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提升高校应急管理能力
2022-12-06 09:23: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朱建飞

应急管理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为优化决策、降低危害、妥善处置,而积极调度相关资源,有效实施预警、控制和处理的全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叠加,自然和社会突发事件隐患交织。提升我国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积极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已成为新时期高校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实践任务。

当前,部分高校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盲区,有的简单地将“应急处理”等同于“应急管理”,存在“重处置而轻预防”“重治标而轻治本”的错误思维,忽视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有的理念滞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依旧保持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观念,在思考决策和处理问题时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识。有的体系欠缺,难以形成协同合力,尚未建立成熟的校园公共事务协商对话与合作机制,统筹协调校内外各单位的应急处突能力未得到有效锻炼。有的预案实效性弱,难以应对复杂局面。部分预案的形式和内容未经过实践检验、更新不及时,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不佳,大部分预案未进行过实实在在的有效演练。有的法制基础不牢,难以适应法治要求。国家层面虽已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但部分高校依旧习惯于用行政强制手段处理争议,导致教师、学生或学生家长等与学校之间易发生情绪冲撞和矛盾冲突。有的是善后恢复不足,难以及时消除创伤影响。目前高校过于强调显性的应急处置,而对受漩涡效应影响师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相对不足,忽视了隐性心理创伤的弥补与恢复。为更好提升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应当重点聚焦于工作理念、处置程序、预警系统、管理组织、条件保障等五大关键点,着力打造更加人本化、科学化的高校应急管理体制。

树立科学化的应急管理理念。高校应积极树立适应综合治理、具有前瞻性的应急管理理念与意识。包括“以人为本,减少伤害”的理念,强调师生生命安全与健康是根本出发点,在突发事件中必须利用一切条件挽救生命、减少伤害;“防控结合,重在预防”的理念,将事前预防作为应急管理的重心,将风险管理作为预防突发事件的手段;“常态管理,不可或缺”的理念,明确高校突发事件不是偶然、极少的现象,而是越发会常态性出现,因此应急管理必须常备不懈、随时应战。

明确标准化的应急管理程序。高校对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应进行清晰界定,做好分类,然后依据突发事件的应急情境,从“响应上报”过程、“处理应对”过程、“联动保障”过程以及“反思评估”过程等阶段形成相应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和具体行动方案。并以“工作指南”的形式给予公布,组织做好日常学习,每年结合形势发展与技术进步及时修订、完善,定期组织开展不同类别的应急管理全流程演练,以使应急管理的处置程序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时刻保持在一种畅通、高效的“激活”状态。

打造前置化的应急预警系统。高校应按照“发现在早、控制在小、预警在先”的工作原则,建好自身应急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危险信息的有效收集和研判,并设定分类、分级的预警信号体系。同时,依托广大师生员工、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建立起“点、线、面、网”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的预警信息系统。通过“网格化”管理,从最基层监测点抓起,确保既有层层落实、自下而上的“常规上报通道”,也有第一时间能够立刻上达的“快速直报通道”,确保信息传递的快速、畅通和精准。

组建强力化的应急管理组织。高校应建立强而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快速整合资源和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平时,要常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预备名单,突发事件发生后,立马启动应急领导小组。同时,还要常备应急管理预备工作队伍,从机关和院系选聘相关人员,加强日常培训、指导、演练,做好人员定期更新,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响应机制,将“预备队”转为“实战队”,投入应急管理。党组织应作为高校应急管理组织队伍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凝聚人心、冲锋在前的引领表率作用。高校党政办公室应承担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有效发挥中枢统筹作用。

完善体系化的应急保障机制。高校应根据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关于应急保障的相关内容,未雨绸缪,在必备物资、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救灾技术、心理支持等方面做好动态储备,关键时刻能够有力保障。要注重在日常形成应急保障名录,确定不同类型突发事件一般所急需的物资种类,一旦发生立刻启动保障响应机制,在一定原有储备的基础上,实施紧急采购等措施,做到“宁可物等人,不要人等物”。鼓励科研人员平时针对应急保障,结合日常研究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力求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保障效益。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