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对外开放最前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已从县域发展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从“加分项”成为“生存项”。当前,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演进、国际经贸规则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作为江苏沿海开放的重要节点,县域必须把握历史机遇,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在扩大开放中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政治判断力校准开放航向。举旗定向,方能行稳致远;胸怀大局,始可开创新局。政治判断力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根本保证,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准确理解国家战略意图。在理论层面,要深入领会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从治理理论来看,这要求实现从传统行政管理向现代治理体系的转变,将区域发展置于国家开放大局中统筹谋划。这种政治判断力的提升,本质上是对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的精准把握,是确保开放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根本保障。
以专业胜任力锻造开放尖兵。厚植根基,方能枝繁叶茂;练就绝活,始可勇立潮头。专业能力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支撑。在理论层面,专业胜任力要求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包括国际经贸规则、跨境投资管理、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维度。从管理学视角看,这需要构建“学习—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持续的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驾驭开放型经济的能力。专业胜任力的培育,不仅是个体能力的提升,更是整体性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关键所在。
以风险洞察力筑牢开放屏障。居安思危,方能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始可处变不惊。风险防控能力是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从理论层面看,这需要建立系统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现代治理理论强调,安全不是封闭的静态平衡,而是开放条件下的动态稳定。风险洞察力的提升,要求我们既要具备预见性思维,又要建立全链条防控体系,在金融安全、数据跨境、产业安全等重点领域构建起多层次防护网络。这种能力的培育,体现了对复杂系统的驾驭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理论支撑。
以作风感染力优化开放生态。正心明道,方能取信于企;怀德自重,始可凝聚人心。优良作风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从理论层面分析,作风感染力本质上是一种非制度性影响力,它通过示范引领、价值认同等途径发挥作用。现代治理理论认为,良好的政商关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立在“亲”“清”基础上。作风感染力的提升,要求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既要明确行为规范,又要培育服务精神,通过作风转变带动效能提升,为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以系统整合力提升开放能级。聚沙成塔,方能众木成林;同心协力,始可共赢发展。系统整合力是现代治理体系的核心特征。从理论层面看,这要求打破部门壁垒、区域界限,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协同治理理论指出,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能够产生“1+1>2”的系统效应。系统整合力的提升,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形成目标一致、行动协调的治理共同体。这种能力的培育,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能级的理论基石。
实践证明,开放之路,本领为基;发展之要,能力为本。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对开放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探索,以实践成果丰富理论内涵,通过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为省委党校第10期中青年三班学员,射阳县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