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助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7-15 17:49: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李敏 祝融

发展新兴产业是南京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建议南京在借鉴国内外优秀成功案例基础上,结合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助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兴产业企业数量规模逐渐壮大

南京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卫星应用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新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型显示产业等十大产业。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和经济规模逐渐壮大,截至2019年底,南京新兴产业企业数量有4000多家。增长速度方面,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等增长的速度保持在30%以上的水平。部分产业已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包括智能装备制造业、智能电网等六个产业的产值都超过千亿元规模。

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新兴产业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南京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南京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2019年南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3%,但是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较低。即使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多数企业还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未能掌握核心技术。比如机器人产业中包括控制系统等多数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产业政策需要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新兴产业发展布局;需要协调人才政策、财政政策等多个产业政策。其次,市场化机制不充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仅有10%左右有可能应用转化,大部分未能转化应用。科研缺乏政策引导,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供应和需求不匹配就会导致成果转化率低下。

以产业政策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此,南京的产业政策亟须强化导向作用,引导研发和市场接轨,提升成果转化率,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作用。优化新兴产业的顶层设计,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重点围绕大数据、医疗健康、3D打印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引导并鼓励创新,放宽市场准入,鼓励企业大胆尝试,打造一批能攻坚、有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创新链。给予价值链高端优质项目产业政策引导,提供新兴产业项目招引、备案、审批等环节的产业政策支持。同时,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利环境,企业开发出高端技术之后,加强对技术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产业政策引领科研等领域,建立政企校联盟,整合优化各方面资源,打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阻隔,切实有效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通过需求端对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倒逼供给端的技术升级和优化,从而使新兴产业企业生产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统筹协调产业政策。新兴产业包括智能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横向看,每个新兴产业都有各自相应的产业政策;纵向看,每个新兴产业又有各自发展所需的包括人才政策、财政政策等在内的产业政策。因此,需要统筹协调众多新兴产业政策,减少产业政策间的冲突,统一着力点,进而实现“1+1>2”的效果。鼓励重大新兴产业优质项目招引和落地,给予政策上的租金、设备及研发成果等方面的补贴。比如机器人产业,给予创新支持。项目招引落地之后,针对发展过程中资金的需求,给予贷款贴息、专项基金等金融扶持。针对新兴产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招引政策,进而优化人才结构和质量。

优化产业政策智库。南京各类人才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但是从新兴产业总体布局角度看,人才结构、质量等尚需优化。产业政策,尤其新兴产业相关的政策涉及多个行业,每个行业又有着与众不同的情况。政府对这些领域进行预判分析并制定政策非常困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政府在制定新兴产业政策时,需从优质企业、研究所、知名院校中吸纳各类人才。吸纳方式包括人才引进、柔性引进和直接咨询等,同时优化产业政策智库,完善产业政策调研、规划、评价和分析,从而提高产业政策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者李敏为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融为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产业金融部副总经理。本文为2019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青年)项目“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助推南京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来源:南京智库成果专报]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