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建设高水平的自贸区南京片区
2019-09-18 15:53: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徐康宁

  ●自贸区南京片区的建设与打造,应紧紧聚焦创新、产业、开放这些实体经济的关键着眼处,力争通过自主创新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个具有显著国际竞争力和先导作用的现代产业群,产生示范作用,为全省和全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做出独特贡献。

  ●自贸区南京片区要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和竞争优势,首先就要在制度创新上“破题”,敢于破除一切不利于自主创新和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包括多年来不敢碰的一些“清规戒律”。

  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得到国家批复,给南京的改革开放事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自贸区既是塑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平台,又是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难得试验田,立足在南京江北新区,更为这片充满希望的空间创造了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的有利契机。远景蓝图已经绘就,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推进各项落实,建设一个充满特色与优势的高水平的自贸区南京片区。

  以发展特色创建竞争优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优势是在形成特色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没有发展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自贸区的发展也是如此。不同地方、不同片区的自贸区建设,要高度重视塑造自身的发展特色,形成不同自贸区之间的优势协同效应。目前,全国已经有18个自贸区,每个自贸区内部又有不同的片区,国家在大范围内布局自贸区建设,也是希望各地能够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积累不同的经验,以便形成更加广泛的推广价值。如果一个新设立的自贸区只是简单复制已有自贸区的模式,没有自己的发展特色,不仅失去了在更大范围内设立自贸区的意义,而且这样的自贸区也很难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发展定位和发展特色上,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应有别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同在江苏自贸区范围内,不同片区也应各自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以特色彰显高水平和优势。

  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要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还是要紧紧围绕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这一基本定位,在筑牢定位上谋特色,在深化定位上求特色。自贸区南京片区的定位有几个关键词,一是自主创新先导,二是现代产业示范,三是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四是国际影响力。这几个关键词又互相关联、互为支撑,是一个辩证关系。自主创新是核心,没有自主创新作为基础,起不到自主创新的先导作用,现代产业就缺乏根基,就无法做到自主可控,自然也能难以形成示范效应。与此同时,现代产业发展又是自主创新的需求引领和重要应用领域,没有现代产业的高水平发展,自主创新就失去需求和市场。无论是自主创新先导,还是现代产业示范,都需要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加以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要平台是自主创新先导和现代产业示范的有力支撑。国际影响力则体现了标准和水平,创新就是要按照国际标准去打造,产业就是要按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去建设。

  具体来说,自贸区南京片区的建设与打造应紧紧聚焦创新、产业、开放这些实体经济的关键着眼处,力争通过自主创新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个具有显著国际竞争力和先导作用的现代产业群,产生示范作用,为全省和全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做出独特贡献。一句话,自贸区南京片区的发展特色将来自于自主创新的高水平成果,来自于若干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来自于围绕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对外开放新平台的建设,而不是来自于其他。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建设自贸区的地方,上海自贸区的特色更多来自金融创新、贸易流程创新等。自贸区南京片区建设,金融服务业也要加快发展,但主要特色应当通过发展高水平的实体经济来形成。作为同一省自贸区的不同片区,南京片区也应和苏州片区和连云港片区适当错位发展。同样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产业,南京片区应更多聚焦自主创新,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聚焦产业创新成果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唯有制度创新在先,才会涌现高水平自主创新成果

  国家分几批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不是要给予多少优惠政策,而是希望各自贸区通过大胆的改革试验,尤其是制度方面的改革,为进一步的发展创建一片新的空间,探出一条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每一次实现发展上的重大飞跃,都是以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条件的。自贸区的建设也将是如此,发展动力来自于改革,来自于制度创新。

  自贸区南京片区要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和竞争优势,首先就要在制度创新上“破题”,敢于破除一切不利于自主创新和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包括多年来不敢碰的一些“清规戒律”。只要有利于自主创新成果的突破,只要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只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一切都可以大胆地去“闯”,去“试”,去探索。要有鲜明的创新导向和容错机制,鼓励基层想作为、敢担当,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和探索精神。

