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周世康:做时代的传播者、守护者和瞭望者
2018-10-29 16:28:00  来源:紫金传媒智库

   紫金传媒智库改革开放40周年本期访谈嘉宾是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新闻人周世康。高考恢复后,30岁的他考上南师大新闻班,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岗位是新华日报社做记者,后又到江苏省委办公厅、省广电厅、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人大常委会、江苏省记协等多个岗位履职。在访谈中,他对新闻工作一往情深,对记者职业由衷挚爱,他敬重并相信新闻舆论追寻真相、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他敬仰记者传播者、守护者、瞭望者的职责。

  做时代的传播者、守护者和瞭望者

  紫金传媒智库改革开放40周年本期访谈嘉宾是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周世康,对其进行访谈的是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施爱春。周世康是从江苏南通市海门走出来的著名新闻人,曾在多个岗位履职,新华日报社、江苏省委办公厅、省广电厅、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人大常委会、江苏省记协,做过记者,当过部门领导。从2007年开始,他曾连续9年担任全国新闻界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和全国新闻界人才最高奖长江韬奋奖的评委。

  在访谈中,周世康表示,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以新闻人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都有兴趣于新闻研究。他对新闻工作一往情深,对记者职业由衷挚爱,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新闻与记者的认识,他敬重并相信新闻舆论追寻真相、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他敬仰记者传播者、守护者、瞭望者的职责。

   30岁上大学,真诚感谢那一次高考机会

  施爱春(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以下简称“问”):您是1977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30岁结缘于高考,改写了自己命运。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而恢复高考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先声,您的高考经历是怎样的?

  周世康(以下简称“答”):我1966年高中毕业,准备考大学,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高考被取消。当年底,我回家挣工分,但户口、学籍仍留在学校,毕业证书也没拿到。1968年初秋,学校发了毕业证书。我回校收拾了行李坐船回家,这一次回家,是彻底告别了学校,身份由学生变成了回乡知青、变成了农民。到家那一刻,父亲默默地帮我从自行车上搬下破旧的小木箱,那失望的眼神,我,终身难忘。

  我出生于海门县四甲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们兄弟姐妹5人。从上小学到高三毕业,家里生活都十分困难。1960年,我考上了海门中学初中,第一次从海中回家,为了省钱,步行。近40里路走了5个多小时,到家时,脚上磨起了多个水泡。1963年,考上了南通中学,是19岁的二哥用一辆很旧的自行车,载着我和草席、蚊帐衣被等,沿着坑坑洼洼的老通吕路,一路西去90多里开外的通中。途中,二哥实在踏不动了,我们就在路边歇一会,再走。一早从四甲老家出发,中午12点多才进通中的门。那时,每年只有寒假和暑假才回家,旅途往返,坐通吕河上的小货轮。从上船到通中后门附近的码头,4个小时左右,六毛五分钱。从四甲坐汽车去南通虽然快,但车票要一块多,坐船省。还记得邮递员送来通中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正在棉田里拾棉花。当时家庭经济实在太困难了,几番踌躇,曾想放弃。后来下定决心去读,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我读完了高中。初中到高中毕业,铭心刻骨的是饥饿和贫穷。

  问:据说从得知恢复高考消息到参加高考只有一个多月准备时间,当时的录比29:1,您是如何准备?

  答:1977年暮秋,恢复高考的消息来了。当时我被借用在地区机关不到一年,依然农村户口。一天傍晚我回到家。晚饭桌上,我把事情说一遍,请父亲拿个主意,考还是不考?这年,我30岁,父母都是66岁。父亲沉吟了一会,说,你现在已成家了,有了孩子,自己定吧……饭后,星斗满天,万籁俱寂,疲惫的乡村沉沉入睡。茅屋内一灯如豆,我和依然在做着“男全劳力”、劳累了一天的父亲相对而坐。父亲忆起了我当年读书的点点滴滴,最后说了句:你们兄弟姐妹5人,两个哥哥读得最多的只有小学五年级,两个姐姐没上过学,你上的学是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的,不容易啊。十年前父亲的那个神态和此刻他的话语,在我内心迅速汇聚成一个决定:不管多难,考!

