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建设新时代中央企业新型智库,支撑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升国家及产业软实力,是央企发挥核心功能的重要体现。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23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中央企业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重点建设5——10家具有重要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央企业新型智库。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一直肩负着支撑政府决策、赋能产业发展、服务汽车社会的智库责任,并将引领汽车行业进步、服务汽车强国建设作为企业使命。
强化战略引领,践行初心使命。中汽中心始终坚守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的初心和“独立、公正、第三方”的行业定位,为国家及各级政府提供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规划支撑。
一是持续提升智库战略定位。中汽中心是1985年国家为管理和发展汽车产业而设立的机构,支撑政府决策一直是中汽中心的职责使命。在长期支撑政府部门行业管理工作基础上,中汽中心“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建设政府最认可的产业智库”作为战略目标之一。为践行为政府部门和行业服务的初心,将中汽中心打造成汽车行业最重要的综合性政策研究机构和汽车智库,2020年3月,中汽中心成立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政研)。坚持“客观、公正、专业、权威”的行业定位,致力于塑造“中国汽车产业第一、国际一流智库”。面对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改革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中汽中心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服务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是优化智库机构机制。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以中汽政研作为智库建设牵头单位,建立政府智库领导协调小组,设立中汽智库专家委员会、中汽智库技术专家委员会,为智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构保障。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发布了智库内参报送奖励制度,持续优化智库积分统计考核机制及政府部门服务对接机制,智库运行迈上新台阶。下一步,中汽中心将根据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研究需要,持续增补权威智库专家阵容,进一步优化内外部协调机制。
强化决策支撑,服务重大政策和战略制定。中汽中心一直发挥产业智库优势,注重智库成果的实际转化应用,支撑产业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助力大型汽车集团业务创新布局,形成智库研究的新能级。
一是提升政府决策支撑能力。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善于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科学应变,着力增强工作的穿透力,让目标清晰可评估、政策明确可操作、配套措施及时跟上,把更多精力用于抓落实、办实事,并在执行中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举措。2024年中汽中心支撑政府部门制定汽车相关政策约30项,涉及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网联准入示范、汽车低碳发展等产业发展方方面面。对政府部门开展政策制定和产业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中汽中心举办多层次的人才能力提升班,已举办“周末大咖说”系列培训课程二十五期,持续提升研究人员的理论高度、战略视野和方法论指导。下一步,中汽中心将积极开展数字化智慧决策相关能力建设,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新方法,加快人工智能本地化部署应用,增强决策支撑的系统性、科学性,助力提升产业现代化治理水平。
二是提升主动咨政水平。智库成果在政策标准中应用是智库研究的生命力。多年来,中汽中心联合行业合作伙伴为行业和社会公众贡献了《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汽车低碳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等公开智库成果,为主管部门打造了《中国汽车产业研究参考》《汽车调研》《汽车热点》等六大内参智库矩阵。其中,“新能源汽车蓝皮书”连续10年(2015——2024年)获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皮书奖”,其中连续4年为一等奖。包含内参在内的众多研究成果被相关政府部门应用,成为新能源汽车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下一步,中汽中心将以服务党和政府部门决策为指引,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汽车产业相关规划政策的建言献策,协助政府部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区域布局、强化创新支持。
三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汽中心作为产业智库,相关研究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应用。通过各权威渠道发布政策解读文章、调研报告、专家访谈等,向社会各界传播政策声音,阐释产业走向。中汽中心鼓励智库研究资深专家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汽车产业和政策观点,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坚定不移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服务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国资委的指引下,联合汽车产业国有企业在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和“AI+”专项行动等工作中,更好落实央企核心功能,助力国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同时也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助力优秀民营企业通过创新“把自主品牌搞上去”。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中汽中心将继续发挥产业智库优势,为行业高层提供更具战略性、前瞻性的智库成果。
强化国际交流互动,传递智库全球声音。汽车产业形成了国际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也成为大国贸易投资领域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中汽中心积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平台,在全球汽车产业合作中建言献策,提出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案。
一是积极搭建国际热点议题研究平台。在相关部门授权下,中汽中心牵头开展中德电动汽车交流平台、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等工作,助力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贸易、技术法规交流、国际投资合作等工作。每年组织召开多层次国际研讨会,组织或参与产业间互访,促进国际产业间的交流。协助相关部委编制《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联合开展央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导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
二是广泛开展智库交流。长期以来,中汽中心与主要汽车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的交流机制。常年举办“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东盟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与国际同类机构共同培养人才,开展联合研究项目。下一步,将积极拓展国际智库朋友圈,进一步强化与国内外知名智库机构的常态化交流,探索联合项目研究,定期举行会议研讨进行思想碰撞等。依托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广泛开展“外国大使走进汽车产业”等国际交往活动,在国际交流中努力讲好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成绩。
下一步,中汽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要求,以新型智库建设有关要求为指引,积极打造汽车产业智库升级版,支撑政府部门高水平决策,携手汽车行业国资央企共同强化核心功能,为早日建成汽车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