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找准走在前的“大坐标”与“大逻辑”
2025-03-19 17:06: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佳宁

●加快打造南京科创圈、环太湖科创圈,不断提升宁镇扬、苏锡常、锡常泰等融合发展水平,成为经济大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区,是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的“大坐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七个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和现实抓手。其中,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延伸出“四大板块”(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六个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要找准“大坐标”与“大逻辑”。

走在前的主导“大坐标”:经济转型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程中,现阶段的区域差距虽有扩大趋势,但国家为此预留了可见效果的政策选择空间。自2016年1月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来,政策变量作用于经济转型,往往要经历一个阶段甚至较长的一个时期。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临基础设施、水运优势、产业层次、外向型经济总体规模、经济外向度、对外开放水平、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环境污染、资源环境约束、传统发展模式、城乡区域发展、创新能力、整体竞争力、生产力布局、空间利用效率、体制机制性矛盾、资源整合等问题,皆为属地经济转型的关键。

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走在前,上述区域新格局将考量经济转型进程。在区域新格局下谁能率先破冰,即“谁”能率先胜出,将衡量经济转型的尺度。加快打造南京科创圈、环太湖科创圈,不断提升宁镇扬、苏锡常、锡常泰等融合发展水平,成为经济大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区,将是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的“大坐标”。因此,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经济转型的取向不仅指向市场化,而且通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国家竞争力等特定目标。

走在前的核心“大坐标”:省际联动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进过程中,广袤的西部地区在“十四五”期间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和经济周期。从时期来看,西部地区在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导向下,几度克难攻坚;从周期检视,西部地区从“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往后再看十年,谁能够在地区崛起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上拿捏得当,谁就可以拔得头筹。其中的关键在于,谁能在省际联动中迈出第一步。

所谓省际联动,即西部任一省(区、市)份不应单一看中一时一地的发展得失,“风物长宜放眼量”,应着眼于整个大西部,将友邻省(区、市)视为“兄弟”,先将自身的发展定好位,找准自己的发展坐标,继而在既定的发展坐标上发散,将友邻“兄弟”纳入坐标系。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的省际联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协商对话联动。二是发展战略联动。

走在前的关键“大逻辑”:平稳与较快

面临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后的调整与经济周期性调整的交集,临界国际环境变化引发的我国经济周期性变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当前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的关键“大逻辑”。

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流”取决于实体经济。泱泱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力争市场经济地位,与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本质相关联。

平稳较快发展的背后尤应审视消费与投资的功用。消费拉动是最终需求,其主体是消费者,是市场。投资拉动则是引致性需求,期望既定的投资发挥凯恩斯所讲的乘数效应,并最终传达为消费,投资拉动的效果最终需要市场的检验。

着力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注意避免一些问题。如地方政府在保增长过程中,如何避免重复建设,防止重数量规模、轻质量效益,重上项目、轻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倾向;如何对已实施政策的效果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估;如何合理搭配财税、货币政策,以及相关投资的土地配套问题等。

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平稳与较快发展,涉及各省(区、市)自身的政策变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宁镇扬一体化的重要交通设施,宁扬长江大桥(龙潭过江通道)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密切三地交通与产业连接,加速南京都市圈高速公路环线成环联网,并优化南京作为副省级省会城市的生产力布局。

走在前的根本“大逻辑”:定力和担当

日趋发展的社会总有一种积极的主流,日趋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昂扬的精神。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的根本“大逻辑”,率先表现为定力和担当。

定力与担当的“技术”表征是各级干部的大视野、宽视角,其特定机理表现在政治操守、道德品行、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

让定力和担当贯穿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让定力和担当贯穿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就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有力贯彻;让定力和担当贯穿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就是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进而助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行稳致远。

(作者为重庆智库暨大运河智库理事长、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规划重大研究和评估项目首席专家。)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