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路径
2021-06-21 16:4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江北新区管委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江北新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在南京红色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江北新区管委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江北新区直管区红色文化资源梳理及空间管控专项规划》,切实做好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以规划先行引领江北新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面梳理,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凝练红色文化品牌特色。江北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经深入挖掘共有资源点19处,其中9处为市委党史办已认定的红色文化资源,10处为拟推荐红色文化资源,均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此外,还有9处为1949年以后相关资源,包括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建设工程、南化厂史馆、烈士纪念设施、各类党建教育活动场所等。

江北新区红色文化特色鲜明。这里是南京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浦镇党小组成立地、是“全国工人革命斗争的集中代表地,江淮地区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区”;这里还成立了南京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九洑州支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仅有的两次中共南京市代表大会也在这里召开。王荷波同志作为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的组长,在这里领导了两浦铁路工人大罢工;两浦雨花英烈、三浦战役烈士等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在这里留下光荣的革命事迹。在南京市红色文化发展坐标中,江北新区具有“南京红色起点、江淮工运旗帜”的特别地位。

整体保护,明确资源价值级别,建立分级分类管控措施。立足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在整体保护、应保尽保的前提下,江北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以“保护优先、展示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兼顾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为价值取向,建立涵纳“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传承价值、资源本体条件、区位环境条件”四大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明确各红色文化资源点的四级价值等级。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资源点特点和文化、社会属性,按照展陈场馆、遗址公园、墓园瞻仰和其他综合利用的四大展示利用类型,确定各个资源点的主导发展方式。

联动谋划,引导分层系统规划,构建江北特色红色景区。从区域和新区两个层面加强规划联动引导。区域层面,以江北新区直管区为主,与浦口、六合片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相串联,利用城市山川形胜的资源禀赋,结合公共活动空间和现代文化场所等要素,通过道路、水系串联整合红色文化及其他文化资源,构建“一横两纵、四片多点”的红色文化发展格局。新区层面,集中彰显津浦铁路沿线、滨江沿线、浦镇浴堂街和永利铔厂等重要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充分考虑与浦镇历史文化、津浦铁路文化、滨江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协同发展,以点带面、以线串点,打造由“一轴、一带、一片、一点”空间结构组成的红色景区,其中:一轴为沿津浦铁路展示轴,为浦口火车站至浦镇机厂区域;一带为沿江展示带,以渡江战役侦察第一船始发地为引,串联沿江红色资源点;一片为浦镇红色核心展示片,是江北新区红色资源点最为集中的区域;一点为红色资源展示节点,为永利铔厂周边区域。

多元彰显,突出“红色文化+”发展,营造红色文旅体验场景。讲好红色故事,推出2条全域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工人运动主题游线串联浴堂街、浦镇车辆厂、浦镇火车站、浦口火车站等片区,党史教育主题路线串联早期党建活动地和红色教育地,通过串珠成链,形成具有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微游线路,激活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重点丰富沿线功能、完善设施配套,全方位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体系,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让市民、游客体验“行走中的红色党课”,展示红色文化魅力,传承弘扬红色基因。

创新红色经济消费体验,打造2个红色文化重点项目。浦镇片区通过策划趣味漫游路径,彰显红色文化、老镇文化、城垣文化,增设红色主题公园、场馆,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龙虎巷、浴堂街整体风貌环境,形成融合旅游、教育、培训、休闲、消费等全链体验的江北新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片。永利铔厂近期结合1934文化产业园建设,推进周边环境整治与景观建设,主要展示永利铔厂职工宿舍及办公楼等资源,串联太子山公园、南化厂史馆,带动永利铔厂周边城市更新与文旅经济创新发展。

精细设计,编制规划设计图则,促进多规融合落地转化。全过程融入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深入对接红色广场、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1934文化产业园等城市近期建设和提升项目,对重点红色文化节点进行空间场所设计。精细设计空间意向,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点与周边用地优化、功能提升、环境美化、景观标识引导、相关配套设施等的一体化整合,植入红色文化元素、丰富红色空间体验,突出资源点景观风貌、三维空间与文化意向的形象展示。加强规划精细化管理,严格校核反馈相关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同时编制资源点管控图则,划定保护范围,提出资源点与周边环境协调的管控、引导要求,明确展陈与活化利用措施引导,促进资源点保护与展示利用相结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