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观点摘萃
2016-07-21 16:54:00  来源:《智库眼》2016第3期

  ◆《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亟待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藏粮于地”战略,坚守耕地红线是基础,加快高

  标准农田建设是根本。我国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践中,存在着多部门分散投资且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性、缺乏合理的可持续性管护机制等问题,这使得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进程受阻、效果受限,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具有 “政府统筹引领,农民建设管理”的特征,充分发挥了政府、农民和自治组织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我国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为此建议: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中央和地方齐力推进;与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自治的作用;建设资金以政府为主导,辅以农民投资;建立政府农民双重管护的机制, 促进持续发展。 (省

  首批重点高端智库、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 周应恒、胡凌啸)

  ◆《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与对策》:江苏“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对

  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应重点思考三个方面问题:即,有国际影响力到底如何体现?江苏构建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是基于科技创新的产业中心, 还是基于产业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心”地位如何实现?为此提出六个方面的对策:一是打造具有各类高技术产业特色的产业科技创新城市,最终以城市群方式,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是选择有先发优势的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优先布局产业科技创新城市。三是充分利用本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提高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中本土创新资源的贡献度。四是吸引国内外跨国公司入驻科技创新中心。五是通过财税、金融政策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六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长江产经研究院 刘志彪、江静)

  ◆《加快法治经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加快建设法治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法治保障,是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

  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破解转型社会经济领域中突出问题的必然抉择。 当前, 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应抓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尽快出台民法典,为加快推进当代中国法治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法治根基;进一步加大产权保护法治化的工作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产权制度;加快构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法律机制,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体系;努力夯实“政府革命”的法治基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充分发挥司法在建设法治经济进程中的功能作用,构建有机的法治经济秩序。(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公丕祥)

  ◆《江苏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绩效分析及建议》:从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以江苏省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研究对象,从全要

  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江苏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绩效。指出江苏经济增长逐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成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劲动力,区域创新布局优化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从创新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人才成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全球科技竞争压力加剧等挑战,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集中力量加快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江苏省经济发展作用的建议。(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袁健红)

  ◆《对中国的现状检验》:“中国经济悲观论”只关注到中国工业增长放缓,却并未认识到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并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事实。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的看法与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航空铁路客运量、家庭娱乐消费支出的强劲增长表现并不相符。许多因素表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住宿、卫生、教育、租赁和商业服务、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目前有五大有利因素支持服务业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这些因素包括:一是薪资上涨支撑个人消费增长;二是中国已成为世界银行认可的 “中上等收入国家”,发展到这一阶段意味着居民服务消费比例将节节上升;三是过去10年中国社会保障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家庭储蓄率将逐步下降;四是汇率改革吸引投资从工业转向服务业;五是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推动家庭收入增长。(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尼古拉斯 • 拉迪)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