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2017-06-26 09:06: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帆

  构建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如何加强提炼和阐释,把中国梦、和平发展道路、核心价值观等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传播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

  提升对外传播能力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集合各方力量,运用战略性眼光和策略,不断提高我国对外传播能力。

  “要使对外文化传播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发挥最大积极效应,就必须对自身文化作出正确的认识和清晰的判断。”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张开认为,提升我国对外传播能力,不仅需要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明确自身文化特征及其优势所在,还要客观评估自身文化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过程中的应有地位和独特作用。她表示,国际传播力的竞争,最主要的是人才竞争,要充分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姜飞认为,推进国际一流媒体建设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在这期间,我们要夯实国际传播基础,提升国际传播效果,尤其要在业务融合、人员本土化方面深入挖潜改造,做到扎根生长,同时还要未雨绸缪,做好国际传播风险评估工作。在未来,一带一路参与国家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将不断深入,我们要密切注视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反作用力,提前规划布局,确保国际传播效果稳步提升。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教授张西平认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亟须培养高素质的非通用语种人才。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跨学科、跨国别、跨领域的文化传播工程,需要大量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水平出众并通晓国际惯例的非通用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小众语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他表示,从全球布局来讲,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孔子学院的建设。孔子学院不仅仅要教授语言,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播,要把握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做好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学理准备。

  注重话语体系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当代中国是在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展开、成熟和发展起来的。张西平认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者要注意加强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实践的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符合现代传播规律,且易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例如“文明互鉴”、“共享经济”、“命运共同体”等。这些概念,在国内发挥了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全国力量的作用,在国际上还引发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和共鸣,产生良好反响。他认为,讲好当代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及其背后的发展理念。

  针对当前国际舆论环境的特点,张开表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对方认可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不能单纯地“就价值观说价值观”,而应注重撷取多样化的表述内容,并辅之以世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自说自话,要根据异域民众的文化特点、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进行中国文化对外表述的话语体系转化,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做到入乡问俗、入乡随俗。

  姜飞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不能局限于中国视角,而是要在国际化视角下,学会讲好世界故事的前提下,将中国故事有效编织进历史和国际故事版图,将中国故事打造成历史的和世界的文化版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志愿者、民间团体、民营企业的力量,为长远而深入的国际传播体系建设谋篇布局。

  引导发挥民间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讲好中国故事,扩大文化交流,不仅需要官方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受访学者认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亟须发挥民间力量。

  在民间文化交流方面,姜飞认为,首先,政府要对民间力量进行适当引导与培训,避免因小失大,妨碍国际传播;其次,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民间机构出面的方式,推动民间智库建设,发挥民间智慧;最后,还要鼓励学术“走出去”。学者交流是一种知识生产,相比舆论媒体的信息交流,更具有稳定性、长远性和价值观内涵。鼓励中国学术、中国学者“走出去”,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学术水平,还可以影响国际同行,产生中心扩散效应。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是政府行为,它还和每个民众息息相关,因此政府要注重提升国民媒介素养。”此外,张开表示,政府应适当鼓励各类型企业在境外开展文化投资,深化海外合作,参与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来。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