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库网 > 智观 > 正文
壮大耐心资本,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5-11-06 10:28: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朱泽宇

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石,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因此,要积极拓宽发展思路、挖掘发展潜能,为乡村谋资源,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可长久持续的新驱动力。

资本要素是五大生产要素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2024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指出,耐心资本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通常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是对资本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从定义可知,耐心资本除了具有投资周期长的特征外,还具有风险承受力高、抗干扰能力强、投机动机小等特征,落地之后,便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稳定发挥作用。作为一种新型资本,耐心资本将逐步进入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与各类经济主体、业态和产业相结合,凭借配套资金和长期扎根的优势,通过集聚要素、激励创新、优化配置、溢出技术、拓宽市场、疏通堵点等途径,产生“融合放大”效应,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要积极引导耐心资本在更多领域落地,充分挖掘耐心资本潜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需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乡镇是我国的基层行政单位,肩负着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生态环保、城乡建设、文化旅游、综合政务等诸多重任,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深入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最后一公里”。把乡镇建设好,既有利于统筹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乡村发展大事,又能够为承接外部资源进入乡村打下基础,从而打破单一村庄艰难发展的“孤岛困境”。当前我国正面临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和国际局势多变的复杂挑战,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正在逐步进入攻坚期,需要克服乡村产业项目亏损、到期不续签、新增减少等现实困难。引导耐心资本落地乡镇,既是发展需求,也是发展方式。

从发展需求看,乡村全面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社会治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推进和资源投入,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耐心资本追求长期稳定收益,注重可持续发展,其长周期恰好能与乡村振兴的长期过程相匹配。比如,从种植特色农作物到形成完整产业链,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耐心资本可以在此过程中持续提供资金支持,陪伴乡村产业成长。同时,耐心资本携优质外部资源落地乡镇,帮助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既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又能为自身带来长期收益,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从发展方式看,耐心资本的发展模式能够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节奏相耦合。从吸纳脱贫人员就业到提高本地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从降低返贫风险到提高居民自主创业择业综合能力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耐心资本在其中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例如,耐心资本可承建乡村基础设施,开发更多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可参与开发乡村产业项目,壮大当地特色产业,增强村集体和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与教育组织合作,通过资助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式,提高当地教育质量和居民素养,为当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奠定坚实基础。当村域要素实现优化重构、信息壁垒被逐渐消除、发展堵点被逐渐疏通时,乡村便能更好地融入国内大循环,迈向全面振兴。因此,需不断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村域和镇域实现要素顺畅流通,打破资源桎梏和发展瓶颈。

壮大耐心资本,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的有机结合。资本具有逐利性,在理性决策视角下,资本往往倾向于进入基础设施更完善、产业基础更扎实、营商环境更优越、人才资源更丰富的地区。同样地,根据投资回报预期,资本往往也会涌向新兴领域和高技术产业。乡镇很难依靠市场机制获得外部资源,故而有必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乡镇谋求发展资源。一方面,政府可以有选择性地将更多政府投资基金投向乡镇,并长期经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政府基金是政府调控资源的重要抓手,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支持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将更多政府基金投向乡镇并长期经营,如同直接为乡镇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和“强心剂”,还能够间接产生标杆和引导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耐心资本跟风落地。另一方面,政府可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给予税收优惠等方式获得市场青睐,调动市场机制作用,引导耐心资本有序落地乡镇,并给予其长期支持和政策倾斜,明确投资回报方案,帮助耐心资本发展壮大。要做到这些,不能仅靠乡镇一级政府,更需要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上下级联动,齐心合力办好大事。只有将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进行有机结合,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吸引更多耐心资本前往乡镇投资,才能为乡村谋得发展资源。

壮大耐心资本,需依靠外部引进和自主培育两种方式。由于国内不同乡镇的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条件存在差异,故而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所侧重。对资源匮乏、发展落后型乡镇而言,通常面临着资金不足、位置偏远、基建落后、观念局限、人才短缺、产业凋敝等障碍,其内生动力不足以支撑起自主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的重任,只有积极引进外部资源,才能打开发展局面。引进外部耐心资本,首先要学习掌握资本市场运行规律,摸清耐心资本的投资偏好和运作模式。其次,乡镇一级要积极与上级部门、社会各界联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自主谋求发展机遇。最后,还需要科学规划资金使用和回报方案,推动耐心资本转化为各种形式,为达成乡镇可持续健康发展和耐心资本可长久盈利的共赢局面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建设和完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确保村村通大路,推动村域生产要素更加高效流动;扩大乡村通信基础设施规模,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打破农村信息闭塞滞后困境;建设、延长、补充、强化本地特色产业链,为乡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收入渠道;在本地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当下正值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攻坚期,落后乡镇更要解放思想,后起直追,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吸引外部资源,逐步扩大各种类型的资本积累规模,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对发展较快的乡镇而言,其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因此要进一步探索增量、盘活存量,既积极引进外部耐心资本,又通过提前布局、调整结构、改进制度、优化配置等方式做大蛋糕,以取得的发展成果反哺本乡本镇,形成良性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培育本地耐心资本的底气和底蕴,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提供中坚力量。

以壮大耐心资本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需实现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的辩证统一。长期战略的实现离不开短期目标的积累,短期目标的推进则应以长期战略为导向。一方面,要积累短期成果。乡村全面振兴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防返贫、就业、基建、产业、教育、医疗、环保、住建、养老等各个方面,只有从长期战略全局出发,科学合理规划短期阶段目标,才能聚沙成塔,逐步迈向质变。对于耐心资本而言,需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期趋势中寻找和抓住盈利契机,深入论证具体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方案,以时间换取空间,努力营造“长牛”氛围。另一方面,要坚持以长期战略为导向。应进一步坚定长线立场,紧咬既定战略目标,避免走歪路。要将耐心资本的投资周期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期限相匹配,将耐心资本的落地节奏与乡村振兴的工作步调相适应,在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的辩证统一中谋篇布局,在坚定看好未来前景的乐观态度下扎实经营。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八塘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