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智化媒介深入发展的今天,算法推荐已成为信息分发的核心机制。该技术通过分析用户数据,进行内容的个性化推送,重塑了信息传播的基本逻辑。算法推荐有效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精准度,但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媒介平台为了追求用户黏性和流量变现目标,会利用算法遮蔽主流价值、放大社会对立,从而给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入剖析算法推荐的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治理对策,已经成为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课题。
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生成逻辑
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属性,根植于其技术设计、权力运行和资本渗透的多重逻辑之中。算法推荐的技术设计主要基于四种模型:一是内容与用户历史行为的匹配度;二是内容与用户所处圈层的结合度;三是内容本身的传播热度;四是基于以上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算法推荐通过数据收集、运算分析和输出推送三个环节实现信息内容与“用户画像”的精准匹配,从而达成内容生产者、媒介平台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价值目标。在其运行过程中,内容生产者的价值观念、技术设计者的信息分类和模型训练逻辑、媒介平台的资方利益诉求等都被无声地嵌入算法推荐系统,都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属性。
算法推荐本质上是一种新兴权力形态。传统观点认为,权力主要来源于暴力、财富和知识。在数智化媒介时代,权力逐步向算法推荐分化转移。算法推荐通过控制信息流动的次序、频率和范围,在深层次上形塑受众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好的作品,如果得不到算法推荐的加持,也很难取得好的传播效果。而那些虚假、极端和劣质的信息内容,如果获得算法推荐的支持,也容易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当前,算法推荐正在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与传播者角色集于一身,其意识形态属性不断加强。
算法推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多维风险
算法推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表现在四大方面:一是共识消解;二是认同弱化;三是权威降低;四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强。
共识消解风险。算法推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方式,催生“信息茧房”效应。一方面,用户个体沉溺于自己喜欢的“舒适区”,视野日益窄化。另一方面,具有相同兴趣偏好的个体,形成壁垒鲜明的社会圈层,圈层内部共识不断加强和固化,但圈层与圈层之间缺乏交流与共识,甚至分化对立。这种个体自我强化和圈层固化割裂,致使社会共识难以达成,一定程度上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功能。认同弱化风险。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算法推荐为了迎合个人偏好、制造舆论热点,一些内容宣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躺平主义;为了满足个体的猎奇心理,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任意解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权威降低风险。一方面,算法推荐为了迎合消费者,大量推送具象感性、泛娱乐化的信息内容,从而挤占和分散主流媒体富有真理性、价值性和严肃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内容。另一方面,算法推荐通过精准计算用户个体的情绪喜好和闲暇时间,用这些轻松娱乐的内容抢占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这就从内容和时间双重维度,消解和分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强风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算法技术和资本优势,正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需要我们加强警惕和防备。
构建算法推荐多维综合治理体系
改进技术规制,推动算法向善。算法推荐在传播效率上具有突出优势,体现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但它同时带有多维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其价值理性亟待提升。它本该服务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不能使人狭隘自闭、加剧群体分化对立和加速主体消沉。要消解算法推荐的异化趋势,需要改进其技术规制,推动算法向善。实现这一目标,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算法的透明度,使受众理解其运行机制,不被技术黑箱所误导;二是平衡个性化和多样化信息推送的权重,赋予用户更多信息选择权利;三是加强信息标注的技术伦理审查,明确底线和红线,强化主流价值宣传。
完善法律法规,压实平台责任。算法推荐看似技术中立,其推荐过程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特征,但其向用户推荐什么和不推荐什么,主要取决于平台在技术设计、信息标记、推荐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设定。治理算法推荐风险的关键,需要压实网络媒介平台的主体责任。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压实平台利用算法推荐技术宣传主流价值的主体责任,明确平台优先宣传主流价值的使命责任;二是加强对宣传不良信息的网络媒介平台的惩戒力度,以严格的惩戒制度,倒逼平台加强自律;三是构建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和用户反馈三位一体的动态监督运行机制,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边界。
利用教育赋能,提升主体素养。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主流媒体从业者、普通公民个体和自媒体从业者的素养水平。具体而言,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主流媒体从业者的教育培训,使其顺应数智化媒介时代的需要,进行话语内容创新,实现叙事方式的生活化转向、传播方式的交互式转变、表达方式的轻松化转型;二是将算法推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内容纳入通识教育,使公民个体普遍具有较高的信息媒介素养,理性使用网络媒介;三是加强对网络媒体内容创作者的教育培训,提升其网络媒介素养和技术伦理知识水平。
加强全球协作,宣传共同价值。在国际层面,协同推进建立全球性算法推荐技术伦理公约和签署跨国算法监管合作协议,摒弃把算法推荐作为进行意识形态对抗和实施文化霸权的工具,使算法推荐成为加强全人类共同价值宣传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技术向善和技术为人的根本价值目标。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算法推荐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负责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邮电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