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四个突破”谋划文化新发展
2020-11-24 15:32:00  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何 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为“十四五”时期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四个突破”发挥文化在加速推进创新引领发展、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持续打造高品质与现代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精神推动力和社会凝聚力。

理念突破:彰显与弘扬生态文化,注解美丽江苏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的彰显与弘扬,既构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文化面向,也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做好生态文化的系统构建,将生态文化的彰显与弘扬作为江苏文化发展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导向,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实美丽江苏建设的生态文化内涵。

一是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凝聚对生态文化的价值认同。从美丽江苏建设的战略要求出发,将生态文化作为江苏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补充,创作展示江苏生态环境修复、长江大保护的文艺精品,建立江苏居民生态文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生态文化的融媒体传播模式,引导居民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真正让生态文化成为当代江苏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与文化自觉。二是以文化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构筑江苏文化发展的绿色支撑力。推动江苏本土的生态元素与城市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商业文化的结合互渗,建设具有生态功能性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结合优越的自然生态基底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生态主题节庆等生态文化产业,依托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打造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高地。三是形成对文化发展成果的人文观照与生态评价标准。围绕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更多地用人文关怀与生态可持续性来引导江苏文化的发展,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制度文化建设经验,全面提升江苏文化发展的柔性与韧性。

动能突破:以融合创新谋求新增长,发挥表率作用

推进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既是新时代江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江苏先行探索、为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探路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十四五”时期我们应当以基于“文化+”的破壁创新与跨界融合构筑文化发展新动能,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标杆作用的文化发展模式,为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提供江苏智慧。

其一,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链与文化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形成江苏文化产业的高精尖体系。结合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领域,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重点打造媒体融合、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高产出、高附加值的新兴业态,培育更多的新增长极。其二,推动“文化+”向纵深发展,避免产业的融合降级为资源的简单叠加。通过功能重组和价值创新,发挥文化对旅游、农业、商业、生态等的价值引领与智力支撑作用,形成涵盖相关产业核心价值的新价值链。比如,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应充分激活文化IP的情感认同与共鸣功能,增强旅游产业的文化粘滞性;在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嫁接创意设计、旅游、影视、音乐等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共生发展。其三,形成有利于“文化+”破壁创新的体制机制。搭建好“大文化”发展平台,建立强有力的省级统筹机制,打破部门“围墙”、行业壁垒,强化互动合作与动态调整,促进文化要素与其他优质要素的协同共生。

地位突破:更好对接融入国家战略,扩大地方文化影响

江苏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发展板块,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地,也是多种独特的中华文化形态的孕育地。从这一层面而言,我们应以更加宏大的国家格局、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对接国家战略、增强国际传播,不断提高江苏在全国文化版图中的地位,实现文化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一是围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区域战略,推动区域文化共同体构建。充分发挥江苏作为区域文化增长极的带动作用,打破观念理念束缚和体制机制羁绊,重点推动区域内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互联网文化产业、艺术品产业的深度合作与项目共建,为创建区域文化共同体贡献大省力量。二是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形成走在全国前列的示范段。系统构建集休闲度假、影视体验、特色演艺、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于一体的江苏大运河文化产业体系,推动省内各运河城市的运河历史、运河诗文、风土人情、特色民俗等向文学艺术作品、舞台艺术作品、影视剧作品、美术作品的有效转换。加强与大运河沿线省市的合作共建,打造一批具有大运河特色的文化园区,建立沿线文化资源要素引入与输出的流通机制。三是提升面向国际社会的整体传播能力,更好践行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统筹整合“精彩江苏”“符号江苏”“同乐江苏”等相对分散的传播资源,构建江苏统一的外宣品牌与外宣平台,聚合各方传播力量,放大传播效应。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贸易往来和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加强传播渠道平台构建,积极对接国家级文化交流平台,在更高层面吸引对江苏文化的关注。

路径突破:聚焦文化消费高质量发展,赋能人的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一时期,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能够通过促进人的自我发展而推动人的现代化转型。我们应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出发,将培育高质量的文化消费作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以此赋能人的现代化、激发文化内生动力、促进协调发展。

一是解决好夜间文化经济、文化消费升级等新文化消费问题。在精准评估江苏居民夜间消费需求与供给水平的基础上,开展夜间消费试点工作,推动省内各市打造一批能够代表地方形象的地标性夜间消费区,培育夜场影院、夜场剧场、夜场书店、夜场博物馆等区别于日间消费的新概念文化消费场景。推动文化赋能餐饮、购物、娱乐、教育、体育、健身、出行等不同领域的发展,以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二是重点关注“一老一少”两个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实现全龄化覆盖。从江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出发,解决现阶段老年人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不足、文化服务和消费产品不够丰富的问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老龄友好度,开发适合老年群体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从青少年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的特征出发,增强具有价值表达、情感支撑和美学意象的文化服务与产品的供给力度。三是推进城市战略发展区域的文化消费空间的建设。推动省内各市在城市新中心、城市新区、陆港空港等枢纽经济区、科学城、大学城等区域建设一批集时尚消费、艺术展演、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消费商圈,满足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

(作者单位: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