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研讨会观点摘编
2017-07-14 10:18:00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为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扩大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全省战略决策领域的舆论宣传力度,5月27日,群众杂志社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研讨会在徐州召开。群众杂志社总编辑朱维宁、副总编辑李克海、李程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纪检组袁丁组长,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邱成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研讨会围绕“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主题进行了新视角、多层面的深入探讨,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对策和建议。现将部分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的研讨发言要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昂起淮海经济区发展的龙头

  赵立群

  淮海经济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既是“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地,又是我国南北两大发达地区(即长三角与京津冀)、东西两大生产力主轴(即沿海与沿东陇海线)的结合部,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枢纽地位。但长期以来,这一区域却处在“经济低谷”和“政策低谷”的“双重低谷”窘境中。实现“淮海崛起梦”,必须充分发挥徐州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徐州的发展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强在去年省党代会期间参加徐州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徐州要发挥好“三个作用”,尤其是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近期省委、省政府研究提出全省支持苏北发展功能布局,专门将徐州作为一个重要板块进行单独思考和谋划,将徐州建设上升到苏北发展更高的层次,正研究出台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政策意见。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名副其实、令人信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结合徐州城市特点和发展优势,集中力量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同时不断增强徐州的功能、品质、能级,以此辐射带动淮海经济区加快发展、实现洼地崛起。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辖2市3县5区,总面积11765平方公里,总人口1041万人。总体来看,徐州具有四个方面突出特点:第一,汉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最古老的城市,徐州享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两汉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徐州目前已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在内的立体化便捷化交通体系,特别是在全国铁路主干网中,徐州是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双十字交叉”枢纽,并将成为“米字型”高铁枢纽,乘高铁到北京、上海、西安、杭州、武汉仅需3个小时,到南京、合肥、济南、郑州仅需1个多小时,区位交通优势非常突出。第三,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市区面积3063平方公里、人口近340万,城市规模较大,各类功能完善,商务成本较低,居住环境优良,辐射周边150公里范围内近10个地级市,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腹地。第四,徐州是快速发展的活力城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6亿元,目前已经迈入全面振兴、加快转型的新阶段。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过去的经济增长长期依赖资源开采和消耗。近年来从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三个方面入手,下大力气推动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面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在产业转型方面,初步实现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工商业城市的华丽转身。在城市转型方面,成功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加快转变。在生态转型方面,完成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蝶变。坚持不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实施生态恢复、污染治理与景观重建,使绿色生态成为徐州一张靓丽的名片。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徐州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的交汇叠加,徐州的综合经济实力、城市首位度明显增强,在淮海经济区的领军地位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作者系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突破行政壁垒建设中心城市

  华桂宏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必须突破省际、市际的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着力降低企业在行政审批环节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切实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为群众“增利”。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形成区域内最具市场活力的城市,集聚信息、人才、资金、科技和商贸物流,提升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向心力。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校长)

  突出“五个紧抓”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张可云

  从区域一体化进程来看,淮海经济区内的城市,从内部看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文化旅游资源相似、综合交通便利,从外部看均处于“一带一路”城市节点地带、受到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辐射、又是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这是淮海经济区一体化的优势所在。应当发挥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东部率先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寻求淮海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并谋划新的发展思路;要顺应区域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规律,切实加强企业主导区域合作;要注重区域龙头建设,强化徐州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和区域内外联系,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徐州的发展定位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来看,要发挥好“三个作用”,充分利用好徐州较大规模和较全的产业结构、发达的交通和物流网络、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实施增长型战略,突出“五个紧抓”: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实施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将徐州建设成为国际物流基地和商务中心;紧抓国家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机遇,充分挖掘汉文化内涵,将徐州建设成为家喻户晓的汉文化创新中心;紧抓国家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机会,摆脱路径依赖,将徐州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紧抓江苏省委“三个作用”的明确定位,通过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发展,将徐州建设成为苏北创新中心;紧抓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提升徐州辐射周边的功能,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将徐州建设成为令人信服、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作者系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