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智库纵论
2017-03-15 10:32:00  来源:智库眼

  ◆《三大要素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组织文化建设、人才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这三大要素不可或缺。组织文化是智库的灵魂,成功的智库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库文化,这是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磨合、探索形成的。高水平的智库人才是决定一个智库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智库除了要吸引人才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才,要把培养人才作为一个智库发展的重要内容。智库的人才首先要有专业知识,有各方面系统化的专业训练,有更加全面的知识、更宽的视角。做好智库建设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即建设一套适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体制机制。目前,在高端智库试点工作中,虽然已经在智库的人事、薪酬、科研管理、经费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体制机制的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是体制机制创新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隆国强)

  ◆《合格智库的三项修炼》:

  一是修炼好主动作为的“硬功”。智库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服务意识,积极主动走出去强化与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在参与课题项目、实行对口研究、引导思想舆论过程中,切实提供优质高效的智力服务。二是修炼好紧扣重点的“实功”。智库不仅要写论文、出书,更要强化问题与应用导向,切实把党委政府的难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把地方发展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当前,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贯彻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献务实之策,多出管用之计。三是修炼好深入调研的“长功”。智库要进一步加大调研的密度,多搞蹲点调研、个案解剖和前期预研,加强信息统计数据库、案例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建设,精准掌握经济发展和社情民意的大数据,为提出周到、中肯、专业的意见提供基础条件。

  (湖南省社科院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湘智)

  ◆《智库驱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探索》: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多元智库模式,以此来驱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出四大类智库模式。第一,服务国家型智库。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应成为国家在外交、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大领域的风向标、指南针,研究成果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顶层设计。第二,驱动社会型智库。这类智库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及时舆情跟踪,把脉社会心态来问诊社会问题、预警社会风险、建言政府决策。同时,面向公众、面向社会,以启迪公众,驱动社会治理为优先。第三,经济导向型智库。此类智库更具专业性,但战略构想、人才储备和实际运营方面仍不可忽略全方位、多学科的大背景、大格局。第四,区域战略型智库。这类智库最需要克服的是地方狭隘主义、人才的短缺和智库定位的地方格局,要更大的格局和更宽广的视野。

  (紫金传媒智库秘书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闵学勤)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