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算力体系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 激活南京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2025-04-02 15:43: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张颖 孙渝景 杨楚风

202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已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正在加速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成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全国产化智能计算中心。由数据、算法、算力协同构成的算力体系,一方面为科技发展提供全新动能,加速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跃升。南京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构建算力体系,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塑造以算力为核心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体系,激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数据驱动全要素生产率跃升,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基座

数据自身增长提质,激活新质生产力增长动能。从数据数量角度,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打破传统要素有限供给对增长的制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数据质量角度,对数据进行收集、清洗、标注等处理,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大幅提升数据实际应用效益,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基础。2025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发展数据产业,推进数据资产登记、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丰富数据土壤。

数据支撑多要素融合,协同释放新质生产力提升效能。数据通过发挥其支撑融合特性,与技术、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形成耦合联动机制,实现要素动态互补与资源高效配置。与技术要素融合,能优化技术路径,使科学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精准,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与劳动要素融合,有助于优化劳动配置和生产流程,减少冗余劳动和资源浪费,提升新质生产力效率。与资本要素融合,提高资本对产业前景、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感知度,优化资本投向,帮助资本流向具有更高增长潜力和效率提升空间的新质生产力领域。2025年3月,江苏省发布《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落实政府投资基金、保理利息补贴、科技创新担保等积极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以省级企业征信服务平台数据为支撑,扩大信用贷款投放规模,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算法引领科技发展跃迁,铸就新质生产力创新引擎

算法升级驱动知识获取范式由逻辑推理转化为深度挖掘。过去的知识获取范式依赖于传统线性思维和人为设计规则,往往局限于有限的知识框架和显性规律,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弱。当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算法开辟全新知识学习路径。通过自学习、自训练和自优化等特征,算法能充分发掘深层规律与潜在趋势,高效精准识别复杂问题的本质,探索创新增长空间,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南京印发《南京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依托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实施算法关键技术攻关,以算法提升挖掘潜藏深层次联系,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

算法优化赋能重点领域由局部突破迈向系统变革。算法以其预测分析、智能决策等核心能力,在金融、能源、医疗等重点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潜能。金融领域,算法重塑金融投研、营销、风控等关键流程,系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江苏银行开发行业级大语言模型服务平台“智慧小苏”,重塑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金融业务效率与个性化服务准确率双突破。能源领域,算法赋能新型电力制造业集群,通过提高能源系统运行效率,以绿色低碳转型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国网江苏电力建成现代智慧配电网仿真平台,并积极推广高效能源站等综合能源项目,为低碳建设探索有效途径。医疗领域,算法通过精准识别病灶、优化诊疗路径、智能分析健康数据等方式,培育医疗问题新型解决方案。南京鼓楼医院搭建全流程全系统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集智能定位、辅助诊断、智能质控等功能于一体,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

算力撬动产业转型升级势能,构筑新质生产力战略支柱

算力跃升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新优势。算力赋能企业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通过在生产流程中部署智能传感器,算力协助企业自动监测各项指标,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使传统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算力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决策精确性,使传统产业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有效释放。算力支撑企业实现网络化联接,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生产线、供应链等的互联互通,加强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的互动与协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良好产业环境。202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行动计划》指出,以算力夯实工业软件与智能装备基础,驱动工业互联网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培育新质生产力集群。

算力突破为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提供新动能。对于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较为清晰的新兴产业,算力提升支持其试点应用,拓展产品与应用场景,催生新制造和新服务,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载体。对于仍处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试错阶段的未来产业,算力发展为其探索发展方向提供动能,助力前沿技术推进与新兴商业模式孵化,增强未来产业前瞻性,使其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领域。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作为长三角地区已经投入运营的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全国产化智算中心,自2023年起通过算力券和算力折扣两种形式降低算力使用门槛,推动新兴产业试点应用落地,为未来产业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构建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生态。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支撑,算力体系依托数据、算法、算力的协同联动,驱动科技创新突破与产业模式变革,加速生产方式迭代与新兴业态崛起,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核心引擎。下一步,南京要全面推进数据、算法、算力深度融合,加速算力体系优化布局,以数智融合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以技术革新重塑区域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文为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江苏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金融专业的融合发展研究”(2024AIGE14)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