  我后来知道我的祖先是盐民,烧盐居世上最苦职业之首,而盐民社会地位又极低,连官府分配的“学额”都没有。1978年春天,一个不算年轻的生命终于结缘于一个新的知识空间,改写了自己家祖辈的读书记录。我真诚感谢那一次高考机会!

  传播者守护者瞭望者,我对新闻一往情深

  问:您通过高考进了南师新闻班,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岗位是新华日报社做记者,此前还做过新华日报的通讯员,这段经历对后来从事新闻业有帮助吗?

  答:1975年4月8日,来自全省各地的24名通讯员,走进了南京市中山路55号新华日报社的大门,参加通讯员培训班。培训的老师耳提面命,对我讲,新闻是关于事实的报道,必须抓住核心事实;理论文章是提出见解或阐述观点,必须抓住核心观点;无论写哪种体裁,都须惜字如金,就是说必须言之有物,空洞的文章没人看;报道成稿后,首先要检查是不是把最该报道、最重要的事实写了。3个月的培训班生活,我终身难忘。在那个知识荒芜的年代,我们这批年轻人平生第一次知道,新闻是有学问的,第一次懂得了知识的价值,尝到了知识的甘甜。这是一次新闻专业能力的启蒙。

  问:在新华日报干了14年,您的不少新闻作品影响很大,您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怎么理解?

  周:我讲四篇报道。

  读大学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评论、一篇通讯,都是大三时。评论《餐桌上的文明》,刊登在《南京日报》所办的周末版上,1982年被评为全国好新闻。全国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奖的前身。通讯《献身》,追述的是江苏省发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傅建生的事迹。当时我在新华日报社实习,接受这个任务后,前后历时半个多月,采访了她的同事,她的丈夫,她的女儿,为她治疗的医生,查阅了她的信件。采访中我被深深感动。傅建生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为了科研,奋不顾身,血压上压过了200,仍在实验室研究,最后血管破裂不幸逝世。《献身》这篇通讯在《新华日报》头版见报后,反响强烈,后续报道登了两个版,省科委专门发文号召全行业向她学习。从这一经历中,我感受到了传播者的价值。新闻记者是传播者,他能把奉献于民族、国家、人民的人,传播给整个民族、国家和每个公众,使人们知道他们,使整个社会受感动,使大家学习这样的人。传播者的这种功能与价值,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

  1985年,我写了一篇通讯《“富光棍”之谜》。俗话说“栽了梧桐树,便有凤凰来”。在那个时代的传统观念中,只有穷光棍,没有富光棍。但在金坛县颇有点名气的种田大户丁金关,四个儿子,除了老大外,三个还在打光棍。为了解开这个谜,我们两次去金坛,发现尽管丁金关很富,但是他干得很苦,很苦的富不是年轻人所追求的,反映了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迫切性。报道刊登后,丁金关的三个儿子都找到了媳妇,更为重要的是,引起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讨论。这篇报道让我看到了守护者的价值,新闻记者是社会正常秩序的守护者,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守护者。这一职责,虽很艰巨,但同样也很神圣。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传开后,在全国激荡起强烈的思想解放东风。当时南通与苏锡常仅一江之隔,但经济落后何止几年?对比之后是震惊,震惊之后是沉思,江南江北,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大江,到底隔断了什么?南通人本来以为,大江隔断了交通,也就隔断了上海经济、科技优势对南通的辐射,但经过认真的学习和深刻的反思,意识到与苏南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思想解放是发展的先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禁锢,才能使生产力奔涌而出。我们采写了通讯《大江隔断了什么》,以唯物主义者的精神和勇气从主观上解剖当时南通“掉队”的原因。没想到,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报道发表当日的早上即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引起了南通及全省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这篇通讯让我看到了瞭望者的价值。新闻记者是时代航船的瞭望者,他应该也能够敏锐发现航船前方的潮流、趋势、变化,并把它报告给社会,真正发挥出舆论先导的作用。

  问:您曾在多个岗位履职,新华日报社、江苏省委办公厅、省广电厅、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人大常委会等,但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以新闻人的眼光观察世界、观察社会,时刻关注新闻事业的发展,您为何对新闻这一行业这么执着?

