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打造国家级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样板
2020-08-13 17:16: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完善国家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2月,《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出台。2019年6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和保障南京都市圈共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示范区的决定》。今年4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对南京都市圈建设发展和贯彻执行《决定》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建议:作为中心城市,南京要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南京都市圈发展成为国家级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样板。

编制一系列重点发展规划

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为依据,认真总结都市圈发展有益经验,尊重各城市现实情况和未来需求,在充分沟通基础上,积极争取省级层面支持,尽快完成《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报审稿,及早提交国家发改委审批,为新一轮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都市圈发展规划与“十四五”总体规划紧密衔接和呼应,在都市圈发展规划中体现“十四五”总体规划原则和目标;在“十四五”总体规划中明确都市圈发展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建立健全跨区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编制相关专项规划。产业规划要体现协作理念,明确中心城市高端发展方向和周边城市配套发展定位;交通规划要积极借鉴国际成熟都市圈模式,通过网络化、快速度、大体量轨道交通线,形成“八爪鱼”型城市建设新格局;国土规划要有效整合、适度超前,提高都市圈土地开发强度,提升都市圈人口承载能力。

打造两个同城化示范片区

紧扣“同城先行”发展方向,重点发力东西两翼,以更高水平建设宁镇扬和宁马滁两个同城先行片区,推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同质化和同等化,为都市圈更深层次一体化发展作出示范。

以紫东地区为中枢,深入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围绕紫东地区“创新之城、产业之城”定位,充分整合片区内科创资源,打造具有辐射带动力、核心竞争力的紫东科创大走廊,导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宁镇扬板块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动力源;围绕紫东地区“文旅之城、生态之城”定位,加快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带动仙林—宝华、汤山—句容、龙潭—下蜀等跨界地区的新市镇建设,形成区域交融、无缝对接的城市新格局。

以江北新区为龙头,全面提速宁马滁同城化。围绕江北新区“长三角现代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定位,加快推动产业创新和城市建设,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形成宁马滁板块经济发展火车头;围绕江北新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定位,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由贸易区“两区叠加”独特优势,通过特别合作和跨界共建等形式,向都市圈邻近城市和毗邻地区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使江北新区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重要节点。

完善三项针对性协同机制

结合都市圈发展现状,探索组建跨界协调管理机构,有效加强区域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构建协同发展的都市圈产业体系和治理格局,全面提升都市圈整体发展竞争力。

健全完善产业发展协同机制。加快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协调机制,明确各城市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中小城市融入中心城市产业布局。深化产业协作分工,探索都市圈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益共享的产业协作机制,建立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间的统计指标分算和财政收入分成机制。推动成立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发展联盟,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发挥都市圈集团优势,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布局全产业链。

健全完善社会治理协同机制。积极运用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加强信息通联共享,推动跨界地区城市管理联动、社会治安联勤、边界卡口联检和矛盾纠纷联调,逐步实现社会治理一网覆盖。建立跨区域重大灾害事故和传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组建应急协调平台,完善应对突发事件专项预案,推动防控工作和应急处置同步协调。建立都市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跨界地区和园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次生环境事故。

健全完善城市立法协同机制。从南京都市圈地跨两省特点考虑,可以分两步走:近期采取“按需式”立法协同模式,即聚焦都市圈某几个城市需要携手解决问题,组织相关城市立法机构开展联合调研和立法协商,形成共识后再进一步推动各自同步出台相关法规;远期可以探索采取“框架式”立法协同模式,即通过人大授权形式,设立专门都市圈立法机构,针对都市圈发展共性问题一体立法。协同立法应重点聚焦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等方面。

发挥四类创新型平台作用

立足各城市特点,组建有利于协同发展的各类平台载体,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切实提高都市圈发展的综合质效和实际产出。

充分发挥专门服务平台作用。深入参与“长三角科创圈”建设,用好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共建都市圈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打通科技成果在各城市转化“最后一公里”;用好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强都市圈的要素流动、区域融通,最大限度面向各城市开放共享创新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效率;用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短板;用好科技创新战略智库平台,为都市圈区域创新协同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

有效发挥特别合作平台作用。抓住南京申报“南北共建园区创新试点”契机,结合江北新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优势和淮安盱眙空间资源、生态环境、生产要素等优势,加快宁淮特别合作区发展模式探索,在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特别合作经验,打造都市圈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典范。

注重发挥跨界共建平台作用。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深化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发展格局。在顶山—汊河示范区,重点提升顶山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汊河居住配套功能,打造江北宜居新组团;在浦口—南谯示范区,重点加强跨省域生态廊道联结贯通,打造滁河生态经济带;在江宁—博望示范区,重点完善跨区域治理体系,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示范区。

积极发挥融合发展平台作用。着眼联结城乡科技创新、商贸流通和生活服务,建设农业科技合作、涉农人才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基层公共服务等平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构筑时空融合城乡体系,形成保障农民与市民同等发展机会和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制度体系,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拉开五大都市圈建设格局

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全面提升都市圈现代化水平。

着力建设创新都市圈。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为牵引,积极建设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努力推动沿G42沪宁线产业创新带建设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南京科学技术研究和各城市产业化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地标特色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

着力建设畅达都市圈。以南京为核心,构筑直通京津冀、粤港澳和成渝的“九向放射状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建立都市圈机场集群体系,升级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组建“米”字形高铁网络,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速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宁淮城际铁路等建设,推动宁合、宁马、高宣等高速公路扩建改造,打通“断头路”、扩容“瓶颈路”,通过“外环内联”确保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勤”。

着力建设绿色都市圈。重点建设绿色长江廊道、江淮生态走廊等水生态廊道,加快构建以江南、江北生态屏障,形成由生态廊道、绿地系统和绿道组成的绿色生态网络。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完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建设信息传输和数据共享平台,探索联合检查和执法模式,协同防范和应对区域环境风险,共同推进水、大气、固废治理。

着力建设开放都市圈。加快各城市有关标准和政策融合,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政务服务网络、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深入实施“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稳定、公平、透明、便捷和可预期的都市圈营商环境。围绕自贸区南京片区建设,支持自贸区芜湖片区创建,全面提升各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放合作水平。

着力建设幸福都市圈。统筹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布局,建设信息共享、网络连通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健康服务产品共享,培育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企业,建设全国知名的健康服务和养老养生基地。协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推动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社会保险关系等无障碍转移流动,实现都市圈民生服务标准化和一体化。

(执笔:王利民、吴云、靳海波、王康)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