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关于建立四位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问题
2018-01-10 15:18:00  来源:江苏智库网  作者:刘志彪

  十九大报告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有四句话。第一句话,“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第二句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第三句话,“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第四句话,“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这四句话中,我觉得第一句最重要,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要以产业体系为基础,现代化经济体系如果没有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基础的话,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所以这句话应该是最重要的。今天,我试图对第一句话做个解读。

  如果我们把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函数的话,那么实体经济作为一个函数,它是有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和其它因素来决定的。写成一个函数就非常清晰,这个表述就是说实体经济的发展究竟取决于什么,其他因素又受什么样的因素影响。当然这个函数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对这种非线性的关系进行细致分析的话,可以发现其中有六种关系,我现在以江苏的情况为例,对这六个关系做个简单的解读。

  第一,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这个问题的矛盾,目前在江苏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刚才洪银兴书记讲了,我们的科技研究水平与世界的差距,要大大小于我们的实体产业水平与世界的差距。产生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想有可能是我们的科研目的不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而是陷入了一种自我循环,说白了就是自己跟自己玩,论文写完了、成果弄出来了,专利申请了,就放进仓库了。这就跟现在的金融一样,资金不进到实体经济领域,科技成果也不进到实体经济领域,自己跟自己玩。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值得我们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有很多,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让科研产业化。科研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产业化的,它其实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把它叫做烧钱,第二个阶段把它叫做挣钱,烧钱阶段就是把钱变成知识,这是科学家的事情;挣钱阶段,就是把知识变成钱,这是企业家的事情。这两者不能混淆,混淆了就没有办法制定清晰的政策。在烧钱阶段,我们不应该强调科研的产业化,但是在挣钱阶段,这种科技如果没有及时地产业化,经济循环就闭塞了,就会出现这两个之间的不均衡。

  第二,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的关系

  对江苏来说,这个矛盾主要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江苏的实体经济非常发达,但是现代金融不够发达。好像全球都这样,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金融就不是很发达,而且这个地方的人观念偏向于保守,这是一个矛盾。就整个国家来说,这个矛盾表现为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资金在自己的体系内部运转,不进到实体经济里面去,同时实体经济本身创造不了社会所需要满意的投资回报,这就吸收不到足够的投资资金。可能需要在两个方面共同动作,才能解决这个不均衡的矛盾。现实中中国制造业衰退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一方面虚拟经济太热过火,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太弱、挣不到足够的利润。有很多的上市公司,你去看他的报表,它的净资产收益往往只有1%-3%,能挣到6%-8%的已经很不错了,能够挣到20%以上的企业少之又少,几千个上市公司看下来,就那么很少的企业可以达到净资产收益百分之二十以上。也就是说,它们忙了一年,还挣不到一年定期的银行存款利率的报酬。你说这种企业谁去投资,它吸收不到社会投资资金和资源,就是必然的。中国实体经济情况比较复杂,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实际上针对的都是实体经济。中国经济中的最大泡沫,不是在虚拟经济领域,而是在实体经济领域。实体经济领域不仅产能严重过剩,而且负债一百多万亿。中国经济一年产生六万亿左右的GDP增量,但是实体经济的负债,如果你按照最低的5%左右的利率来算的话,100多万亿的负债,一年的利息就相当于整个国家的GDP增加量!你说实体经济它怎么振兴呢,所以实体经济领域要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虚拟经济里面呢,不适用行政手段去打压,因为大家都知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资产荒的阶段,中国缺乏理财工具、理财手段,居民理财都把钱放到房地产里,所以房地产泡沫一定很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既包括物质文化的方面,也包括理财需求,追求财富的增值是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基本需求。如果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没有理财需求的话,他怎么富裕呢,他怎么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呢?所以说理财需求是一个很大的需求。你不能满足他,他就要想办法,这个办法就就是把房地产当成理财工具。这就是我们国家现在房地产泡沫不断积累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内虚拟经济领域当中,因资产荒导致资产价值不断拉高,同时对制造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说房地产可以借20%的年利率,你哪个制造业企业可以忍受这样一个水平的高利率啊,所以它必然竞争不过虚拟经济,必然慢慢地衰退。

  第三,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根据我的观察,这个问题的最主要矛盾,在于实体经济要发展要振兴,但是它不能获得足够的优秀的人才,年轻人不爱去实体经济就业,人才不愿意留在实体经济领域中,工匠精神更没有、更缺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所培养的学生,你认真看一看,特别是985高校,有几个毕业生愿意去到实体经济领域去当工匠的?基本上没有。反正我在商学院看到的,基本上都跑到虚拟经济领域当中去了。我们在座的学生家长,哪个让他的上了985大学的孩子将来到实体经济领域去当工匠了?都是去了证券、基金、银行、政府啊,对不对?人力资源跟实体经济领域之间的错配,实体经济缺少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国家实体经济怎么兴旺发达呢。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上,我就讲:在座的有哪个把自己的子女放到实体经济领域去就业了呢,这样能振兴实体经济吗?上次在人民大学演讲,我讲了一句话,后来记者把它放到显著的位置上面,我说如果能让工匠过上有社会尊严的、体面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就会自然爱当工匠,国家实体经济就一定会振兴,否则的话,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第四,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的关系

  这里面的矛盾主要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没有区分科技的发展阶段以及金融的性质,导致资源错配。一般来说呢,在科技创新的早期阶段,比较适合于用直接金融的方式如风险基金来进行支持;而在创新的大规模产出阶段,则比较适合于用间接金融的方式来支持,就是银行融资来支持。这两个关系必须匹配。现在我们江苏,很多地方搞科技创新,都不区分科技发展的阶段,不区分什么金融可以适用什么阶段的创新,统统叫银行信贷去支持,名曰科技金融,这怎么行?商业银行的资金有很大的安全性要求,我们绝对不能把它放到风险很大的科技创新领域当中去,而只能贷放在批量生产之后。风险大的科技创新,一定要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资本市场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现在证监会的领导讲中国要建设资本市场的强国,我觉得这个方向非常正确。为什么呢?因为科技是决定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因素,但是科技特别依赖于直接金融的发展,没有直接金融的支持,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科技会非常发达。欧洲与美国的科技差距,撒切尔夫人就认为是欧洲缺少美国那样的资本市场。

  第五,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这个关系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我们科技创新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我们人力资本供给不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我国输出了一大批留学生,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成为我国经济成长壮大、科技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未来怎么进一步吸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我考虑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内需平台,形成强大的虹吸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当今世界上吸收资源最多的是美国,FDI也是美国吸收得最多,全球人才包括欧洲的都往美国跑。什么原因?美国的内需大,平台高,发展机会多,越是发达国家机会越多,越是发展中国家,越是落后国家,机会越少。人才会往机会多的地方跑,所以中国的内需起来之后,一定是全世界的最优秀的先进生产要素都会往中国流动。而人才往什么地方跑,除了机会外,还有生活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未来怎么以中国内需吸收科技创新的主要资源,发展中国的实体经济?这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战略。

  第六,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江苏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强烈要求遭遇了金融人才短缺。这是经济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矛盾:江苏经济以重资本的制造业为主,但是金融却不发达;金融业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金融人才尤其是顶尖的金融人才;金融人力资本到哪去了?跑到国外、京沪深去了;为什么不回来?这里政策环境弱、发展机会少。现在大学里招生分数最高的是金融系,最聪明的学生都在金融系,毕业了都跑出去了。你要建设一个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体系,得把最优秀的金融人才想办法引进来、留下来、留得住。这跟现在大学竞争优秀教授是一个道理,一个大学,一流的大学教授吸引多了,自然是一流大学。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