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
2025-04-02 15:49: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蒋宏宾

近日,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充分表明,“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永恒的课题”。学习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好此项学习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学风,既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又要强化查摆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要“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坚决打好作风建设这场硬仗。

正确认识作风之于执政党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及其实践告诉我们,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因此,作风问题绝非小事小节,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更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清醒看到,现实中仍不时有所谓“小节无害论”“业务优先论”“行业特殊论”“影响发展论”等错误论调和认识偏差出现,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认清作风建设的本质要义及其标志性意义。从表面来看,作风所体现的主要是行事的做派、处世的风格、一些日常习惯及其所体现出的素质。故此我们说,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由表及里,作风所集中体现的,实质上是政党的性质和宗旨,而这又会具体化为民众的口碑和评价,体现为“党群关系”和“执政基础”,因而成为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直接关乎人心之向背。我们党是一个正带领14亿多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百年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可见,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作风不仅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党的性质和宗旨,更是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根基乃至生死存亡。所以,对于作风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和乱象,哪怕是一些苗头性、倾向性情形,我们亦不可安之若素、司空见惯或是轻视疏忽,而必须郑重其事、严肃对待,“要来真格的”。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是好不容易筑起的,一定要倍加珍惜,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

清醒认识党的作风建设之长期性和艰巨性

从作风建设的实际来看,往往是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很容易反弹回潮;一些不良风气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甚至有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本加厉了。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作风问题最容易反弹,如果不紧紧抓住,一些已经初步压下去的问题很可能死灰复燃”。之所以如此,“症结就是没有抓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则放任自流”。由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便少了坚守、不重长性,也就容易给作风顽疾以喘息调整、旧病复发之机,并且给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以变通、应对之机,还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尤其应当认识到,作风问题虽大多显露于表、展现于外,然而,对其的根治则必须由表及里,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正是一个相当漫长而繁复的过程。治本,必须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特别是要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从实际情况看,健全工作程序、完善体制机制固然重要也容易见效,但更深层的并且第一位的根源,则在于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换言之,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但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加强党性修养是永无止境的,抓好作风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明的,“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他着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不可蜻蜓点水,不可虎头蛇尾,不可只是一阵风,否则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导致作风问题不断反弹、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关键在于“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特别是“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才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产生实际效果,真正取信于民。

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复杂性和顽劣性

作风问题,往往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节中,体现在党员干部的言谈举止间,并且常常夹杂于日常的为人处世、人情交往以及风俗习惯之中。这恰是作风问题容易被小视轻忽,从而易导致由小变大并且引致“由风及腐”。作风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现实中歪风邪气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没有能够彻底根除。之所以顽劣,是因为作风问题常常与一些不当利益相缠绕,与特权现象相关联,又很大程度上与各种腐败问题相交杂。再往深层探究,其中不仅有相关制度机制设计、权力监督约束的不周严,还有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等的扭曲,从而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利益观变异、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进而产生思想堕落、物欲膨胀、拈轻怕重、贪图安逸等种种乱象。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现实中较大量存在的“风腐”相互交织。一些人从吃喝玩乐起步,从一顿饭、一条烟、一张卡失守,最终滑入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深渊。究其本源,就在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的,“四风”问题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腐败又催生助长“四风”泛滥。党中央判断,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是巩固过往成果、深化作风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需要。我们必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多措并举全面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必须坚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尤其要注重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既“由风查腐”,防止“以风盖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

(作者为江苏党的建设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新华日报社纪委书记、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