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开放时代真本领 扛稳粮食安全千钧担
2025-11-04 11:1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沈 杰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端牢中国饭碗,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作为国有粮食企业从业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不仅肩负着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更要在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

铸牢政治之魂,把稳开放条件下的“方向盘”。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不断提高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抓工作的本领,首要的就是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坚持胸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论述,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从政治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切实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成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可靠力量。

提升专业之能,锻造高水平开放的“金刚钻”。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地缘政治冲突、极端气候事件、经济波动等仍在持续冲击着全球粮食体系的稳定。端牢中国饭碗要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更加多元、立体、可持续的食物供给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善于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等战略部署,充分评估“引进来”“走出去”面临的地缘政治、法律法规、文化差异、汇率波动等风险,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持续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锤炼作风之实,夯牢开放发展的“压舱石”。对外开放的环境复杂多样,各级干部面临的考验也更加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在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对自己提出更严要求,确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要树牢进取意识,继承和发扬粮食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企业改革发展、建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实践中去,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要树牢协作意识,大力弘扬团结协作、合力攻坚的优良作风,善于整合资源,抱团出海,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要树牢廉洁意识,常怀律己之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维护好国有粮食企业的良好形象。

面对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的新要求,我们要积极投身实践,努力想得深、谋得细、做得实,练就与对外开放形势相匹配的宽肩膀、真本领,切实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省委党校第20期中青年二班学员,省粮食集团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