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新发展理念破解痛点难点
2021-04-27 10:23:00  来源:新华日报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因为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处于由“大”到“强”、由速度到质量、由“中低端”到“中高端”的重大节点。那么如何“办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事”?记者采访了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

记者:江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

成长春:“十四五”时期,江苏要在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同时,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即“十四五”时期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打通产业链的堵点断点,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循环畅通;在中高端消费、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江苏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实体经济优势,应通过壮大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等重点工作,切实以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建设带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方向,下大力气逐步解决好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要把“四化”同步作为基本路径,坚持信息化引领,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幸福美丽乡村,塑造新时代的“美丽乡愁”。

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加快省内都市圈发展,推动“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三大都市圈开展东西联动发展、南北跨江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苏北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港口开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三位一体发展。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

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围绕徐州-连云港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枢纽等协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辐射力的开放门户,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的全面深化,为长三角畅通海陆空国际大通道、率先建构新发展格局做出江苏新贡献;加快江苏自贸区高质量发展,以自贸区为开放高地,带动江苏全省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全面扩大开放。

痛点就是发力点,难点就是着力点

记者:目前我们的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都发生了系统性变革,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正遭遇着哪些痛点难点性的问题?

成长春:新发展阶段的痛点难点,一是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二是产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偏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节能降耗的形势依然严峻;沿江地区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的中低端;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尚未凸显。三是部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四是区域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苏南、苏中和苏北呈现较为明显的发展梯度;南京、苏州等城市对苏中、苏北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不够。

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转型优化由大向强

记者:江苏处在“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上,这个特殊的地理优势和我们的制造业的产业优势,给江苏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带来哪些机遇?

成长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并赋予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明确定位,这是新时代江苏对外开放的崇高使命和最大机遇。

一是要构建开放新格局,优化区域布局、支点城市布局、基础设施布局,着力提升全省各地的开放能级,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对内对外开放的强支点,提升内外联结水平;二是要培育开放新动能,在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三是要形成开放新优势,在国家开放政策体系中系统谋划“走出去”的战略布局,加快沿“一带一路”走出去,使“走出去”成为新优势、服务业开放成为新优势、人文开放成为新优势;四是要搭建开放新平台,通过推进三个自贸区试点经验分片区各具特色的集成创新,打造境外园区“升级版”,提升境内合作园区能级,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开放“试验田”;五是要创建开放新环境,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政务服务环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友好的创业宜居环境。

“强链补链”,夯实实体经济做优新型消费

记者:对于江苏这个制造业大省而言,“强链补链”应该强的和补的是哪些链?应该如何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做优新型消费?

成长春:江苏传统产业链占比较高,新兴产业链和科技产业的产业链占比较低。加入国外经济循环和全球价值链的代工经济比重仍然较高,以我为主的产业链比较缺乏。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总量和平均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与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相比,龙头企业存在不少差距。一方面是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另一方面是绝对规模较小。“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江苏企业平均营收规模为886.7亿元,而北京、上海和广东平均规模均1100亿元以上。

江苏省部分大企业缺乏通过产业链延伸、商业模式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拓展规模体量的动力和能力,且大多数在传统行业,商业模式较为传统,对新科技领域的跨界整合能力整体偏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江苏产业链的竞争力。

新发展阶段,江苏要加速推进新基建,激发新型消费需求。新基建能够为新消费开拓更多创新空间,并从根本上提升新消费体验。一方面需要研判、把握消费新趋势,有效破解阻碍消费升级的共性难点堵点;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广大市场主体借力新基建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线上获客”能力建设。

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带动消费升级。坚持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发力“碳中和”,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记者:结合中国提出的“3060目标”,江苏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奋进征程中应该怎么做怎么调?

成长春:江苏明确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担起为全国发展探路使命的具体体现。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网络可靠、结构合理、运行灵活、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电网和多源、多向、多级天然气接收供应体系,大力支持“新能源+储能”模式,为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提供容量空间。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用好城市、园区、企业三大载体,推动存量经济绿色转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是,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鼓励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鼓励化工等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

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环保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技术保障,加快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适时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探索绿色金融创新。积极打造区域性碳金融中心,有序推进多层次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立碳排放基金等。

本报记者 张晓蕊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