  答:我任职过多个单位,但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在新华日报社,当了14年记者,对记者的感情和认识最深。记者能把传播者、守护者、瞭望者三者功能集于一身,其建设作用和社会价值足能聊以自慰。同时,记者处于缤纷复杂社会生活的最前沿,能接触三教九流,感受瞬息万变,吸纳新信息,请教有知识的人。记者,生活于一个营养丰富的环境,工作过程本身,就极能增长见识,助己成长,丰富人生。所以,我对新闻事业,对新闻本身,由衷喜欢,一往情深。新闻,一直照亮我的前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访万千人

  问:您十分注重学习,能站在前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写了大量报道,部分作品至今被奉为业界佳作,您一直坚持学习的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答:在南京师范学院读书时我尝到了旁听的甜头,1981年,我还在费孝通班上当旁听生,身为77级大学生的我,在离毕业只剩半年多时间得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办的文革后全国第一个社会学班在南开大学开课,这个新开的、全国唯一的社会学班,对我很有吸引力,我想办法去了这个班旁听。

  课程安排较多,社会学涉及的主要专业课都要接触,教师是从国内外请来的,授课基本是讲座性质。似懂非懂、半生不熟地“恶补”,居然学到了不少新东西,如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动力、社会运动、社会心理、社会风险、社会调查……这些在今天也许一个中学生都觉得是司空见惯的名词,对于国门刚刚开启,进了大学依然孤陋寡闻的我来说,真是新鲜极了。也许一个新名词就是一个观察分析社会的新角度,角度丰富了,见解自然就不会太偏狭。更可贵的是,综合吸收了这些知识,也许还会影响思维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程序和层面都会有所变化。我尤其喜欢社会心理学,觉得几乎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后来自己较为成功的一些新闻报道,如“富光棍之谜”、“大江隔断了什么”等,都有用社会学知识分析新闻现象的角度。

  这一段学习之旅,为我4年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句号,为我今后的人生标下了启示性的冒号:学无止境,学海无涯。

  问:您对新闻记者学习与采访表达的关系怎么理解?

  答:喜欢学习,说我注重学习也行,每天都读书看报,一天不看点东西,就觉得缺了点什么。有一本书,叫《人类简史》,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已被一版再版。书中说道,人类历史到现在250万年。远古人类发展缓慢,旧石器时期,祖先发明用石斧打猎、砍树,这一步很了不起。但据现在对出土文物的考证,这柄石斧历经100万年而没有任何改进。那时生活节奏慢,人类的知识生产慢,创新也慢。但到今天,我们的手机、平板电脑,没多长时间就出新、更换。我们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正在向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一切是那么的迅速,又是那么的不确定,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你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可能认清当下的社会。更何况,记者是报道前沿的人,记者是把新闻报道给社会的人,你本身如果没有新知识,怎么能够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又怎么能把最新的新闻,最好的新闻,报道给社会?

  我觉得学习的概念由三部分组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访万千人。读万卷书,书本书本书为本;行万里路,见识见识见在前;访万千人,学问学问学必问。这三个部分组成了一个科学的学习结构。记者学习是什么,学习必须读书,必须走路,必须跟人交流,这样才能形成比较好的学习结构,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

  新媒体生态下,传统媒体变与不变

  问:您对新闻颇有研究,如今已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都市报断崖式下跌,报纸消亡论广为流传,记者也被列为即将消逝的职业。您对这一问题怎么看?

  答:我承担过一个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作品研究》,申请这个课题的大背景,就是你提出的问题。目前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人不看报、不看电视,从移动终端就能浏览所有信息。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还有没有前途?传统媒体怎么办?传统媒体的记者怎么当?

  现在传统主流媒体都在探索媒体融合,用互联网思维,组建新型主流媒体。或许有一天作为纸质的报纸可能不存在了,但是主流媒体的机构可能还会存在。更何况在目前看得到的时间内,作为纸质的媒体还会办下去。现在有种说法,内容为王,渠道为金。对于新闻来说,传播渠道当然很重要,但首先是内容为王。在目前移动互联网时代,部分人不看报纸了,如何把他们拉到报纸上来?另一方面,报纸上的内容通过移动端传播,能获得更多的受众,但做到这一点的先决条件是内容,即传播的内容是否被读者所认可。

  问: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一些传统媒体出现了记者流失现象,在这形势下,在岗的记者应该如何坚守与创新?

