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寻求南京特大城市 治理的有效突破
2017-07-19 08:5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陈 朋

  国务院在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把南京定位为特大城市。结合南京和其它特大城市治理的已有经验可以发现,在建设特大城市过程中,南京将面临一些不容回避的治理风险和挑战,要重点寻求五个层面的有效突破。

  以革新理念为基点,解决特大城市治理的战略定位问题。特大城市治理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特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因此,对特大城市治理的考量要上升到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其同特大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带动城市精明增长。要看到特大城市治理不仅仅是治理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而且是涉及到对传统城市管理体系及其惯性思维的革新。把特大城市治理同产业布局、城市规划、旧城改造、新城建设、教育资源分布、民生工程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一并统筹考虑,特别是要科学谋划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项目与居民工作生活之间的时空距离问题,减少治理成本。要坚持“边建设边治理”的思路,杜绝“先盲目地摊大饼式建设,后不遗余力地善后治理”的落后思维,特别是要建立规划、建设、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的原则,推进城市治理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城市治理“多龙治水”的问题。

  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重点,解决特大城市治理的“面子问题”。城市治理不能搞“面子工程”,但同样需要解决面子问题,向人们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这个“面子问题”就是显露在外的各类矛盾和纠纷。特大城市的社会矛盾纠纷具有形态多样、成因复杂、激烈程度高、容易扩散等特征。解决了这些矛盾纠纷,也就抚平了特大城市治理的“面子”。要革除政府一统独大的治理格局,合理设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活动边界和权责关系,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中的灵活性、专业性优势,破解政府无限责任与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构建社会矛盾缓冲机制,推动南京早已实行多年的“大调解”机制实体化运作,有效发挥信访、仲裁、法律服务等“大调解”机制的积极作用,降低政府主导的维稳成本。规范报、刊、台、网等新闻媒体针砭时弊的方式方法,引导新闻舆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消解不断增长和扩散的社会戾气。做实社区协商,凡是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事务,都要引导居民展开充分对话,形成共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坚持法治维稳,探索涉诉信访化解新机制,推行诉访分离,革除基层领导干部“乱表态、乱许诺、乱指示”“花钱买平安”等严重阻碍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行为。

  以优化人口管理服务为焦点,解决特大城市治理的社会基础问题。人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只有妥善解决了对人的服务问题,才能为城市治理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要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充分了解居民的实际服务需求,打通人口管理服务中的“供给—需求”链。既要强化政府在广覆盖、均等化方面的主导作用,也要兼顾到特大城市人口在户籍和阶层结构上的差异,分层次、有侧重地给中低收入群体、来宁创业者、普通流动人口提供不同的服务。特别是要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整合各方资源、统一口径、实实在在地给在宁工作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住房保障,增强其在宁工作信心。消除“经济上吸纳”和“社会上排斥”的双重态度,倡导“落地为民”的理念,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失业救助与生活无着人员的社会救助,避免流动人口因生活困境而犯罪。根据城市人口变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变化,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促进城市的精明增长、精明治理,防止“摊大饼”式的扩张。

  以应对突发性风险为关键点,解决特大城市治理的盲点问题。突发性风险不是常态,容易为人忽略。但是,一旦发生则会对特大城市产生致命打击。因此,突发性风险治理是一个永恒的重点。要充分发挥紧急态势下政府全权主导的积极作用,形成及时、有效的突发性风险提取与反馈机制,准确判断风险来源与扩散路径,特别是要解决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问题,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协作。根据特大城市风险分布的特征,构建以政府管控为主导,多部门、多元力量参与的应急联动体系,形成政府公共应急、社会公益应急、市场化配合应急的强大合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为事故发生后的安抚、救助工作提供标准化监测和引导,同时深入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防止风险的再次发生。把城市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编织“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安全网,形成系统性、周密性的城市运行保障系统。

  以利用“互联网+”为亮点,解决特大城市治理的信息共享和传播问题。在信息化社会,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来推动特大城市治理,是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城市治理的支撑作用,总结提升浦口区“大联勤”治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打破传统的城市管理部门和行政区划空间的界线,整合部门信息,避免因数据孤岛、信息冗余而人为地增加搜集成本和机会成本。坚决破除所谓“互联网不能管”“互联网管不了”的畏难情绪,依法加强网络管理,决不给“网络大谣”留下兴风作浪的空间。建设一支“为我所用、一呼百应”的强大网络队伍和“网络工作统一战线”,组织有立场、有思想、有影响的专家、“网红”、草根网民上网发声,亮明观点,传递正能量。健全网评工作体系,打造网信办直接指挥的“A战队”“深度评论组”等队伍,开拓“苏网评论”“新华网眼”等网上评论阵地,让南京的网络天空风清气朗。问题反映在网上,本源实则在网下。坚持网上网下协同管理,对长期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给城市治理造成重大隐患的网民,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组织发布所在地和户籍所在地的网信监管部门,对其展开“一对一”“点对面”的谈话引导,屡教不改者可以依法依规加以处理。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