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库网 > 智观 > 正文
创新艺术教学提升学生文化底蕴
2025-09-11 09:34: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朱 瑾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融的当下,艺术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文化消费市场繁荣,人们审美需求提升,对艺术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新时代艺术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作品不只是技巧展示,更是文化内涵的承载。只有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人才,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与此同时,随着科技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也愈发紧密,像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层出不穷,这也为艺术创作开拓出全新的可能性。以钢琴这一艺术形式为例,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文化氛围营造方面协同发力,才能更好地培养新时代艺术人才。

重组优化教学内容

现今钢琴课堂教学大多以传统曲目和技能训练为主,缺乏对多元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关注,内容常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对中国传统音乐、现代音乐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涉猎较少,这使学生的文化视野狭窄,无法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内涵,也难以将音乐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进而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增加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原创音乐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比重至关重要,如《梅花三弄》《彩云追月》《皮黄》《努玛阿美》等经典曲目,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演奏技巧,更要深入讲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如《梅花三弄》所体现的文人雅士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这都值得细细品读;《皮黄》是第一部系统运用京剧板式结构的钢琴独奏曲,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探索,再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韵律与意境。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学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理解时代精神,进而在技能提升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创新变革教学方法

在旧有的钢琴教学模式里,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指出学生在演奏阶段存在的各类毛病,如指法用错、节奏把握不恰当等,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利用反复练习去改进这些不足。该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化需求,在教学实施里,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引,几乎没有主动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创新思维受到严重禁锢。在强调演奏规范性的阶段,教师往往着重强调演奏时的坐姿、手型,乃至繁杂的弹奏技法,要求学生严格依照既定的标准,但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创新理解上做得不足。有些学生即便演奏技巧达到一定高度,却因缺少对音乐作品独特的领悟与表达,演奏缺少个性与感染力,难以真正引起听众共鸣。

如何创新钢琴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灵感?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创新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火花。比如设置“红色主题钢琴音乐会策划与演奏”项目,给学生布置分组任务,让学生依次完成曲目选择、音乐会规划、演奏排练和舞台表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度研究红色经典钢琴作品的内涵及演奏手法,还可以运用新颖的思维进行音乐会的策划与设计,诸如舞台布置和节目编排等事项。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使理论知识跟实践相配合,增长综合才干,同时也可更有效地理解与传承红色文化。

在钢琴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抛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求索。在学习《皮黄》作品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这首作品创作手法有啥特别之处?这种差异对音乐表达有怎样的影响?”鼓励学生通过查资料、分析作品、小组探讨等方式去探究得出:作曲家张朝擅长把民族音乐元素融入现代作品中,该作品把民族五声调式跟西方复调技法相互结合,以钢琴模拟京胡、打击乐等戏曲的伴奏声响,营造出特有的民族情韵。这种探索型教学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激起其民族自豪感。

精心营造文化氛围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保障,举办主题音乐会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教学安排,制定详细规划,定期举办经典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等主题的钢琴音乐会。在曲目选择上,除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红色经典作品和当代优秀作品外,还可以融入一些底蕴深厚且具艺术价值的作品。比如《夕阳箫鼓》《百鸟朝凤》等曲目,以西方创作手法表现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主题音乐会期间,可以通过节目介绍、背景讲解等方式,深入阐释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另外,可以通过文化讲座、艺术展览等方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邀请文化学者、艺术家就中国音乐文化等主题开展讲座,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意义,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与学习热情,增强文化自信。

创新艺术教学以提升学生文化底蕴,教师还有很多方向可以发力。比如,探索体现时代与地方特色的课程,把地方音乐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之中,助力学生透彻认知本地音乐文化,带动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拓展。比如,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置身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演奏场合中,增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体悟。同时,提升音乐与文学、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度,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另外,还可以开展国际音乐文化交流,让学生在多元文化融合中提升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

(作者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