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围绕如何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展开先行先试
2019-09-18 15:25: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周睿

  ●南京自贸区要围绕如何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而展开先行先试,着力打造便捷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公共研发载体与平台,积极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宜居环境,推进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

  ●考虑到南京自贸区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距离较远,建议规划新建南京江北国际机场,同时加快高铁江北新区站建设工作和沿江相关港口的提标升级工作。

  按照《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要把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建设成贸易投资便利化、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自由贸易园区。南京市委主要领导强调:南京自贸区要把握“一个核心任务”、突出“三大功能定位”和抓牢“五个关键支撑”。建设南京自贸区,每个部门都是责任主体、每个干部都是担当个体,要组织有力、思想解放、项目抓实、加强联动。目前,南京自贸区的建设目标明确、路径清楚,工作思路清晰,全面开启了南京开放发展的新的一页。

  不过,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结合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等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南京自贸区建设,尚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

  深刻认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内涵,推动以自主创新为先导的开放型经济

  长期以来,江苏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采取腾笼换鸟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即不断引进更高技术水平、更高产品附加值的企业来取代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企业,这种发展模式使江苏难以出现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领军型科技企业。当前,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供转移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在减少,另外一方面沿海各地区普遍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展开追逐,传统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已经开始显示颓势。因此,江苏需要着力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以内生发展为主的新开放型经济。南京自贸区要围绕如何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而展开先行先试,着力打造便捷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公共研发载体与平台,积极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宜居环境,推进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

  创新自贸区管理机制,提升自贸区管理能力

  从全国多个自贸区的建设情况来看,自贸区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南京自贸区管理机制设计上可以使用“管委会+专业公司”的模式来进行。首先,明确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与南京自贸区管委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的职能划分;其次,新设立的南京自贸区管委会主要负责自贸区建设规划、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的评估等;最后,重组原先的下属开发公司,根据自贸区建设的需要,形成以自贸区管理与建设集团,并下属多个专业子公司,负责自贸区具体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方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纵观当前各个自贸区建设情况,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强调全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但是具有实际效果的较大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寥寥可数。事实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仅仅改革创新某一领域的部分体制机制,有时并不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医疗服务业开放为例,仅仅允许外商医疗机构准入,与之配套的医生执业资格、用药审批以及其他的监管制度如不进行相关调整,允许外商医疗机构准入也很难落实。因此,在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展开情景式体制机制创新,即围绕具体产业开放发展所需要的体制机制进行系统创新改革。

  加强多方交流与沟通,提高体制机制创新效率

  自贸区需要进行创新的体制机制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国际先进规则及国际上相关自贸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二是在自身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需要突破的体制机制或者需要补充规范的体制机制。面对这些需要创新的体制机制,需要考虑它们是不是已经在其他自贸区试验过,是不是具有全局适用性。这就需要和国家相关部委、其他省市的自贸区加强沟通,一方面将需要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相关部委进行对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一方面通过和其他自贸区的交流,学习和借鉴他们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与部委、其他省市自贸区的沟通交流,可以避免重复进行某些体制机制试验,借鉴成功经验,反思失败原因,全面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的效率。

  积极推进产城融合,打造一流营商宜居新城

  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齐全,可以极大地增强自贸区对产业和各类创新要素的吸引力。虽然近些年来,南京自贸区所在地江北新区在城市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建设时间短,距离国际一流水平营商宜居城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积极推进南京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到南京自贸区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距离较远,可以考虑规划新建南京江北国际机场,同时加快高铁江北新区站建设工作和沿江相关港口的提标升级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主要完善产业园区、住宅小区的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旅游地标建设和文化遗迹保护,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等。此外,在南京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用地制度,避免房地产投机而带来泡沫经济,影响南京自贸区的正常建设。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