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尊重历史事实是解决争端的基本条件
2016-07-06 14:26: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德坤

  6月29日,“见证祖宗海 南海更路簿”图片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据了解,海南渔民祖祖辈辈在南海耕海牧渔,他们在出海捕捞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更路,又用更路指导航行,逐渐形成《更路簿》,并世代相传。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在建中的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CFP

  ■编者按:

  南海仲裁案实体问题裁决即将公布。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对此案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无论仲裁庭作出什么裁决,都是非法无效的,中国不承认,不接受。

  互谅互让才能带来稳定,坚守道义才能持久安全。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坚定维护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坚持通过同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议。

  为研判南海仲裁案的实质、影响与应对之策,本版特邀国际关系、国际法领域智库专家深入解析,以期帮助广大读者加深认识与思考。

  尊重历史,用史实说话,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准则。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一个重要问题是没有尊重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

  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有历史明证

  南海诸岛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开发和经营的群岛。中国史籍记载了中国历代先民在南海和南海诸岛进行的开发生产活动。史料证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20世纪前,尚未有其他国家对南海诸岛提出主权要求。

  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打破了南海的平静。19世纪末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当局觊觎西沙群岛。1909年清朝政府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视东沙、西沙群岛,并在永兴岛上升旗鸣炮、立碑明示主权。

  1933年法属印支当局侵占中国南沙群岛中的九个岛礁,中国政府与法国政府进行了严正交涉。1934年,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南海诸岛岛礁名称,1935年公布南海诸岛132个岛礁的中英文名称,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明确标绘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属中国版图。

  1939年,日本侵占了中国西沙和南沙群岛。1943年11月,在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收复所有失地的要求,得到了美英赞同。《开罗宣言》宣布:“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为中国收复南海诸岛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和国际社会的庄严保证。

  1945年日本投降。同年10月中国政府收复台湾。1946年4月4日,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致电行政院院长宋子文,提议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海诸岛。7月30日,中国政府决定将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个群岛归入广东省政府管辖。1946年12月,中国政府收复了西沙、南沙群岛,并宣示主权。

  1947年8月8日,中国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绘制了标有十一段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及附近海域范围,附有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永兴岛,太平岛地图,以及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重新命名南海诸岛172个岛礁(含群体岛礁)名称,1948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布。

  1946年7月13日,中国政府决定在海南岛和南海诸岛设置特别行政区。1949年1月21日,海南特别行政区成立。6月6日,中国政府正式公布《海南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组织条例》,其中规定:海南特区包括海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他附属岛屿。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建设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计划,在永兴岛、太平岛上驻军,全面管理断续线内的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当时的国际社会和南海邻国都默认了这一事实。

  1951年,美国主导下的“旧金山对日和约”违背《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在条款中只提日本宣布放弃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而不提其归属中国。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南威岛(指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拥有不可侵犯的主权,不论美英对日和约草案有无规定及如何规定,均不受影响。”

  综上可见,无论时代如何演变,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事实从未改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