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志。通过重温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推进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我深化了对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全局性认识,增强了在复杂开放环境下充分利用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区域发展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
筑牢政治判断力,把稳“开放之舵”。习近平同志从亲自领导制定实施“3820”战略工程,到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每一步都体现了对福州发展阶段的深刻洞察,更蕴含着从政治高度服务国家扩大开放全局的现实考量。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学深悟透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力量。自觉从政治高度审视推进工作。善于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政治高度思考问题,坚决防止因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因短期行为影响长期发展。把握好对政策界限的清醒认知。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巩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空间,协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新突破。
锻造专业支撑力,提升“开放之效”。高水平开放需要过硬专业能力支撑,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作决策,必须具备全球视野、科学思维和专业能力。培养国际视野精准产业定位。密切跟踪关注RCEP、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演进,深入研究欧美市场能源加速转型与电网升级需求,积极抢抓中亚、西亚等新兴市场基建红利,找准姜堰优势产业融入国际市场分工的突破口。练就专业素养提升服务实效。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吸引企业“走进来”,深入研究QFLP试点办法及基金实际需求,吸引中长期战略资本投资优质科技企业项目,实现“好马配好鞍”。优化高效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去”,清单化解决用工、通关、退税等堵点问题。全力支持重点龙头企业构建“联合体”,推行资源共享、协同出海新模式,提升产业整体配套及核心竞争力。建强平台载体拓宽开放能级。主动对标国际一流和先进地区,推动姜堰开发区、高新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对高端要素吸附力。扎实推进海关监管仓建设,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海外仓、境外合作区等方式“抱团出海”“品牌出海”。
涵养风险抵抗力,护航“开放之舟”。福州坚持“防控在先、处置在早”,实现了“开放度”与“安全度”相统一。这启示我们,只有坚持底线思维、秉持过硬作风,才能保障开放行稳致远。加强国际市场信息监测预警。紧盯重点国家关税调整、汇率波动、认证政策、双反调查等信息变化,做实常见外贸风险预警及应对提示,帮助企业降低投资风险。深化与安邦等专业机构合作,定期发布相关行业出口重点市场指南,指导企业精准开拓市场。探索政策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定期组织企业开展联合培训,帮助企业熟悉自贸协定相关规则,用好原产地积累规则降低关税成本。探索设立“外贸风险补偿基金”,鼓励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和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链本土化、区域化布局,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永葆务实担当实干清廉本色。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善于创新,主动对接上级政策,积极争取试点示范。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对看准的开放项目、确定的改革举措、建立的工作机制,一抓到底、务求实效。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积极主动服务企业的同时,坚决守住底线、把好分寸,提升区域软实力和竞争力。
(作者为省委党校第20期中青年二班学员,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