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库网 > 智观 > 正文
探索数智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新路径
2025-11-06 10:2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商 琦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数智时代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产业生态和就业格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协同发展,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了精准岗位匹配、个性化职业指导、创新资源共享等新机遇,也对其数智化素养、跨学科能力、创新性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就业模式与创业路径已难以适配新时代的技术迭代速度,大学生群体亟须通过创新路径实现与数智时代的价值对接。

整合政策与平台资源,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用好用足各类政策资源。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推出多项适配学生群体的实践项目。大学生应主动关注官方平台发布的政策信息,积极参与项目申报,通过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为高质量就业创业夯实基础。要善用各类线上平台资源。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内容社区等数字化工具已成为青年创业的重要载体。建议学生提前熟悉平台规则与运营逻辑,通过系统培训或经验交流提升实操能力。具体可依托电商渠道推广自主研发产品或服务,利用社交媒体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内容平台分享专业知识、积累关注度,多措并举拓宽发展路径。

通过政策资源与平台工具的双重赋能,可有效帮助大学生降低创业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实践探索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培育三大核心思维,赋能未来职业发展

为适应数智时代发展要求,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智思维、用户思维与跨界思维,为其就业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系统构建数智素养培育体系。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分阶段开设数据分析、算法设计等核心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数智时代必备技能。同时邀请领域专家、创业先锋和优秀校友举办专题讲座,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数智技术在就业创业中的应用场景,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注重培育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市场调研,深入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习惯与核心需求,通过持续迭代优化产品与服务,切实提升用户体验。这种基于真实需求的创新实践,将有效增强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大力推动跨界融合能力培养。各高校应主动打破学科壁垒,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促进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通过项目式学习、联合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系统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应对数智时代复杂多变的职业挑战。

通过数智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的协同培养,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性,为其在数智时代的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以平台创业与数据赋能开拓新路径

在数智时代,以数字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模式,正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新的路径。

数字平台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载体。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凭借低门槛入驻、海量用户基础和完备的交易生态,为青年创业者推广自主研发产品与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开辟了“内容创业”新路径——通过持续输出优质短视频积累粉丝群体,可实现流量变现,甚至构建“内容引流、电商转化”的良性商业闭环,显著提升创业成功率。

在就业领域,大数据技术正推动求职模式向精准化升级。毕业生可借助数据分析工具,系统把握就业市场趋势、行业需求变化与岗位结构特征,科学规划职业方向。专业机构研发的职业规划系统更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岗位匹配建议。此外,从简历优化、面试模拟到招聘信息筛选与求职风险识别,大数据技术在求职全流程中均可提供智能支持,有效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推动数字工具与就业创业实践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拓宽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更对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积极意义。高校与社会应共同加强引导,帮助青年学子把握数智时代新机遇。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