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大关口
2018-06-19 10:21:00  来源: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  作者:张磊

  摘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创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的先决条件,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也是助推金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江苏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企业债务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风险等方面。为此,要强化金融监管,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实现稳杠杆和结构性去杠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抑制房地产泡沫、协调“产城人地”关系;深化金融改革,探索推进金融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8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再次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方针和政策,跨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大关口,是实现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好的重大课题。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创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的先决条件。规范均衡的金融生态体系可以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金融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使金融与经济环境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赖于对金融风险的及时防范和化解。通过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树立诚信观念和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创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的先决条件。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未来几年是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金融的“助”和“推”才能实现发展的“稳”和“进”。金融资本的高额回报对产业资本的挤出效应引致的经济“脱实向虚”,在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集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通过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和丰富金融供给,努力让金融活水始终浇灌实体经济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助推金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金融机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通过供给侧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和动能转换防范和化解由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创新动能不足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引导资金流向,有效配置信贷资源,是助推金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二、江苏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近年来由互联网网贷平台引发的风险集中爆发。截止2017年底,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平台352家,排查发现问题平台240家,占平台总数的68%。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当销售理财产品,致资金链断裂、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部分P2P网贷平台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进行“庞氏融资”。互联网的无地域界限及传播成本低的特点,使这类风险肆意蔓延,受害群体几乎涵盖社会各个阶层。此外,一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如ICO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幌子进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募集资金,存在欺诈、信息不透明、洗钱等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

  (二)影子银行风险。一方面,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扩容过快,已经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银行表外业务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风险。在经济繁荣时,期限错配的风险被掩盖;一旦经济下行,期限错配就会放大银行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增长迅速。截止今年3月底,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全国最多,有632家;小额贷款实收资本802.03亿元,贷款余额916.86亿元,均位列全国第二。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治理制度不完善、股东关联交易多、贷款集中度高,甚至热衷杠杆率高业务等问题。其中一些民营融资为了逐利选择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甚至做放高利贷、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业务,导致纠纷频发,危害社会稳定。

  (三)企业债务风险。江苏省工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全部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低于全部工业企业,这表明国有工业企业存在“债务高、利润低,偿债能力弱”的风险。企业杠杆率过高问题主要集中在“投资拉动型”的周期性行业和稳定性行业。国有企业尤其是周期性行业和稳定性行业企业作为加杠杆的主体,在没有消费增量的情况下,扩张的产能转为过剩,工业品价格下跌,企业财务状况逐步恶化。随着债务的不断扩大,企业赢利水平已经不足以覆盖其债务利息支出,债务风险进入发散阶段。

  (四)政府债务风险。截止2017年底,江苏省负有偿还债责任的债务余额预算执行数为12026.28亿元,同比增长10.18%,全省政府债务率为63.1%,居全国之首。虽然江苏省地方财力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尚可,但长期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债务存在潜在风险。更为严重的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近三年地方政府借由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形成了不少隐性债务,其体量已经超过甚至数倍于显性债务。同时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也是从收入端引致政府负债率高企的突出问题。2017年,江苏省政府性基金收入7005.80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330.95亿元,同比增长16.58%。但除了房地产市场火爆的南京、苏州、无锡,其余大部分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出现下滑,综合财力下降。在当前房地产严格调控政策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难以高速增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可持续。

  (五)房地产泡沫风险。热点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过高,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差距拉大,呈泡沫化趋势。房价的过快上涨带来了居民资金杠杆率的快速攀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南京居民资金杠杆率从2014年的69.0%上升到2017年的138.1%。在一二线城市楼市政策高压下,三四线城市受到越来越多投资客的关注,加上棚改货币化安置加速推进,持续释放可观的增量购房需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自然会带来泡沫和风险。同时,江苏房企负债规模总量和资产负债率长期畸高,2017年到达了历史高点。过度增加房地产杠杆,会催生房地产投机行为和房地产价格泡沫,增加房地产市场、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高房价和高库存还会成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成本高企的主要因素,掏空产业升级和高科技发展的根基。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金融监管,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首先,要明确监管主体,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局的职能作用,整合发改、工信、财政、国资、工商、商务等部门分散的金融服务和管理职能,在中央“一委一行两会”的领导下会同“一行两会”驻苏机构建立双层监管模式。其次,要界定各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监管措施以及法律责任;建立金融监管局为主体、其他监管部门协同配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重大风险的集中分析和协同管理。实行全口径金融监管,将公共部门、类金融机构、民间借贷等一并纳入监管,避免出现监管漏洞。再次,要推进建设大数据金融监管科技平台,引入多维度金融数据,对各种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和监测预警。推动企业征信系统开发,通过数据“大打通、大整合、大应用”,实现企业信用画像、贷款实时监控和超前预警等功能。

  (二)推动实现稳杠杆和结构性去杠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国有企业、周期性行业和稳定性行业企业积极稳妥去杠杆。按照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处置“僵尸企业”,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同时支持暂时困难、有市场盈利预期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破产重整、以债换股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引导金融机构对成功债务重组企业复产复能给予正常信贷支持。此外还要加大对新经济的支持,重点加大对养老、教育、健康等新消费领域,以及创业创新、科技、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发挥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作用,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以推进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同时加快推进住房、汽车贷款等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应收账款等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探索支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类金融资产证券化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证券化,有效盘活金融机构和企业存量资产。此外,在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下降时,使企业能通过权益融资、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金,逐步将债务融资转化为权益融资,达到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效果。开展“股权+债权”“投资+贷款+保险”的投贷结合业务。积极发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支持各类科贷基金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和范围。

  (四)抑制房地产泡沫,协调“产城人地”关系。首先,要严格约束投机性住房需求,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严格落实对居民家庭购买首套普通商品住房的信贷支持政策,严格控制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抑制投机性购房。其次,要实施差别化的房地产开发融资政策。加强银行贷款风险防范,继续实行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管制管理,严防虚假按揭贷款。支持合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合理融资。加快构建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再次,要加强区域政策协调和一体化调控体系建设,统筹城市产业、城镇、人口和公共资源配置,统筹规划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依据区域功能确定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分布、配置土地和公共服务资源。协调产业和城市规划,以产业吸引人、以就业留住人。

  (五)深化金融改革,探索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抢抓金融对外开放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在扩大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外开放,开放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方面积极申请试点。加快南京“区域金融商务中心”的建设,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法人总部和区域总部落户。积极培育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大力吸引各类金融后台机构集聚,打造国际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和国内重要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同时,不断完善江苏服务贸易投融资服务体系,搭建服务贸易金融支持平台,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作者:张磊,江苏警官学院教授,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