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贵在求新
2016-03-30 10:44:00  来源:《智库眼》2016年第2期
  2016 年1 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时指出,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一是认识要“新”。要认识新型智库的“时”与“势”。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诉求。无论从全球历史看、从我国当下发展看,还是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智库的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撑。要认识新型智库的 “特”与“新”。“特”表明在性质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言献策的“中国智库”,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自觉以国家利益至上,在重大问题、关键范畴上,旗帜鲜明,不失语、不乱语。 “新”则意味着,在思想观念、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制度规范上,必须打破以往的路径依赖和模式定式,积极确立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的智库发展理念。要认识新型智库的“高”和“远”。要高看一眼,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自觉贯穿到从宏观思考到微观决策的全过程、从理论研判到具体对策的全过程。要远看一步,以更前瞻的视野、更前沿的思考、更前卫的选题,既要着眼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努力做到先见、先知、先谋。要深看一层,善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望远镜、显微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青萍之末,敏察到发展的风起、风向和风潮,从改革发展的实践洪流中,提炼好总结好发展的新理念、新经验和新规律。
  二是定位要“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始终紧扣“三个角色”:要当好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外脑”。党委和政府是智库研究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也是智库获得政策研究所必需的信息和数据的主要渠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果的价值要体现在决策影响力和资政水平上,其公信力在于得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同。智库应努力让研究成果从“文章”变成“文件”、以“谋划”影响“规划”、使“对策”融入“决策”。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为天职,积极为破解发展难题开出“良方”,为社会有序治理提供“钥匙”,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要当好理论创新的“先导”。要下功夫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一当代中
  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用中国理论、中国价值凝炼好研究方向,发挥智库理论引擎作用。要发时代先声,发理论强音,承担起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的责任,引领人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好。要当好引领社会舆论的“航标”。必须自觉以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为己任,既要积极配合“官方舆论场”,又要适时调控“民间舆论场”,敢于发声、及时发声、有效发声,回应热点关切,在众声喧哗中传递出建设性、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要把握好“时度效”,强化时效意识,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讲求引导艺术,主动设置议题、适当转换议题、掌握引导主动权;注意引导策略,有理有据有节,对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都了然于胸。
  三是品牌要“新”。品牌影响力,是智库生存之道、发展之基与价值所在,是考量新型智库建设质量的标尺。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紧扣“专、精、尖”三个关键字。首先,研究领域要“专”。新型智库建设绝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关键是要找准自身特色,突出专业优长,以学科+ 智库的思维,培育和推出一批相关领域“单打冠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构建一流智库集群。其次。研究成果要“精”。要确立精品战略,以质量为本,紧密结合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点问题,找准“题眼”,精准攻关,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另外,研究人才要“尖”。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开放性、坚持灵活性,
  坚持包容性,努力把智库建成吸引一流人才的“梧桐树”、培育拔尖人才的“孵化器”,打造成聚才、揽才、用才的高地。
  四是机制要“新”。要构建梯次发展机制,积极打造一批重点高端智库,启动一批重点培育智库,做实做强一批决策咨询基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形成高端智库、培育智库、应用型研究基地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实现地域布局、层级布局、行业布局联动互补的发展态势。要畅通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咨询制度、重大政策评估制度、智库成果购买制度,加强智政互动,建立起需求与供给直接联系机制,促进供需有效对接。要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智库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真正激发起智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要健全协同攻关机制。要摒弃“单打独斗”的思维方式,多组织跨体制、跨部门、跨学科研究,以“1+N”的聚合模式,努力使智库由“孤岛”变为“群岛”,让智库的效应得到最大程度彰显,让智库的合力得到最大程度迸发。(原文见:2016 年1 月28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