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关于办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及相关问题系列报告
2017-11-03 15:57:00  来源:智库专报

  编者按:2017 年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 80 周年和全面抗战爆发 80 周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及各项活动筹备稳步推进,中国首个和平城市花落南京,《日军“慰安妇”的声音》“申遗”结果公布在即。针对上述问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分析和研判,提出了关于邀请欧美代表性媒体报道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表彰俄罗斯义士事功并邀请俄罗斯政要及有关人士后代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日军“慰安妇”的声音》“申遗”期间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国家立法制止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言行、推进南京保卫战遗址公园建设等建议,现摘编如下,供领导参阅。

  关于邀请欧美代表性媒体报道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的建议

  自2014 年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由于欧美主流媒体的缺席,导致了国际媒体缺乏对事件的直观性和完整性体验经历,不利于对报道内容的客观公正解读,中国的和平声音不能更为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鉴于此,今年国家公祭仪式应该邀请欧美媒体报道国家公祭活动。

  在媒体代表上,邀请与南京大屠杀有历史渊源的媒体,如《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是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疯狂大屠杀的西方世界媒体唯一目击者、见证人与最早报道者。另建议以捷克、丹麦等国家领导人访问过纪念馆的历史经历为情感连线,邀请捷克电视台(CT)、丹麦广播电视台(DR)等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前来采访报道。

  在欧美媒体的活动安排上,可组织国际媒体人士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研究者等相关人士座谈,追忆当年国际义士的英雄事迹,参访南京抗战遗址和建筑,如约翰?马吉图书馆、拉贝纪念馆、鼓楼医院等,组织美丽南京行活动,展示中国首个“国际和平城市”魅力,传播中国和平理念。

  (作者:刘喜涛,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博士后;张生,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关于表彰俄罗斯义士事功并邀请俄罗斯政要及有关人士后代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建议 

  中苏空军在南京保卫战并肩战斗,涅日丹诺夫等六名在南京防空作战期间牺牲。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 80 周年、抗战全面爆发 80 周年之际,我们建议表彰俄罗斯义士事功并邀请俄罗斯政要及有关人士后代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通过新闻宣传大力表彰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中国难民的俄罗斯义士科拉?尼古拉?波德希沃洛夫(中文名高良)和齐阿尔,以及目前已知的牺牲于南京的苏联航空烈士六人事功,为国家公祭日相关活动渲染气氛。其次,邀请俄罗斯政要和专家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建议通过外交部门向俄罗斯政府、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机构发送邀请。再次,邀请俄罗斯媒体代表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建议邀请塔斯社和《劳动报》、《共青团真理报》等媒体代表来参加和采访今年的国家公祭仪式。最后,建议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为中俄两国专家开展二战、抗战主题的相关领域合作研究搭建平台。

  (作者:张生,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卢彦名,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

  关于《日军“慰安妇”的声音》“申遗”期间宣传报道工作的建议

  今年10 月份,由我国与韩国等11 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团体、机构一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日军“慰安妇”的声音》申请《世界记忆名录》(以下简称“申遗”)评审结果即将揭晓。

  在此关键节点,9 月 13 日,有媒体以《“慰安妇”资料申遗成功在即,日本焦躁》为题报道 9 月份以来日方对此次“申遗”的立场及态度。该报道用词如“成功在即”“日本焦躁”等,存在误判形势的情况。目前“申遗”工作面临重重困难与阻挠,形势非常严峻,需要严阵以待,积极筹谋化解困难。媒体要把握好“申遗”期间宣传报道的分寸。

  首先,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宣传报道。此次“申遗”工作涉及11 个国家和地区,事关重大历史问题、中日关系及多国多边关系大局,因此,亟需从国家层面统筹宣传报道。建议由中宣部牵头,外交部、国家档案局等单位参与,召集国内相关申遗机构和单位的专家,制定“申遗”前后宣传报道的内部指导意见。

  其次,要准确把握“说”与“做”的关系。媒体宣传报道要有全局意识,与各部门、“申遗”单位的工作进展以及态度、立场保持高度一致。建议“申遗”结果公布之前,遵循“不说只做”或“少说多做”、“对内多说,对外少说”、“事前少说,事后多说”三个原则。

  总之,在 10 月份“申遗”结果没有揭晓之前,建议控制对该话题的报道频率,以努力配合促成“申遗”成功为首要目标,适度保持低调。

  (作者:苏智良,《日军“慰安妇”的声音》申报《世界记忆名录》首席专家;张建军,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执行院长;冯翠,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博士后)

  关于通过国家立法制止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言行的建议

  最近,媒体报道了个别公民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的不当言行,我们建议通过国家立法制止我国公民以及在华外国公民宣扬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言行的不当现象,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启动反对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立法工作。积极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或者决定形式宣告宣扬法西斯军国主义言行的违法性。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司法解释对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条款进行解释。通过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方式严肃处理宣扬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的言论与行为。

  其次,通过列举和兜底两种方式明确崇拜、宣扬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言行的内容,为制裁相关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可以考虑将以下行为纳入立法之中:在公共场所使用具有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象征意义的标记、标语、徽章和手势;宣传纳粹思想、美化纳粹战犯、悬挂纳粹旗帜、呼喊纳粹口号;宣传军国主义思想、美化日本战犯、悬挂日本军国主义旗帜、呼喊军国主义口号;为纳粹主义、军国主义言行及犯罪辩护,颂扬纳粹、军国主义暴政;亵渎反法西斯反军国主义英烈、遗迹,侵犯牺牲者尊严言行;质疑、反对战后审判正义性、神圣性言行,维护纳粹、军国主义言行,等等。

  最后,合理规定例外条款,为宣传教育提供法律保障。要明确规定出于教育和历史展示的目的,在电影、戏剧、纪录片等文艺作品或历史展览中揭露和批判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时用到纳粹主义、军国主义元素则不受此法限制。要将其教育、研究用途与崇拜、宣扬行为进行区分。但是,严厉禁止以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元素博出名、争取收视率,维护宣传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严肃性。

  (作者:冯翠,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博士后;钱宁峰,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推进南京保卫战遗址公园建设的建议 

  南京市内抗战遗址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但是,目前除了少量烈士公墓之外,南京地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战场遗址公园。有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南京保卫战遗址公园建设,使之与作为国际和平城市的南京相得益彰。建议优先将一批保存相对完好、分布较为集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南京保卫战遗址辟为遗址公园区,即西山抗战遗址、老虎洞抗战遗址和老虎山炮台遗址。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进行充分的史料考证。建议由相关领域专家与有实地踏勘经验的文史学者展开专题研究,并召开现场论证会。其次,开展专业的考古发掘,对重点考虑的选址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考古发掘。再次,在考古发掘报告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遗址公园的建设;最后,建立遗址公园并依据档案资料对其中的一些重要设施进行修复。

  综上,在全面抗战爆发 80 周年和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 80 周年之际,启动南京保卫战遗址公园建设的条件已趋成熟。建议江苏省和南京市领导尽早决策,指导开展此项工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80 周年国家公祭提供极具仪式感和传播度的预热切口。

  (作者:张生,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卢彦名,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