸易进行金融试点改革的特色主要是推进贸易金融创新。2011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在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2013 年 9 月义乌正式发布《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方案》 。义乌金融改革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配套方案, 代表性的举措主要包括:率先开展个人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推动个人贸易的便利化;借助“义新欧”中欧班列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解决跨境电商结汇问题,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从实际效果看,2012-2016 年,义乌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为 520 亿、856 亿元、1153 亿元、1511 亿元、1770 亿元,年均增幅超过 20%。跨境电子商务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16 年义乌市外贸电子商务交易额 650 亿元,销售区域已覆盖全球 21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构建江苏特色融资体系

  江苏与其他省份相比,既有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共性问题,也有我省在转型升级关键期需要服务好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企业的特性任务。 江苏可以借鉴浙江等先进地区经验包括以下几点:

  1.金融体系创新的方向应当依据实体经济的优势特色。浙江实体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是民营经济,温州、台州、义乌的金融改革,宁波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杭州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等系列融资环境的构建, 其立足点无不是基于浙江民营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2.在实施中由点到面,从区域试点的基础上形成全省特色。区域层面的融资体系建设也是由试点到推广的逐步深入的过程,浙江的金融体制改革在温州、 台州、 义乌等六个特色地区试点后,形成了浙江金改的全地图;其他地区看,广东的《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广州、深圳作为金融中心城市,布局佛山、东莞、珠海、中山、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等金融创新试点平台,之后向全省推广经验做法。

  3.在总体框架下细化举措,坚持中长期推进,注重实效。浙江、广东等地的融资体系建设的举措都是在出台《总体方案》 ,然后出台《实施细则》 ,做到总体方向明确,同时从各自特点出发,持续深入推进。浙江的温州、丽水、义乌的金融改革始终围绕主攻方向和特色坚持推进 5~6 年, 形成了若干具有相当含金量的做法。

  江苏的融资体系建设也要从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出发。 江苏实体经济最大的特色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多年处于全国第一位;同时,我省也面临产业总体层次处于中低端、创新后劲不足、缺乏标志性企业等问题。因此,我省构建特色化融资体系的主攻方向应当立足于制造业发达、 同时面临转型升级重大挑战的实际情况,促进制造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共生共荣、共荣共进,让金融业为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源头活水, 让制造业为江苏金融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

  1.直接融资在制造业融资中的比重应当提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方面。截至 2016 年 11 月份,我省制造业直接融资余额达到 5568.09 亿元,同比增长 36.47%。其中股权融资余额 3878.71 亿元,同比增长 38%以上;债权融资余额 1689.38 亿元,同比增长 31.9%。但是相对与全年 1.6 万多亿的社会融资规模来说,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与发达国家直接融资约 70%-80%的比重相比,差距更是较大。江苏的实体经济需要融资体系均衡发展,直接融资仍然是短板。

  2.制造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应当提升。目前江苏制造业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重尚不足 20%, 可以考虑将我省的这一比重的目标提高到 30%左右。 引导省内金融机构创新信贷管理方式,根据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风险状况,积极创新发展获贷快捷、还贷灵活、服务高效、定价公允、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

  3.融资资源流向的实体经济的结构应当优化。在制造业行业结构上,金融资源对可能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的流入应当进行控制,引导优质金融资源流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要重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有重大影响和示范引导作用的行业倾斜, 向化解过剩产能倾斜,向小微企业倾斜,向“三农”倾斜,向消费升级倾斜,为我省培育经济新动能作贡献。

  4.制度设计应当激发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指导金融机构往往不能形成好的效果,应当致力于形成具有内生激励的生态系统。构建江苏特色融资体系, 需要在制度安排上让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获得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金融企业“有利可图”方能“心甘情愿”的支持我省广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

  三、构建江苏特色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总体思路上,在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胆探索,创新金融支持制造业的政策, 形成江苏特色的融资体系。 重点可以考虑以下特色举措:

  1.集中力量在江苏形成若干针对制造业的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区。江苏要搞自己专门的金融改革试点区,可以考虑、积极争取形成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金改试验区。浙江的温州、丽水、台州、义乌等已经形成了民间金融、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国际贸易多个国家层面的金融改革试点区域, 广东形成了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上海金融改革则以自贸区为特色。江苏还没有专门的金融改革试点区域, 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散落在多个区域改革试点中,比如: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打造科技金融合作区, 在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中打造中新金融创新合作平台, 在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中打造台资金融高地等。当前,有必要围绕服务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核心任务出发,以现有零散的金融改革试点为基础,力争在我省形成一个国家层面的金融试验区。

  2.与阿里巴巴等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合作构建中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构建广泛的征信体系是降低金融企业成本、促进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重要方面, 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与国内主流互联网企业合作,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地方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与共享,以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载体, 以小微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等小微经营主体为对象,归集、整合各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深化平台信息服务、信用评价等服务应用,建立共享、辅导、评价、增信、培育、服务机制,推广信用村(社区) 、信用乡镇(街道)等区域信用创建,深化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在我省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着力打造信用高地。

  3.致力于弱化信贷对实体经济的顺周期效应。银行对实体经济贷款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效应,往往“晴天借伞、雨天收伞” ,由于实体项目与贷款之间的期限错配, 导致部分企业甚至不愿贷款、不敢贷款。要引导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经营文化,建立逆周期信贷结构调整机制,让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总体保持稳定,不以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而出现过大波动, 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契合度的上升。对此,一是要加强我省产业政策与信贷结构的联系,加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对信贷的指导意义, 通过前瞻性信贷布局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并产生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二是积极支持发展逆周期金融产品。经济下行阶段,抵押担保等顺周期的贷款机制获得融资的难度加大, 积极发展商业保理等逆周期的信贷产品,通过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受让、收付结算等服务烫平信贷周期。

  4.将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投向更加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民营制造业企业。 着力改变当前我省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偏重政府背景基建项目的状况,按照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着力引入社会资本、突出市场化运作、真正实施基金管理人制度,将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股权投资、企业上市等领域上。对于我省新设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应当明确必须围绕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未来产业发展, 服务好“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将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主题限定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大健康、智能制造、互联网+、生态旅游等方向, 同时各个地区的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应当与本地的产业特色相结合,避免千篇一律、同质竞争。

  5.将融资风险补偿的范围由银行贷款拓展到风险投资。为支持银行向中小微企业贷款, 不少地区利用政府资金为银行承担的风险进行适度的补偿, 当前可以探索将贷款风险补偿的经验拓展到股权投资等风险领域。风险投资是发展前瞻性产业、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金融工具。 当前我省正在进行政府专项资金的改革,正在将相当部分的专项资金改为政府投资基金,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发挥好市场作用。 与其政府的母基金选择企业直接投资,不如在发挥政府基金功能的同时保留部分专项资金项目,改进管理办法,让市场化的社会基金进行投资,而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对风险资金进行补偿。

  6.整合互联网金融资源投向政府规范的实体经济资产端。互联网金融是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防范好风险。其中核心是两个方面,一是要规范运作,二是要对接好风险可控的资产端。在前一轮以 P2P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过程中,我省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范性有较大提高, 当前可以考虑政府部门在实体经济领域整合一批质量较高的资产端。通过多部门协调,将规范运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小贷公司、中小制造企业列入名录,根据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原则设计多层次的金融产品,既可以包括风险收益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私募债, 小贷公司集合债,也可以包括风险收益相对较低的 PPP 项目,采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投资方式有序进入。

  (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现代经济探讨》主编 陈柳;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树华)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