  自贸区南京片区探索制度创新,应特别注重营造一流的创新环境、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汇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尤其是全产业链创新要素,围绕相关产业基础性技术,力争在若干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层面上实现有效突破,使所在的江北新区真正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之地。目前,南京江北新区在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产业上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发展方向已基本清晰,现在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大力集聚产业发展的先进要素,尤其是在国际上能够形成影响力的高端要素,包括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构筑起自主创新关键技术的强大基础。

  在自贸区南京片区的建设中,要尤其注重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促进龙头企业整合多方创新资源,实现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在若干产业或若干领域的有效突破。这既是当前抓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深化科技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许多政府部门在抓科技创新时,都是将眼睛盯住高校和科研院所,尤其是给辖区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注入许多优惠政策资源,希望以此撬动创新活力的迸发。实践证明,仅凭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力的激发并不能解决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的问题,实际上,我国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力已经逐渐掌握在行业龙头企业手中。华为、腾讯、大疆等优秀创新企业的许多例证充分表明,目前是龙头企业走在了产业重大技术创新的前列。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进行重大技术攻关,由企业牵头,不仅做到紧密对接市场需求,而且创新成功的概率更高,有利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像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不仅在产业应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前面,而且在涉及5G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积累了大量成果。

  要根据科技创新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及时在相关制度设计上做出调整和安排,要对原有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消除以往不利于创新要素有效配置的制度障碍。例如,以往的公共科技资源主要是投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这类资源即使投入效率长期不高,也不会有追责问题,因为都是在国有的主体内,管理者抱着一种“肉烂也是烂在一个锅里”的心理,造成科技管理体制的长期低效率。如果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由企业牵头完成确实容易突破,就要在制度安排上大胆做出改革,包括向企业投入必要的引导性公共科技资源。自贸区南京片区要敢于在制度上先闯先试,只有先在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才有可能取得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

  用国际眼光

  打造国际影响力

  自贸区南京片区的建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创新方面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和全国发展的大局。要形成创新方面的国际影响力,首先就是要具备国际视野,用国际眼光提升建设标准,把自贸区建成国际化水平高的先进示范区。

  一是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无论是自贸区各类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攻关突破若干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都要以现今的国际标准为追求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竞争面对的是世界性市场,是国际同行,仅仅做到国内先进,不足以形成国际影响力,只有符合国际的先进标准,才有可能将影响力扩大到国门之外。中国的5G技术之所以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就是因为华为的技术就是国际先进标准。

  二是对接好先进的国际规则。具备竞争优势的自贸区,不仅要有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更要有国际一流的规则制度。对接好先进的国际规则,就是采用的管理制度、办事程序、交易规则、商事习惯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和要素集聚,具有效率高和成本低的特征,一句话,是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南京片区的自贸区是新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上可能一时比不过成熟的自贸区,但在对接先进的国际规则方面要有主动作为的意识,要力争在初建阶段就形成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国际眼光和改革力度。

  三是引入和会聚大量的国际人才。在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在各类高端要素中,处在第一高端位置的要素也是人才。自贸区南京片区建设,应把吸引和会聚国际性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当作打造国际影响力的首要任务来抓,千方百计地吸引一流国际人才前来创业,施展才华,并为此搭建更好的人才平台。大量的国际经验表明,往往吸引来一个成功的国际高端人才,就是引入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并有望建成一个世界级的高技术产业群落。

  四是打造一片国际化的现代生活空间。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高地建设的经验表明,无论是集聚国际性人才,还是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都离不开国际化现代生活空间的打造。越是国际化的人才,越是面向国际的现代产业,对国际化现代生活空间的要求就越高。自贸区南京片区应当以国际化城市大社区的标准来建设,丰富片区内城市的国际化元素,在商业、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设施的建设方面更加体现国际化水平,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带动南京的城市国际化水平建设。

  (作者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