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刘少奇的家乡调研行
2020-08-24 15:56:00  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恭 琦 孟俭红

1961年刘少奇赴湖南老家的考察调研与现场决策,是一场察疾苦、听民声、顺民意、安民心的典范。当时,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小事撇开,用一部分时间,带几个助手,去调查研究一两个生产队、一两个公社”。刘少奇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回到家乡湖南,主要调研农村人民公社的发展问题。他的调研务实高效、作风扎实,既掌握了下情,又宣讲了党的主张,调研中解决群众关切问题,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政策,极大地安稳了民心,增强了群众与党共克时艰的信心,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讲真情、听真话,要切实关心百姓的冷暖疾苦

建国初刘少奇就在家乡挑选了几位少年时的朋友和社队干部作农民通讯员,请他们经常反映农村真实情况。此次调查前,刘少奇叮嘱大家:“搞调查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说假话”,“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不带框框,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

在多个座谈会上,围绕公共食堂、供给制、粮食分配、住房等问题,他鼓励大家敢讲话、讲真话,不要有顾虑,不要有束缚,讲错了也不要紧,不戴帽子,不批评。当觉察到生产队干部不敢说真话时,他不要社队干部陪同,径直去生产队找社员。他在施家冲生产队调研时请来了8位社员,因为缺少凳子,他让社员坐着,自己站着。刘少奇告知来意:今天请你们来,是因为中央起草了一个“农业六十条”,目前是个草案,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公共食堂办不办,粮食怎样分配,你们的生产情况、生活情况,都请大家讲讲真心话。说完,他脱下蓝布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恭敬敬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刘少奇又说:我怕耽误你们的工,让随我来的同志去帮助你们劳动;我们的同志不会做事,帮半天不够,明天再帮半天。国家主席向普通老百姓一脱帽,二鞠躬,三帮工,在这位近人情、知冷暖的国家领导人面前,与会者的心里话像倒螺壳一样滚滚而出。

在家乡炭子冲,他找到少年时的朋友、农民通讯员黄端生叙旧聊天,把全村患水肿病的人数、姓名、患病原因摸得一清二楚。在天华大队,他找敢说真话的原党总支副书记段树成,了解到社员口粮一天只有七八两,全大队患浮肿病的超过100人。在大姐所在的赵家冲,了解到近两个月死了11人,主要是因为没有吃的,饿病交加所致。

在调查研究中,刘少奇发现公共食堂的问题、房屋问题,是当时农村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天华大队为例,大队共有15个公共食堂,社员集中食宿,但人均口粮仅300多斤,社员生活极度困难,严重影响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真话,农村的实情,使刘少奇深感痛心,坚定了他进行政策调整的决心。天华大队在全国率先解散公共食堂。房屋问题也是天华大队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年4月27日,中央调查组就天华大队房屋情况和处理意见写了一份报告,提出了初步处理方案。刘少奇致信张平化,提出该方案可以作为各地处理农村房屋问题的参考。接到刘少奇指示的当天,湖南省委将此信和中央调查组的报告转发全省。

如果只是嘴上说为民服务,行动上却不能察其疾苦,如果只在文件上写着民生为怀,在政策制定中却不能惠及民生,口惠而实不至,那就不能体察民瘼所在、民忧所系,安民治政、赢得民心都将是空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于为政者,这种心肠和情怀更不可缺少。

顺民意、做实事,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在深入调查研究、弄清真实情况、发现大量问题的基础上,刘少奇先后召开工作组会议、大队总支委员会、大队干部会、生产队干部会,研究解散食堂、做好退赔的思想工作和具体工作。他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解决问题,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真正按照群众的意愿办,必须遵循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在他的指导下,解决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解散公共食堂、退赔在“共产风”中被刮掉的社员的财物、取消供给制、实行定额包工、贯彻按劳分配、增拨自留地、允许社员利用空坪隙地生产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显著效果,农业生产得以较快恢复和发展,社员生活有了一定改善,再次激发了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

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刘少奇亲自带工作组搞调查,就是认为这比看报纸、听汇报要好得多,是改进工作最根本的方法。他强调,经常了解群众的要求,反映群众的要求,这是共产党员的义务。他告诫调查组,要自始至终贯彻群众路线,去掉恩赐观点,要从实际出发,真正按照群众的意愿办。

刘少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问题,给天华大队提出了“十个一”的美好构想,即一栋好房屋、一套好用具、一栏好猪、一群好家畜、一园好蔬菜、一塘好鱼、一块好柴山、一天三餐好饭菜、一人有几套好衣服、房前屋后一片好风景林。这个构想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面貌,符合农村实际,通过努力不难达到,社员们听了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天华大队呈现出憧憬新生活的勃勃生机。

作风实、当表率,要有知错能改的担当

调研期间,刘少奇采取过去老苏区的办法,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禾草,轻车简从,既不扰民又深入群众。在东湖塘公社王家湾生产队,他以生产队养猪场的一间破旧空房作为办公室兼卧室,一住就是6天。在天华大队,他用化名和“分队长”的身份在低矮潮湿的土砖房里住了18天。两条长凳和两块门板架成一张床,加上陈旧墨黑的长条桌和靠背椅,就成了临时办公室兼卧室。在总共44天的调研中,他有33天吃住在农村生产队,召开了20多个座谈会,走访了11个生产队,对6个生产队作了详细解剖,找各级干部、农民个别谈话,写了数万字的调查笔记。他深入田间、山林、食堂、猪场、医院、集市、水库、社队企业、社员家庭察看,获得了大量反映农村真实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为党的农村政策调整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把党与百姓同甘共苦、克服困难的决心送到了社员心坎上。这种好的作风拉近了干群关系,密切了党群感情。

调研中发现“一平二调”“浮夸风”“共产风”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后,刘少奇在多个座谈会上诚恳地对群众说:“我是来向你们请教、向你们学习的。请你们帮助我们,哪些政策不对,要纠正,然后,我们帮助你们,纠正过往的失误。”他还多次进行自我批评,指出这几年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好,缺点很多。这些缺点,中央要负责,省委也要负责,县委也要负责,公社、大队也要负责。他查找“五风”猖獗的原因,得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论,帮助省委、县委纠正错误,平反冤假错案,及时调整粮食、分配、住房等政策,很快稳定了人心。

在刘少奇到家乡调研的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了大量的调查组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寻求对策,最终形成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农业六十条”,大幅度地调整了党的农村政策,扭转了农村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社会稳定、民心安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要在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的同时,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治安等各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在改革步入攻坚期、脱贫进入倒计时的当下,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就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只要我们密切联系人民,真正与民同苦、与民同忧,我们必定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从而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