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预算国资监督工作
2021-09-28 09:2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顾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激励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点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成果,出台了江苏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规划,为充分发挥“两个机关”职能作用、充分彰显新时代人大工作新作为提供了系统实施方案。做好新时期的地方人大预算国资监督工作,必须紧扣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确定的目标要求,对标省人大“十四五”规划的“时间表”“施工图”,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全力推动预算审查监督走深走实。坚持全口径、全过程、全覆盖监督,打好“组合拳”,锻造“全链条”,以支出预算和政策为重点,强化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功能,深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落地落实。一是紧盯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落实。通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和预算执行跟踪监督,依法及时作出相关决议决定,督促政府及其财税等部门立足当前与长远,注重公平与效率,既要努力支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出台实招硬招,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调节力度和精准程度,扎实推进优质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发挥收入分配调节作用,通过“调高”“扩中”“提低”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战略部署落地。通过听取审议自然资源管理专项报告、专题询问和代表重点建议督办,督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措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出台财政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中央关于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农惠农政策的落细。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和代表委员视察,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拓宽乡村振兴的资金渠道,集中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重点任务实施,抓好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是紧盯重点财政资金使用。充分发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实时监督功能,持续跟踪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运行情况,确保中央直达资金精准、规范、安全、高效落实到位,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持续推动加快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进度,督促部门单位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有效解决部分专项资金“趴窝”问题。持续关注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重点民生资金投入和使用,促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适时作出关于加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更好推进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深化拓展。

三是紧盯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把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防控作为地方人大监督的重点领域,抓紧建立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法规制度与工作机制。综合运用专题审议、专题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法定监督方式方法,推动完善政府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和报告中有关政府债务的内容,推动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加强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的监督,从而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适时作出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决定,规范人大审查监督政府债务的内容与程序,增强人大监督刚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创新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提质增效。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人大对“四大领域”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在本质上就是为人民守好国资家底、管好共同财富。突出重点环节,让国资管理监督“有的放矢”。重点关注国有资产报告范围,将全省重大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国有资产列入国有资产报告重点内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资产管理情况也要适时纳入国有资产报告体系。探索建立开发区人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有效弥补监督“盲区”,稳步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全覆盖。创新方式方法,让国资管理监督“握指成拳”。着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预算管理监督相衔接。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要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紧密衔接,特别是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部门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相结合,推动建立多层次、多角度,既明确分工又有机衔接的报告和监督机制。着力推进国资管理监督和审计监督相衔接。审计部门按照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全覆盖的要求,加大审计力度,形成审计专项报告提交人大常委会。针对突出问题建立督办清单,开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强化跟踪监督,督促整改落实。着力推进国资管理监督和监察监督相衔接。建立人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与监察监督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加强相关信息共享和工作联系,对通过巡视发现和纪检监察处理涉及国资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严格违法违规经营管理责任追究,形成国资管理监督合力。

(作者为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