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库网 > 智观 > 正文
将工匠精神融入师生精神血脉
2025-09-11 09:2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徐建俊

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职业院校是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信院”)充分发挥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了“立匠心、传匠技、践匠行、弘匠魂”的育人体系,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其成为全体常信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立匠心,铸牢“大思政”魂脉根基

常信院围绕“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使命任务,将培育工匠精神深度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开设院士名家思政课,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顶尖学者来校,面对面讲述其科技报国、矢志创新的奋斗历程,传递胸怀家国、勇攀高峰的榜样力量;邀请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一批“大国工匠”走上讲台,引导广大师生坚守职业初心、学好专业技术、传承工匠精神;讲好书记校长第一课,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深入教学一线,结合常信院“实业报国、工学结合”的办学基因、“立足信息产业、培养数智人才、服务数字经济”的办学定位,为师生阐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引导师生厚植“强国有我,技能成才”的担当与自信。

传匠技,构建“共同体”育人桥梁

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在于产教融合。为此,常信院大力推进政行校企协同,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每个二级学院深度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着力构建企业文化对接素质教育、岗位需求对接专项技能训练、技术应用对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系统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孵化学生创新项目。此外,常信院实施“名师工匠携手”双导师制,聘请“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等业界翘楚,与校内教学名师组成混编教学团队,通过现场演示匠心独运的实操技艺、深入剖析行业核心关键技术,为常信院学子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基垒台。

践匠行,打造“工作室”金字招牌

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常信院依托优势专业,倾力打造集技能教学、技艺传承于一体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校级技能大师的示范引领和表率作用,面向社会公众常态化开展“大师喊你学技能”“大国小工匠”等活动,通过展示工匠绝技绝活,激发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热情,助力匠心传承和技能提升;高标准建设教学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双师与产业教授多元互补的平台作用,综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常信院牵头本地中小学,建设“工匠芯”科创联盟,依托特长生工作室平台,打造以“思政+科创”为特色的“红蓝课堂”,向中小学生讲述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的故事,“一对一”定制特色科普课程和科创活动。

弘匠魂,织密“全矩阵”传播网络

工匠精神的弘扬需要营造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常信院精心构建工匠主题阅读矩阵,在图书馆等场所开辟沉浸式“工匠精神主题阅读空间”,策划开展“大师领读匠心”等行走的阅读活动,系统开发“品读匠心经典”系列校本特色阅读课程,全方位涵育师生崇尚工匠、阅读匠心的校园风尚;打造浸润式校园文化矩阵,结合学校的办学基因与文化底蕴,将工匠精神内涵全面融入学校环境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升级改造常信十景、校史馆等校园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校友访谈、校情教育、编排校本教材,让工匠精神的光芒闪耀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策划融通式媒体宣传矩阵,常态化推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工匠主题系列报道、融媒作品,讲述贴心、暖心、走心的常信院“匠心匠才”故事,让工匠文化浸润在校园每个角落。

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激励下,常信院师生以技立身,以才报国,近年来斩获国家级技能、创新类奖项300余项,多个项目入选省级以上高校思政精品。扬帆“数实融合”新未来,广大师生将牢牢铭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基因,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常信院篇章。

(作者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