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2025-04-02 15:47: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样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决定了我们党能够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检视自身、直面矛盾问题,坚决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广大人民群众信赖党、支持党,坚定跟党一起团结奋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我革命的历程,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就是顺应民心民意的呼唤。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作风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一些地方一度滋生蔓延,与腐败问题交织在一起,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人民群众欢迎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人民群众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严字当头、刀刃向内,开启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进一步明确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的目的意义,明确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初衷就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大局,始终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党中央从政治局做起,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言传身教,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各级党组织自觉向党中央对标、看齐,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整治作风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重要节点,紧盯人民群众关注的方面,明察暗访,加强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问题线索严查快处,绝不放过。从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到防范收送电子红包、快递行贿等隐形变异问题,再到查处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盯住具体人具体事,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人民群众从身边之变,看到了党的作风之变。“我们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中央八项规定成为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保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保证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党要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就必须初心不改、使命不移,不断改进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本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新的教科书。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显著成效和经验,使之再转化、再提升,把作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走进新时代,我们党以什么样的作风继续带领人民前进,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面向未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必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营造“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只能紧、不能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不能有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更不能“旧疾未除,新病又生”。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掌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自觉融入职责中、落到行动上。一体推进学查改,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对标对表、固强补弱、加工补课,将作风建设往深里抓、实里做。“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准确把握作风问题新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有效惩治新型不正之风和隐性不正之风,防范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注重结合融合,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坚持纠树并举,把查处“四风”问题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推动化风成俗。同时,坚持扶正祛邪,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涵养“三严三实”、清正廉洁、敢于斗争、团结奋斗、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等新风正气。

(作者单位:南京市纪委监委)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