  答:如何做到内容为王,如何实现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下的突围?我觉得传统媒体应该把握“六变五不变”。“五不变”,一是坚持主流价值不能变。二是追求思想的高度不能变。人民日报社前社长杨振武讲,思想是媒体的最高境界,尤其对我们纸媒,思想就是你的内涵,就是你的新闻价值。三是人文情怀不能变。《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全国性的主流媒体,对人文情怀的报道越来越多。四是追求报道深度不能变。这里所说的深度是指结构化信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讲,国外媒体非常重视结构化信息;《新闻战线》的总编辑万仕同也说,结构化就是深度。什么是结构化信息?简单的说就是围绕新闻事件,展开一系列报道,把一个新闻转变成一个专题。比如说一个地方失火了,造成了很大损失,报道就要研究,消防车是什么时候到的?消防车到得早一点,损失是不是就小一点?消防车为什么不能早一分钟到?火警信息的传达、消防队本身的反映、消防车来的通道,所有这些就是结构化信息。五是媒体的特点不能变。纸质媒体的特点首先就是追求文字的优美,因为我们靠文字来传递信息。文字的精当、文字的吸引人是纸质媒体的特点。“六变”一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变。现代社会热点不断,但我们传统媒体往往在热点面前不发声,失语,成为导致网民们不再关注传统媒体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热点事件,主流媒体不能缺位,要承担起澄清遥传、还原真相、引领舆论的责任。二是正面宣传的方式要变。传统媒体,尤其是党委机关报承担着解读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措施、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问题是正面宣传吸引力不强。要改变正面宣传方式,使之更有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三是报道的视野要变。媒体的视野关乎社会的视野,社会的视野,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社会发展的前途。如果整个社会的视野都很琐碎,这个社会有前途吗?如果说一张报纸上都是“一地鸡毛”的东西,你说这张报纸还有多少存在价值?传统媒体的视野就是要远大,这样才能给受众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四是表达的形式要变。新媒体报道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不仅有图片、文字,还有视频、音频、动漫等,多种形式结构成一个主体,共同为一个报道服务。我们纸质媒体,一方面要充分运用自有手段,版面、图片、图表、字号、花边、线条等,与优美精当的文稿组合起来,缤纷多彩,琳琅满目,吸引读者。另一方面要将自办网站与纸媒融合,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表达,形成新的有机的整体。五是记者本身要改变。要培养和提升记者新闻专业的能力,要走到一线去。好多东西不到一线,是采访不到的。传统主流媒体的记者还是要走出办公室,走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去。另外,当前不少记者对新知识的学习还不够,面对每天出现的新的东西,如何能挖掘其本质,报道出变化中的新闻,这是个经常面临但日益严峻的考验。六是新闻生产机制要变。传统媒体如何能生产出更多的新闻,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如何更好地互动、更好地融合,这些都需要在机制上动手术。一家媒体,只要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就有生存空间,就有发展机会。

  问:在今年5月12日召开的第二届苏南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您提出现代化建设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核心关键是人才,有了人才,就会有优质内容最佳传播,取得强有力的引导。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移动互联时代,网民阅读的特点是分众化,移动化,碎片化。未来媒体可能的发展趋势是平台化,可视化,社交化,智能化。面对网民的新特点和媒体的新趋势,要取得最大传播和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必须要强化原创内容建设,要深化创新创意,还要善于讲故事。当前传媒领域内主要有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和平台媒体等四种形态。专业媒体优势在于拥有采编资质、把关能力,机构媒体掌握公共数据资源,自媒体有较强的议题设置能力,平台媒体优点在于技术创新、用户规模和运营能力,四者在内容领域具有密切关系。如何有效互补,实现平台媒体的数据资源、算法资源、技术资源与专业媒体、机构媒体内容的有效对接,对于做强主流舆论弘扬主流价值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人才。

  周世康,1947年生,现任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曾在新华日报社、江苏省委办公厅、省广电厅、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人大常委会、江苏省记协等多个岗位履职。从2007年开始,他曾连续9年担任全国新闻界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和全国新闻界人才最高奖长江韬奋奖的评委。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