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90后,职场新军创造“青春之歌”
2017-11-17 09:1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 岩

  李 昂

  王 磊

  王 蕊

 

  许一凡

  苏亮亮

  这个秋天,95后开始工作了。和70后、80后有所不同,90后这批职场新军,凭着青春热血,开始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路。

  不久前,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通过对出生于1990-2000年的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85%的人在异地工作,70%的人专业不对口,很多人通过加倍努力将晋升速度大大提升。在父母眼中还没长大的“孩子”,其实已经在职场上初露锋芒,表现出他们的敬业精神、跨界能力、独立性和应变力。

  扎根“新一线”,谋职新产业

  “现在已进入刷脸时代。”电话里,24岁的苏亮亮向记者兴奋地描绘着一个个场景:上班考勤,不用打卡;银行取钱,不用证件;网吧管理,不用值守……这一切,靠“刷脸”就行。因为看好这张“脸”,苏亮亮投身到“人脸识别”这一新兴产业的大潮中。

  2014年3月,苏亮亮作为创始人之一,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入伙”宇泛智能科技公司,那时他还只是浙江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我的专业偏向于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多关联。”既有专业背景,又赶上国家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苏亮亮的公司起步顺利。

  “只要对人进行身份验证,都能用到人脸识别技术,产业前景不得了。”今年年初,他们30多人的团队研发出第一代产品,比如用于考勤,0.01秒完成精确人脸识别,并自动生成考勤表。目前,他们的产品已卖出上千台,客户里甚至有高校通过“刷脸”进行开学登记。预计公司今年就能实现收支平衡。

  如今,苏亮亮还与中移铁通江苏分公司合作,发展代理商开展业务。这个河南小伙把根深扎于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利用人才、技术的优势做大做强,把产品应用于办公室、商超、酒店、社区、教育等诸多场景中,真正做到“相见即相知”。

  在职场新生代里,苏亮亮的选择很有代表性。领英的调查显示,一批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城市凭借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更为优越的待遇环境,为年轻人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发展机会,今年首次超越一线城市成为毕业生异地打拼的首选。招聘网站“BOSS直聘”出炉的2016年《应届生就业竞争力报告》显示,36%希望留在“北上广深”工作,比3年前下降15%。

  李昂,20岁,商丘人。今年春节后,他入职南京东源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能源物联网研发。他说,现在都很重视企业能耗管理,他们做的就是从设备到“云”端提供能耗优化解决方案。

  “在南京既能接触更多前沿技术,生活成本也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李昂向记者解释。去年,他从洛阳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在当地找了一个技术岗位,后来感觉在“小地方”做技术很难突破,于是跑到南京来闯。未来,李昂打算长期留下来,他说,新产业聚集的地方,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因为选择了远行,故乡注定成为远方,虽然一直漂泊,但年轻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成长。毕业于常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连云港小伙杨涛,今年进入宁波华翔电子有限公司。最近,他被公司派到上海的研发部,进行汽车电子方面的研究。“这个新产业在上海的规模有数千亿,周边城市的市场也不小。”杨涛已经计划好,将来不在上海“为房所困”,在这里学习几年后,就去苏南或长三角城市。他相信,有了一定阅历后,在这一行月薪拿到两三万,不成问题。

  多个省份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此前,大学生就业去向最多的是制造业,近年来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等第三产业,吸纳大学生人数占比大幅上升。在校园招聘中,软件开发、通信工程、教育培训类企业与岗位数量明显增多。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各地的产业结构进行着深度调整,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是大势所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附力。”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教授吴亦明说。而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陈苍凯看来,互联网时代下,80后只能算数字化的“移民”,90后才是“土著”,他们从小接触各种新生事物,在新产业领域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工作拼命干,职级“撑杆跳”

  工作4年,任职3地,连升两级!27岁的丰县小伙崔飞飞在金地集团不断完成着职场的“撑杆跳”,而支撑他跨越的跳杆,是不同于一般人的努力。

  2013年夏天,从南京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崔飞飞加入金地,在杭州区域公司成为一名基层运营专员。一年半后,他来到宁波,升为宁波城市公司运营专业经理,职位相当于总经理秘书。各种工作千头万绪,崔飞飞有一个应对的好办法:听会。“我是白天开会,晚上干活。”忙起来,几个会连在一起,能从早上一直开到傍晚。这些会里有不少是他主动去旁听的,完全属于自加压力。“听一听,能更好理解领导的意图和思维,哪怕有些内容当时用不到,记录下来或许将来能派上用场。”听会占用了崔飞飞不少时间,他把耽搁的工作留到晚上加班干,八九点钟回家是常态,有时甚至忙到凌晨。

  靠着这股子钻研劲儿,崔飞飞的业绩进步很快,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头头是道,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刚来宁波时,公司项目的综合完成率不到70%,一年后他调任上海,这一数字超过90%,而此时的崔飞飞已是综合管理部副经理,正式晋升管理岗。说起这次提拔速度,一向低调的崔飞飞承认,“确实比较快”。

