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南京
2025-04-16 18:03: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陈彩云

“国之大者安全为要。”2025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事关事业兴旺发达、事关人民美好生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南京的关键步骤。

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指引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系统、深刻分析国家安全形势,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国家安全的战略方针和总体部署。总体国家安全观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并被写进党章,其内涵要义不断丰富深化,包括“五大要素”“五对关系”“五个统筹”“十个坚持”等,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系统、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怎样的国家安全、怎样维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指引,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把握“总体”关键,坚持系统思维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在于“总体”,意味着全面性、辩证性、统领性等特征,应坚持系统思维,推动构建大安全格局。

坚持国家安全的全面性,强调大安全理念。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首次提出时,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等11个重点安全领域,随着现实安全形势的变化,其内涵不断丰富拓展,相继增加了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粮食、人工智能、数据等安全领域。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张国家安全是全面、系统的安全,是共同、整体的安全,是发展、科学的安全观。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要始终坚持总体为要,注重从整体视角认识国家安全的多样性、关联性和动态性,深刻理解其“大安全”特征。

坚持国家安全的辩证性,强调统筹国家安全工作。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五个统筹”“五对关系”“十个坚持”等,深刻体现了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辩证思维和方法,强调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工作,实现国家安全工作从分散到集中、从迟缓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应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基本方略指引下,共同谋划、强化统筹、一体部署,科学推进、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安全保障。

坚持国家安全的统领性,强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打总体战,要求形成汇聚党政军民学各战线各方面各层级的强大合力。其中,党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和平安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上下贯通、条块联动、协调一致的安全工作合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南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遵循,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经济大市,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南京。

首先,守土知责——深化国家安全理论武装。加强系统学习,打造专业扎实、结构合理的国家安全宣讲专家库,以各类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为载体,支持开发特色课程,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多层次加强国家安全学习。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市域视野下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研究,推动国家安全研究基地建设,推动国家安全理论与南京市国家安全工作实践的有效结合和成果转化。

其次,守土尽责——提升国家安全工作能力。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探索完善人员轮岗交流机制,充实基层国家安全工作力量。提升业务能力,提高国家安全敏锐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防范各类“小矛盾”可能引发的“大问题”;组织各重点群体、重点部门和重点场所常态化、机制化开展安全业务实训和演练,切实提升安全专业技能。

再次,守土负责——夯实国家安全的责任落实。强化制度导向,科学制定国家安全正面、负面操作清单,明晰责任清单和职能边界,建立健全和部署落实督导考评机制,帮助各部门守好安全阀门。加强联动链接,横向上强化国家安全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纵向上构建国家安全工作省、市、区、街道、社区各级联动机制,打通国家安全工作协调、贯通的漏点、堵点,构建全域联动、全员参与、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格局。

(作者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