  同样是晋升,24岁的常州姑娘王蕊和崔飞飞有一比。她本科在南京大学读新闻专业,研究生在香港城市大学读新媒体。一直和传媒打交道的她,去年毕业后直奔上海,成为德勤公司的咨询顾问,主要为企业和政府产业发展提供方案。这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她的两大优势:文字功底扎实,能讲。经过一年磨练,王蕊从初级岗位晋升到普通级,开头便出彩。因为表现出色,企业更为王蕊担保,为她落户上海提供帮助。

  当然,快速进步的背后一定是更多的付出。王蕊笑言,她的手机和新闻人一样随时保持畅通,即使到了晚上,领导一个电话打过来也要修改文案。这一年来,出差是家常便饭,几个月里,火车票便能集成一副“扑克牌”。曾有一次“连轴转”,头天晚上忙到9点多,第二天一早从上海赶到济南,下午去天津,当晚开会到凌晨,然后一早又外出工作,最后返回上海。虽然忙成“陀螺”,王蕊还是很开心,因为本来“就是闲不住的人”。

  凭工作实绩,得到快速晋升,已成职场新常态。领英调查发现,在激烈的竞争下,职场新人表现得更加积极进取,毕业后平均1.4年实现晋升,远远快于80后和70后的2.3年。

  陈苍凯认为,这样的变化理所当然。因为90后的成长环境更优越,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拓,通过努力更容易脱颖而出。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岗位的设置更细,创造出更大的晋升空间,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获得肯定。

  就业“跨专业”,用好实习期

  25岁的许一凡本来有机会成为一名新闻人,不过现在,他选择进入金融圈,成为新闻笔下的人。

  本、硕阶段新闻专业的熏陶,让许一凡对记者职业充满崇敬,也喜欢媒体人那种“不一样的生活”。去年,利用在南京大学读研的暑假,他去人民日报社实习了三个月。在那里,他发表了不少稿件,实习老师鼓励他参加报社的应聘考试,结果因为毫厘之差没被录用。

  “现在想想,还有些遗憾。”许一凡坦言。后来,他也曾有机会回到家乡,参加新华社地方分社的面试。但一番犹豫后,他选择了放弃,“决定跨专业试一试,”许一凡说。

  有了新闻专业的功底,到其他行业从事文字工作,这样的“跨专业”,对许一凡来说并不太难。投了十多份简历后,他最终选择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银联,成为一名文秘。

  “我7月初签了劳动合同,经过半年考察期,顺利的话,年底可以转正。”现在,许一凡工作已经初步上手,主要处理部门间的事务对接和文案的策划、修改,并没有因为专业不对口而感到麻烦。

  其实许一凡毕业前已经在公司实习了三个月,那段时间里他恶补金融知识,熟悉业务流程,这对他后来成功“转型”帮助很大。他给记者谈起一件实习趣事。本科毕业的那年暑假,因为母亲是一家银行的贵宾客户,当时银行推出为客户子女提供实习岗位的活动,抱着“不荒废假期”这一想法,他借此机会进入银行实习,对金融系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现在回头来看,这次实习积累,为他后来“跨专业”就业打下了基础。

  “大学专业教育主要是提升能力和素质的训练,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专业的融合和跨界越来越普遍,将会成为趋势。”吴亦明认为,年轻人学习能力强,通过实习和培训,完全有条件适应新变化。

  领英的调查,印证了这样的说法。调查显示,七成人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新生代更早开始实习,有近六成的人在大三前就有实习经历。同时实习也更为认真,有三成人因表现优异而在毕业后转正留任。

  今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的王磊,成为南京一家科研机构的初级工程师,从事软件开发。在王磊看来,虽然就业与专业的跨度“有点大”,但跳过了专业,并不会错过精彩。

  为了应对新变化,王磊早有准备。去年初,王磊通过和学长的交流以及分析就业方向,发现软件开发岗位在近些年成为多个行业招聘的主流。“勇敢跨一步,说不定就能闯出就业的新天地。”王磊花了500多块钱,买了近30本软件开发相关书籍自学,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一边学习,一边求职,王磊面试了十多家单位,最终留在南京。到岗后,王磊更加注重实战训练,整天守着电脑操作,每天只睡6个小时,以至于原本700度的近视感觉更深了。虽然辛苦,但王磊觉得这样的状态挺好,“不去尝试不去拼,就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有人说,“玩命工作,就是年轻时最好的生活。”毫无疑问,90后正努力过着这样的生活,活出了新一代的样子。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对青年文化很有研究,在他看来,用专业衡量职业的年代已经远去,年轻人勇于突破和尝试,综合能力较强,更能主动适应变化,顺应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他建议,家庭和社会给孩子们更多宽容,鼓励他们创新和冒险。现在的不确定性,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职场新生代展现出积极乐观、拼搏向上的一面,会闯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本报记者 王 岩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